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用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3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骑行用护具,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三个护壳呈三折式叠压的结构,第三外壳是可活动的,对应保护人肢体活动部位,被人体的活动肢体带动,增加对人体的保护面积,增加穿戴舒适性,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护具脱离原穿戴位置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骑行用护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骑行用护具。
技术介绍
在摩托车这项极限运动中,赛车手的腿部或手臂上穿戴的护具一般为两折结构,该两折结构为具有两个表面叠压设置的护壳结构,例如穿戴在腿上的两折结构,其中一个护壳结构用于保护膝盖(股骨和髌骨),另一个则用于保护小腿骨(胫骨)。众所周知的,摩托车比赛中,赛车手需反复做屈膝的动作,且膝盖处经常着地,上述两个动作经常导致腿部护具脱离人体的原穿戴位置,而失去或减弱了对人体预设部位进行保护的功能,但上述问题和现象对赛车手来说是致命的。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用护具。本技术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骑行用护具,其中,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护壳,所述第四护壳安装在所述第二护壳一侧;所述第四护壳外表面排列式设置有多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壳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设置有加厚磨块和分力磨块,所述加厚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的预设区域且朝所述第二护壳两端方向延伸,所述分力磨块连接在所述加厚磨块两侧并延所述第二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东温辉旭陈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