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1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包括卡框和固定在床体顶部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框底部固定有用于将滤单压紧在第一卡槽处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空气浮床使用时,部分体积极小的细沙颗粒从空气浮床床体通过滤单与连接框之间的极小间隙吹入第一卡槽中并残留在第一卡槽底部,避免了细沙颗粒从吹离空气浮床,待空气浮床使用结束后,操作者可移动卡框使第一卡块与从第一卡槽中移出,随后操作者可对第一卡槽内的细沙颗粒进行收集并将其重新设置在空气浮床床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用病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浮床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床,其通过吹气装置的吹气,吹起细沙颗粒以及位于细沙颗粒上方的滤单,患者躺在滤单上后吹气装置吹出的风支撑住患者的身体,使患者可平稳躺卧在滤单上,滤单上的患者身体不会与任何硬质物进行持续抵接,可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引起压疮疾病。现有的空气浮床包括床体,床体中空且顶部固定有滤单,床体内设有细沙颗粒,同时床体底部设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向床体内吹气,将细沙颗粒和滤单吹起,漂浮的细沙颗粒会呈像水流一样的流体状,患者即可卧躺在滤单上,细沙颗粒的浮力使患者漂浮在流动的细沙颗粒支撑的滤单上;现有的空气浮床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滤单的凸块和U型块,U型块底部形成一个供凸块卡入的凹槽,滤单铺设在床体上使部分滤单铺在凸块上,凸块与凹槽卡接的同时将滤单压紧在凸块与U型块之间,从而实现滤单的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吹气装置的吹气作用下,吹到床体内的风力较大,且由于细沙颗粒的直径很小,部分细沙颗粒易从凸块和滤单之间的狭小空隙吹离空气浮床,故存在易造成细沙颗粒的浪费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在保证对滤单的正常固定的同时防止细沙颗粒吹离空气浮床,具有可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包括卡框和固定在床体顶部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框底部固定有用于将滤单压紧在第一卡槽处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块将滤单铺设在连接框上的部分压紧在第一卡槽底壁上,实现对滤单的固定;在吹气装置吹气的作用下,部分体积极小的细沙颗粒从空气浮床床体通过滤单与连接框之间的极小间隙吹入第一卡槽中并残留在第一卡槽底部,避免了细沙颗粒从吹离空气浮床,待空气浮床使用结束后,操作者可移动卡框使第一卡块与从第一卡槽中移出,随后操作者可对第一卡槽内的细沙颗粒进行收集并将其重新设置在空气浮床床体内,减少了细沙颗粒的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框内侧壁上固定有将滤单压紧在连接框内壁上的第一延伸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板将滤单压紧在连接框内壁上,细沙颗粒在吹入第一卡槽前需先通过第一延伸板与滤单之间的极小间隙,加长了细沙颗粒在吹入第一卡槽前的路径,阻碍细沙颗粒从床体内吹出,同时加强对滤单固定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框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配合第一延伸板夹紧连接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板与第一延伸板配合夹紧连接框和滤单,加强卡框与连接框连接的稳固性,加强对滤单固定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框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通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底壁低于第一卡槽底壁,第二卡槽内过盈配合有第二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气浮床使用结束后,操作者移动卡框以解除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卡接,随后操作者手动移动第二卡块从而解除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的过盈配合,第二卡块移出第二卡槽,操作者即可通过毛刷或其他工具将细沙颗粒从第二卡槽处移入床体内,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卡块顶端与连接框顶端相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卡框将滤单平整的压在第二卡块顶部和连接框顶部,防止当第二卡块顶部与连接框顶部不相平时滤单与第二卡块或连接框之间存在供细沙颗粒通过的间隙,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延伸板底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壁固定有插块,所述连接框外壁上固定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供插块嵌入的插槽,所述延伸块与插槽竖直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安装卡框的时候可将插块对准插槽,方便卡框安装的一步到位,插块插入插槽后操作者继续移动卡框使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即可完成卡框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在安装卡框的过程中对卡框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底端之间的间距小于顶端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延伸板长度小于第一延伸板长度,所述第二延伸板朝向第一延伸板的一侧底端设有第一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相对倾斜设置,在安装卡框时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通过自身弹性加强对滤单和连接框的夹紧,加强安装的稳固性,同时阻碍细沙颗粒进入到第一卡槽内;在安装卡框时,第一引导面与连接框抵接,操作者移动卡框,第一延伸板与贴合在连接框内壁的滤单抵接,随着卡框的移动第一引导面与连接框外侧壁抵接,卡框继续移动,在第一引导面的引导下第二延伸板逐渐形变,加强了卡框安装的流畅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块远离第一延伸板的一侧底端设有第二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框移动至第二引导面与延伸块顶部抵接时,在第二引导面的引导下插块流畅插入插槽,防止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导致插块在卡框下移过程插块底端与延伸块抵接而阻碍卡框的安装,保证卡框的流畅安装,保证对滤单的正常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延伸板朝向床体内的一侧底端设有第三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浮床床体内的空气吹起滤单和细沙颗粒使,第三引导面可将吹至第一延伸板底部的细沙颗粒引导至连接框围成的空间的中部,减少吹入第一延伸板和连接框之间的极小缝隙内的细沙颗粒,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部分体积极小的细沙颗粒从床体通过滤单与连接框之间的极小间隙吹入第一卡槽中,在重力作用下吹入第一卡槽的细沙颗粒落于第一卡槽底部,避免了细沙颗粒从吹离床体,待空气浮床使用结束后,操作者可移动卡框使第一卡块与从第一卡槽中移出,随后操作者可对第一卡槽内的细沙颗粒进行收集并将其重新设置在床体内,减少了细沙颗粒的浪费;2.在空气浮床使用结束后,操作者移动卡框以解除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卡接,随后操作者即可通过毛刷或其他工具将细沙颗粒从第二卡槽处移入床体内,减少细沙颗粒的浪费;3.操作者在安装卡框的时候可将插块对准插槽,方便卡框安装的一步到位,插块插入插槽后操作者继续移动卡框使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即可完成卡框的安装,操作者不需在安装卡框的过程中对卡框的位置进行调整,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在卡框将滤单压紧在连接框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在卡框将滤单压紧在连接框上时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卡框和第二卡块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框(1)和固定在床体顶部的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1),所述卡框(1)底部固定有用于将滤单(3)压紧在第一卡槽(21)处的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与第一卡槽(21)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框(1)和固定在床体顶部的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21),所述卡框(1)底部固定有用于将滤单(3)压紧在第一卡槽(21)处的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与第一卡槽(2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框(1)内侧壁上固定有将滤单(3)压紧在连接框(2)内壁上的第一延伸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框(1)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延伸板(13),所述第二延伸板(13)与配合第一延伸板(12)夹紧连接框(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2)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槽(21)相通的第二卡槽(22),所述第二卡槽(22)底壁低于第一卡槽(21)底壁,第二卡槽(22)内过盈配合有第二卡块(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细沙外漏的医用空气浮床滤单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亚麻文成李亚卢涛李好向颖颐麻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仕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