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68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吸引瓶包括瓶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瓶体瓶口处的第一瓶盖和可拆装地设置在第一瓶盖上的第二瓶盖;第一瓶盖的下端固定设有液体袋,液体袋位于瓶体内,第一瓶盖的上端设有与液体袋相通的第一接口和用来放置第二瓶盖的通孔;第二瓶盖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固体袋位于液体袋内,固体袋上设有多个仅允许液体组织通过的筛孔,第二瓶盖上端设有与固体袋相通的第二接口。如此,使用后将瓶盖部件取下,更换新的即可继续使用,一人一用,干净卫生,且有效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组织,解决了现有的吸引瓶清洗不彻底,存在感染的隐患以及不能有效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组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妇科医生在对早期妊娠的孕妇实施流产手术时,一般采用电动流产吸引器,其包括壳体、脚踏气源开关、空气过滤器、吸引泵、一级负压系统、二级负压系统、吸管、缓冲瓶和吸引瓶,壳体上设有瓶套座,空气过滤器的端口接吸引泵,吸引泵经吸管接缓冲瓶,缓冲瓶再经吸管接吸引瓶,吸引瓶外接吸引枪,吸引瓶和缓冲瓶分别坐在瓶套座上,手术完毕,医生需用手将吸引瓶上端的吸管拔出,再将吸引瓶拿出来,旋开瓶盖,将瓶体内的血液倒出以备化验。然而目前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瓶为玻璃瓶,每次使用后需要倒掉瓶内容物后,再进行清洗,清洗只是用自来水清洗,不能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存在感染的隐患;并且瓶内液体和固体组织需要单独过滤,分离出有用的固体组织,过程较为麻烦。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瓶清洗不彻底,存在感染的隐患以及吸引瓶不能有效的分离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的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瓶清洗不彻底,存在感染的隐患以及吸引瓶不能有效的分离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吸引瓶,包括瓶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瓶口处的第一瓶盖和可拆装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上的第二瓶盖;所述第一瓶盖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液体组织的液体袋,所述液体袋位于所述瓶体内,所述第一瓶盖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液体袋相通的第一接口和用来放置所述第二瓶盖的通孔;所述第二瓶盖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所述固体袋位于所述液体袋内,所述固体袋上设有多个仅允许液体组织通过的筛孔,所述第二瓶盖上端设有与所述固体袋相通的第二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筛孔的直径为1mm-4mm。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袋的容积小于所述瓶体的容积。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袋的容积小于所述液体袋的容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盖与所述瓶体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瓶盖与所述第一瓶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卡接橡胶管的环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盖与所述第二瓶盖和所述瓶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的下端设有放止吸引瓶滑动的防滑垫。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引装置,包括上述的吸引瓶。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吸引瓶包括瓶体、第一瓶盖和第二瓶盖,第一瓶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瓶体的瓶口处,第二瓶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瓶盖上,第一瓶盖的下端设有液体袋,液体袋位于瓶体的内部,液体袋用于盛放液体组织,第一瓶盖上还设有第一接口与液体袋相通,第一瓶盖上还设有通孔用来放置第二瓶盖,第二瓶盖的下端同样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固体袋位于液体袋内,固体袋上还设有多个仅允许液体组织通过的筛孔,第二瓶盖上还设有与固体袋相通的第二接口。如此,第一瓶盖和第二瓶盖均可拆卸,使用完成后,只需更换瓶盖即可继续使用,且一人一用,干净卫生,不易感染;设用固体袋和液体袋,可以有效分离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方便后续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瓶清洗不彻底,存在感染的隐患以及吸引瓶不能有效的分离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引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引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引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2、第一瓶盖;21、第一接口;22、液体袋;23、通孔;3、第二瓶盖;31、第二接口;32、固体袋;33、筛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瓶及包括该吸引瓶的吸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瓶清洗不彻底,存在感染的隐患以及吸引瓶不能有效的分离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的技术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吸引瓶包括瓶体1、第一瓶盖2和第二瓶盖3,瓶体1为圆柱状结构,内部中空,第一瓶盖2可拆卸的设置在瓶体1的瓶口处,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卡扣的方式,具体的在瓶体1上设有卡槽,在第一瓶盖2的边缘位置设置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螺纹连接的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瓶盖2可以是拧在瓶体1上的,也可以是搭在瓶体1上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瓶盖2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瓶盖3的通孔23和第一接口21,第一瓶盖2的下端连接有用于盛放液体组织的液体袋22,液体袋22与第一瓶盖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接口21与液体袋22相通,液体袋22位于瓶体1的内部,液体袋22的形状不限,优选的为圆柱状结构,其材质为硬塑料,材料易得,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承受一定的负压,不至于影响使用。另外,第二瓶盖3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瓶盖2上,更具体的说是设置在第一瓶盖2的通孔23内,两者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第二瓶盖3下端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32,固体袋32位于液体袋22内部,固体袋32的形状不限,优选的为圆柱状结构,其材质同样为硬塑料,第二瓶盖3上设有第二接口31与固体袋32相通,在固体袋32上设有多个筛孔33,筛孔33的直径大小为1mm-4mm,如此,固体组织不会通过筛孔33进入到液体袋22内,从而实现固体组织与液体组织的有效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液体袋22的容积小于瓶体1的容积,固体袋32的容积小于液体袋22的容积,如此,在使用过程中,固体组织和液体组织就可以分离,不必等使用完成后在进行分离;第一接口21和第二接口31均凸出瓶盖的上端面,从而方便与外界的橡胶管连接。如此设置,第一瓶盖2和第二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引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1)瓶口处的第一瓶盖(2)和可拆装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2)上的第二瓶盖(3);所述第一瓶盖(2)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液体组织的液体袋(22),所述液体袋(22)位于所述瓶体(1)内,所述第一瓶盖(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液体袋(22)相通的第一接口(21)和用来放置所述第二瓶盖(3)的通孔(23);所述第二瓶盖(3)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32),所述固体袋(32)位于所述液体袋(22)内,所述固体袋(32)上设有多个仅允许液体组织通过的筛孔(33),所述第二瓶盖(3)上端设有与所述固体袋(32)相通的第二接口(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引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1)瓶口处的第一瓶盖(2)和可拆装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瓶盖(2)上的第二瓶盖(3);所述第一瓶盖(2)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液体组织的液体袋(22),所述液体袋(22)位于所述瓶体(1)内,所述第一瓶盖(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液体袋(22)相通的第一接口(21)和用来放置所述第二瓶盖(3)的通孔(23);所述第二瓶盖(3)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盛放固体组织的固体袋(32),所述固体袋(32)位于所述液体袋(22)内,所述固体袋(32)上设有多个仅允许液体组织通过的筛孔(33),所述第二瓶盖(3)上端设有与所述固体袋(32)相通的第二接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33)的直径为1mm-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袋(22)的容积小于所述瓶体(1)的容积。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