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65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灭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水箱,两组所述水箱的相视侧壁之间通过横置连通管连接,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所述横置连通管的下表面连接有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门和消防总阀门,所述进水阀门位于消防总阀门的上侧,所述主出水管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管,通过浮球式液位开关、进水驱动泵之间配合作用,能够自动进行抽水作用,避免出现水箱内缺水而影响正常灭火的情况;通过消防总阀门、进水阀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在缺水时正常补水作用,且在灭火过程中水压不够时提供补水操作;通过单向进水阀门的设置,避免出水回流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灭火
,具体为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化学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力,高温,潜热和动力。能量储存涉及将难以储存的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更便利或经济可存储的形式。电池储能仓在使用时内部温度较高,经常容易出现高温失火的情况,造成内部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空间狭窄且着火过程较为危险,灭火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池储能仓在使用时内部温度较高,经常容易出现高温失火的情况,造成内部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空间狭窄且着火过程较为危险,灭火不够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水箱,两组所述水箱的相视侧壁之间通过横置连通管连接,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所述横置连通管的下表面连接有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门和消防总阀门,所述进水阀门位于消防总阀门的上侧,所述主出水管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主出水管的连接处位于进水阀门和消防总阀门之间,所述主出水管的下侧管路的左右侧上均对称连接有支出水管,所述支出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支路阀门,所述进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门和进水驱动泵,所述浮球式液位开关与进水驱动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壁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内嵌入有透明液位检测板。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腔底部呈倾斜式设置,且横置连通管连接在水箱内腔底部较低的一侧。优选的,所述主出水管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开关,且水流检测开关与报警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还包括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支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浮球式液位开关、进水驱动泵之间配合作用,能够自动进行抽水作用,避免出现水箱内缺水而影响正常灭火的情况;2)通过消防总阀门、进水阀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在缺水时正常补水作用,且在灭火过程中水压不够时提供补水操作;3)通过单向进水阀门的设置,避免出水回流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透明液位检测板、3浮球式液位开关、4横置连通管、5主出水管、6消防总阀门、7进水阀门、8进水管、9进水驱动泵、10水流检测开关、11支出水管、12支路阀门、13单向进水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水箱1,两组水箱1的相视侧壁之间通过横置连通管4连接,两组水箱1分别置于两个电池储能仓的顶端,在重力作用下,方便出水作用,两组水箱1之间连通,能够增加储水量,且避免对单个电池储能仓造成较大的负担;水箱1内腔底部呈倾斜式设置,且横置连通管4连接在水箱1内腔底部较低的一侧,在重力的作用下,水能够自动向低处流动,从而便于从横置连通管4处出水灭火作用;水箱1的前壁上开设有检测窗口,检测窗口内嵌入有透明液位检测板2,通过透明液位检测板2的设置,从外部能够看到水箱1的内部,从而方便对水箱1内部的液位量观看,从而能够在缺水时及时补水作用;水箱1的内腔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3,横置连通管4的下表面连接有主出水管5,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进水阀门7位于消防总阀门6的上侧,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与主出水管5的连接处位于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之间,开启进水阀门7和关闭消防总阀门6,能够对水箱1内进行补水作用,且避免水流下降进入支出水管11内,开启进水阀门7和开启消防总阀门6,使得水箱1内的水和进水管8抽出的水能够同步进入支出水管11内,进行灭火作用;主出水管5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开关10,且水流检测开关10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报警器图中未示出),水流检测开关10采用西门机电的FR12型电子式流量开关,水流检测开关10检测到主出水管5内出现水流动时,证明该主出水管5连接的电池储能仓出现火灾情况,水流检测开关10外接报警器,且报警器通过编号的作用与该水流检测开关10一一对应,工作人员能够定向的进行灭火作用;主出水管5的下侧管路的左右侧上均对称连接有支出水管11,支出水管11的管路上设置有支路阀门12,支路阀门12控制支出水管11的通断作用,通常为开启状态,进水管8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门13和进水驱动泵9,浮球式液位开关3与进水驱动泵9电性连接,浮球式液位开关3用于驱动进水驱动泵9的驱动电机部分,当水箱1内水量减少时,浮球式液位开关3的浮球下降,触发开关闭合,从而驱动进水驱动泵9工作进行对水箱1内注水,当水量上去后,浮球逐渐上升直至液位达到设定的高点,触发开关断开;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还包括喷淋头,喷淋头与支出水管11通过管道连接,设置6个喷淋头,喷淋头分布在电池储能仓每层的顶部,且能够喷水到电池储能仓内的全部位置,喷淋头采用闽山DN1579°消防喷淋头。工作原理:预先在水箱1内注水,通过透明液位检测板2可观察水箱1内的液量,将水箱1内液量降低时,浮球式液位开关3开启进水驱动泵9进行注水作用,当失火并达到喷淋头工作的温度时,对应位置的喷淋头开始工作时,水箱1内的水通过横置连通管4进入主出水管5内,并通过支出水管11进入喷淋头内,喷淋头将水喷淋到电池储能仓对应的热点位置,此时水流检测开关10检测到主出水管5内水流的流动并作为控制报警器报警的信号,报警器报警后,工作人员通过该报警器进行针对性的查找出现问题的电池储能仓(通过每个电池储能仓设定一个报警器,该报警器直接与该电池储能仓内的水流检测开关10连接即可,并对该报警器与该电池储能仓进行编号,且编号一致),同时进水驱动泵9工作对主出水管5提供灭火水流。以上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水箱(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水箱(1)的相视侧壁之间通过横置连通管(4)连接,所述水箱(1)的内腔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3),所述横置连通管(4)的下表面连接有主出水管(5),所述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所述进水阀门(7)位于消防总阀门(6)的上侧,所述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与主出水管(5)的连接处位于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之间,所述主出水管(5)的下侧管路的左右侧上均对称连接有支出水管(11),所述支出水管(11)的管路上设置有支路阀门(12),所述进水管(8)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门(13)和进水驱动泵(9),所述浮球式液位开关(3)与进水驱动泵(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储能仓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水箱(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水箱(1)的相视侧壁之间通过横置连通管(4)连接,所述水箱(1)的内腔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3),所述横置连通管(4)的下表面连接有主出水管(5),所述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所述进水阀门(7)位于消防总阀门(6)的上侧,所述主出水管(5)的上端管路上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与主出水管(5)的连接处位于进水阀门(7)和消防总阀门(6)之间,所述主出水管(5)的下侧管路的左右侧上均对称连接有支出水管(11),所述支出水管(11)的管路上设置有支路阀门(12),所述进水管(8)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门(13)和进水驱动泵(9),所述浮球式液位开关(3)与进水驱动泵(9)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陈维栋
申请(专利权)人:直通车消防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