导流筒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72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筒和工程机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流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中;和多个第一导流板,多个第一导流板设置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并沿着第一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且第一导流板上设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的导流通道。通过在第一导流板上设置连通两侧导流通道的导流孔,有利于改善气流的均匀性,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筒和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流筒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喷雾机等工程机械中,导流筒设置于风机下游,主要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相关技术中,导流筒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中的第二筒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导流板。多个导流板沿着第一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且导流板将其两侧的导流通道隔离。这种导流筒的导流效果受到限制,气能量损失较大,风送距离较小,影响工程机械的工作性能(例如喷雾机的射雾能力与抑尘性能),且高速气流吹在导流板上,容易引起振动,增大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流效果更好的导流筒以及具有该导流筒的工程机械。本技术所提供的导流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中;和多个第一导流板,多个第一导流板设置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并沿着第一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且第一导流板上设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的导流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包括由第一筒体的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上均设有导流孔,并且,第一板部上导流孔的数量多于第二板部上导流孔的数量,和/或,第一板部上导流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板部上导流孔的孔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部和/或第二板部上设有沿第一筒体径向排布的至少两行导流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部上设有沿着第一筒体径向排布的4-6行导流孔;和/或,第二板部上设有沿着第一筒体径向排布的3-5行导流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板部上的至少两行导流孔中,距离第二筒体最远的一行导流孔与第一导流板的远离第二筒体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5-25mm;和/或,在第二板部上的至少两行导流孔中,距离第二筒体最远的一行导流孔与第一导流板的远离第二筒体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35-55mm。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上,沿第一筒体轴向相邻的两个导流孔之间的中心距为20-35mm,和/或,沿第一筒体径向相邻的两个导流孔之间的中心距为25-4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部上导流孔的孔径为第二板部上导流孔孔径的1-1.5倍;和/或,第一板部上最靠近第二板部的导流孔与第二板部上最靠近第一板部的导流孔之间的中心距为20-3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还包括第三板部,第三板部由第二板部向第一筒体的出口延伸,且第三板部上未设置导流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为平板或曲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为S型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关于经过第一导流板与第二筒体连接点的第一筒体的直径对称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筒还包括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设置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并靠近第一筒体的出口,且第二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沿着第一筒体的周向依次交替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和/或第二筒体呈圆台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筒体的轴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被封板封闭,封板呈半球形。本技术所提供的工程机械,包括本技术的导流筒。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机械为喷雾机。通过在第一导流板上设置连通两侧导流通道的导流孔,有利于改善气流的均匀性,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技术所提供喷雾机的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导流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图1中导流筒的左视图。图4示出图2中第一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第一导流板为S型板时导流筒的结构简图。图中:1、集流器;2、风扇装置;3、导流筒;31、第一筒体;32、第二筒体;33、第一导流板;331、导流孔;33a、第一板部;33b、第二板部;33c、第三板部;34、第二导流板;35、封板;4、喷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技术的导流筒3适用于各种工程机械,但为了方便描述,以下仅以喷雾机为例予以说明。喷雾机是一种抑尘设备,其一般通过喷雾装置将水分散成雾状并喷射至空气中,由水雾与空气中的尘埃发生碰撞、吸附和凝结,形成尘埃团,所形成的尘埃团在重力作用下降落,从而实现抑尘降尘目的。风送式喷雾机是喷雾机中的一种,参照图1,其喷雾装置一般包括风送装置和喷嘴装置4,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风送装置连接于喷随装置4的上游,用于提供气流,将喷嘴装置4喷出的水滴吹送至空气中,以增大水雾的喷射距离。参照图1,风送装置包括集流器1、风扇装置2和导流筒3等,集流器1、风扇装置2和导流筒3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三者同轴焊接或由法兰等连接。工作时,在风扇装置2的作用下,气流由集流器1进入导流筒3,并在导流筒3的引导作用下由导流筒3的出口高速流出,并在导流筒3的出口与喷嘴装置4喷出的水雾接触,将水雾输送至远处,进行降尘作业。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导流筒3的导流效果,将直接影响喷雾机的抑尘效果和抑尘效率。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筒体(31);/n第二筒体(32),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31)中;和/n多个第一导流板(33),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31)和所述第二筒体(32)之间,并沿着所述第一筒体(31)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板(33)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导流板(33)上设有导流孔(331),所述导流孔(331)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3)两侧的所述导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31);
第二筒体(32),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31)中;和
多个第一导流板(33),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31)和所述第二筒体(32)之间,并沿着所述第一筒体(31)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板(33)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导流板(33)上设有导流孔(331),所述导流孔(331)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3)两侧的所述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3)包括由所述第一筒体(31)的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部(33a)和第二板部(33b),所述第一板部(33a)和所述第二板部(33b)上均设有所述导流孔(331),并且,所述第一板部(33a)上导流孔(331)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板部(33b)上导流孔(331)的数量,和/或,所述第一板部(33a)上导流孔(33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板部(33b)上导流孔(331)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33a)和/或所述第二板部(33b)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筒体(31)径向排布的至少两行所述导流孔(3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33a)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一筒体(31)径向排布的4-6行导流孔(331);和/或,所述第二板部(33b)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一筒体(31)径向排布的3-5行导流孔(3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部(33a)上的至少两行导流孔(331)中,距离所述第二筒体(32)最远的一行导流孔(331)与所述第一导流板(33)的远离所述第二筒体(3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5-25mm;和/或,在所述第二板部(33b)上的至少两行导流孔(331)中,距离所述第二筒体(32)最远的一行导流孔(331)与所述第一导流板(33)的远离所述第二筒体(3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35-5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部(33a)和所述第二板部(33b)中的至少一个上,沿所述第一筒体(31)轴向相邻的两个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黄建华李海强温玉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