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6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包括盛放座本体、设置于所述盛放座本体上的垫片、以及定位块,所述盛放座本体为方形盒体结构,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为敞开状结构,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敞开状结构内设置有定位块,同时盛放座本体背面所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透孔和第二穿透孔,所述第一穿透孔和第二穿透孔用于对引流瓶的引流管穿梭,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罩盖有背板。通过将引流瓶置于盛放座本体内,方便引流瓶的固定,同时流量监测器实施检测卡槽所在的引流瓶上引流的流速,根据需要设定所控制的流速,并在触控面板上显示,可能实时监控脑脊液回流的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腰大池诊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腰大池作为重要的引流手术,通过一根特殊的引流管,一端放到腰大池内,另一端将脑脊液持续引流至体外的方法。经引流后,能显著降低颅压短时间内廓清脑脊液,也可缓解脑积水的症状,副作用小,相对于脑室引流,该手术对大脑损伤较少,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临床治疗手段。但是实际操作时,由于其引流管比较细,引流的途径长,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状态、以及需要控制引流量、颜色和性状,操作不慎极易引起引流管堵塞及引流管感染,并且难以测定引流管的滴定量,同时引流时会造成甚至可导致感染逆行到颅内,导致化脓性颅内感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腰大池手术操作时,不仅需要滴定流量的控制,还需要进行滴定总量的控制,同时腰大池手术在引流时,一旦出现某个时间段的流速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其引流效果,甚至影响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同时腰大池手术用的引流瓶不易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腰大池手术用的引流瓶不易固定,并且流量监控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包括盛放座本体、设置于所述盛放座本体上的垫片、以及定位块,所述盛放座本体为方形盒体结构,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为敞开状结构,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敞开状结构内设置有定位块,同时盛放座本体背面所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透孔和第二穿透孔,所述第一穿透孔和第二穿透孔用于对引流瓶的引流管穿梭,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背面罩盖有背板,且背板为透明材质;所述盛放座本体所在的侧边向外侧突出,并在突出的侧边设置有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喇叭;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卡槽,同时在所述卡槽卡合有引流瓶,所述卡槽所在的凹口位置设置有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一穿透孔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贯穿引流管的通道孔,同时垫片的耳沿卡合在第一穿透孔的上下周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为长条状结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盛放座本体的敞开背面结构内。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所在的盛放座本体的敞开背面下部设置有副定位座,并在副定位座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定位块相适配的卡槽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引流观察瓶和第二引流观察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透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穿透孔的孔径,并使引流瓶贯穿第一穿透孔。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外侧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盛放座本体背面侧壁开设的限位槽适配卡合。进一步的,所述流量监测器与PLC控制器连通,根据检测的流量控制报警喇叭的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引流瓶置于盛放座本体内,方便引流瓶的固定,同时流量监测器实施检测卡槽所在的引流瓶上引流的流速,根据需要设定所控制的流速,并在触控面板上显示,可能实时监控脑脊液回流时的稳定,减少对病患者的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盛放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垫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包括盛放座本体1、设置于盛放座本体1上的垫片2、以及定位块3,如图2所示,盛放座本体1为方形盒体结构,在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为敞开状结构,并在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敞开状结构内设置有定位块3,定位块3为长条状结构,并固定连接于盛放座本体1的敞开背面结构内。定位块3所在的盛放座本体1的敞开背面下部设置有副定位座31,并在副定位座3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定位块3相适配的卡槽301夹持引流瓶4。同时盛放座本体1背面所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用于对引流瓶4的引流管41穿梭,第一穿透孔101的孔径大于第二穿透孔102的孔径,并使引流瓶4贯穿第一穿透孔101。如图3所示,并在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罩盖有背板11,且背板11为透明材质制成,能直接观测内部的引流瓶4;背板11的外侧边设置有限位块111,限位块111与盛放座本体1背面侧壁开设的限位槽112适配卡合。如图4所示,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侧边向外侧突出,并在突出的侧边设置有触控面板12,触控面板12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喇叭121,定位块3上设置有卡槽301,同时在卡槽301卡合有引流瓶4,卡槽301所在的凹口位置设置有流量监测器;通过触控面板显示流量监测器所检测引流瓶4的流速、流量。如图5所示,第一穿透孔101上设置有垫片2,垫片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贯穿引流管41的通道孔,同时垫片2的耳沿卡合在第一穿透孔101的上下周沿。流量监测器与PLC控制器连通,根据检测的流量控制报警喇叭121的工作,进行报警操作。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将引流瓶4置于盛放座本体1内,方便固定,同时流量监测器实施检测卡槽301所在的引流瓶4上引流的流速,整个装置操作便捷可被进一步推广使用。并在触控面板12上显示,可能实时监控脑脊液回流时的流速,并作出应对措施,减少脑脊液回流的流速不稳定对病患者的伤害。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包括盛放座本体(1)、设置于所述盛放座本体(1)上的垫片(2)、以及定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座本体(1)为方形盒体结构,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为敞开状结构,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敞开状结构内设置有定位块(3),同时盛放座本体(1)背面所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所述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用于对引流瓶(4)的引流管(41)穿梭,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罩盖有背板(11);/n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侧边向外侧突出,并在突出的侧边设置有触控面板(12),所述触控面板(12)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喇叭(121);/n所述定位块(3)上设置有卡槽(301),同时在所述卡槽(301)卡合有引流瓶(4),所述卡槽(301)所在的凹口位置设置有流量监测器;/n所述第一穿透孔(101)上设置有垫片(2),所述垫片(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贯穿引流管(41)的通道孔,同时垫片(2)的耳沿卡合在第一穿透孔(101)的上下周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大池引流报警装置,包括盛放座本体(1)、设置于所述盛放座本体(1)上的垫片(2)、以及定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座本体(1)为方形盒体结构,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为敞开状结构,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敞开状结构内设置有定位块(3),同时盛放座本体(1)背面所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所述第一穿透孔(101)和第二穿透孔(102)用于对引流瓶(4)的引流管(41)穿梭,并在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背面罩盖有背板(11);
所述盛放座本体(1)所在的侧边向外侧突出,并在突出的侧边设置有触控面板(12),所述触控面板(12)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喇叭(121);
所述定位块(3)上设置有卡槽(301),同时在所述卡槽(301)卡合有引流瓶(4),所述卡槽(301)所在的凹口位置设置有流量监测器;
所述第一穿透孔(101)上设置有垫片(2),所述垫片(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贯穿引流管(41)的通道孔,同时垫片(2)的耳沿卡合在第一穿透孔(101)的上下周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风华姜凤娅徐海君黄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