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晓明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5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包括导向软管、钢丝绳、导向柱和钳头,还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驱动装置,动力转换装置位于导向软管头部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与钳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尾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也设置在导向软管内,所述导向柱插装在导向软管的尾部内,且导向柱能沿导向软管直线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钳头为一次性钳头,使用后即可丢弃,有效避免了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钳头能够快速与动力转换装置卡接,提高医生取样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能有效降低病人被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
本技术涉及活检钳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
技术介绍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直接损伤黏膜以获取标本。现有活检钳每次使用后均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但由于其钳头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很难使其夹缝处完全被消毒,而一旦使用污染的活检钳进行操作,将会导致感染发生,严重的会导致病人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包括导向软管、钢丝绳、导向柱和钳头,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位于导向软管头部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与钳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尾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也设置在导向软管内,所述导向柱插装在导向软管的尾部内,且导向柱能沿导向软管直线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与导向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钳头为铰接的X型结构,所述钳头上部之间固定设置弹簧,所述钳头下部的外侧均固定设置铁片,所述钳头下部插入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内,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转换装置也为铰接的X型结构,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销轴上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在导向软管的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上部开设放置钳头下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中固定设置磁铁,所述磁铁与钳头下部的铁片相互吸引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钳头下部为外弧形结构,所述凹槽为内弧形结构,所述钳头下部和凹槽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向软管左右内壁的滑轨,所述滑轨均上滑动设置三角滑块,所述三角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动力转换装置的最窄处,所述三角滑块通过钢丝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滑块的外侧固定设置复位拨片,所述复位拨片延伸至导向软管外部,且在三角滑块的活动范围内,导向软管开设便于复合拨片上下运动的条形滑孔,同时滑轨上也开设便于复合拨片上下运动的条形滑孔。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滑块的行程不超过动力转换装置的尾部。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拨片的外端面为弧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软管下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辅助手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钳头为一次性钳头,使用后即可丢弃,有效避免了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本技术的钳头能够快速与动力转换装置卡接,提高医生取样效率;本技术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能有效降低病人被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整个头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向软管、11条形滑孔、2钢丝绳、3导向柱、4钳头、41弹簧、42铁片、5动力转换装置、51凹槽、52磁铁、6驱动装置、61滑轨、62三角滑块、63复位拨片、7安装板、8辅助手柄、9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包括导向软管1、钢丝绳2、导向柱3和钳头4,还包括动力转换装置5和驱动装置6,动力转换装置5位于导向软管1头部内,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与钳头4可拆卸连接,动力转换装置5的尾部设置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也设置在导向软管1内,导向柱3插装在导向软管1的尾部内,且导向柱3能沿导向软管1直线移动,驱动装置6通过钢丝绳2与导向柱3固定连接。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与钳头4可拆卸连接,目的就是使钳头4为一次性钳头,使用后即可丢弃,有效避免了由于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本实施例中,参看图2,为了防止钳头4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可以在导向软管1的顶部通过内外螺纹固定设置固定环9,而固定环9的内径小于钳头尾部之间的宽度;安装时只需将钳头尾部相对方向,然后再将固定环9穿过钳头尾部,然后再将钳头尾部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然后再将固定环9通过内外螺纹进行固定安装;卸下钳头4时,只需按照安装时的相反动作操作即可。本实施例中,参看图2,为了使组装更加简便,也可以将动力转换装置5的销轴上下两端贯穿导向软管1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钳头4为铰接的X型结构,钳头4上部之间固定设置弹簧41,钳头4下部的外侧均固定设置铁片42,钳头下部插入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内,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弹簧41一方面能够使钳头4能够保持开启状态,另一方面能使钳头4下部与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更加紧密贴合,优选的,弹簧41的初始状态是能够使使钳头4下部与动力转换装置5的头部更加紧密贴合的,同时配合固定环9使用时,更加能够防止钳头4脱离固定环9,也就是避免钳头4脱落于人体内。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动力转换装置5也为铰接的X型结构,动力转换装置5的销轴上设置安装板7,安装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在导向软管1的内壁上,动力转换装置5的上部开设放置钳头下部的凹槽51,凹槽51内壁中固定设置磁铁52,磁铁52与钳头4下部的铁片42相互吸引固定。通过磁铁52和铁片42的相互吸引,能够达到快速更换钳头4的目的,同时磁铁52优选强磁。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钳头下部为外弧形结构,凹槽51为内弧形结构,钳头下部和凹槽51相互配合。两个相贴合的弧形结构,一方面能够使动力转换装置5在带动钳头4时力度更加均匀,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脱落。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驱动装置6包括设置在导向软管1左右内壁的滑轨61,滑轨61均上滑动设置三角滑块62,三角滑块62的初始位置位于动力转换装置5的最窄处,同时三角滑块62与动力转换装置5的下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三角滑块62通过钢丝2与导向柱3固定连接,三角滑块62的外侧固定设置复位拨片63,复位拨片63延伸至导向软管1外部,且在三角滑块62的活动范围内,导向软管1开设便于复合拨片63上下运动的条形滑孔11,同时滑轨61上也开设便于复合拨片63上下运动的条形滑孔(图中未示)。三角滑块62也可选用半圆形、锥形结构的滑块,这里不做限制,而复合拨片63一方面能够对三角滑块62的行程进行限定,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对三角滑块62进行复位,能够重复利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三角滑块62的行程不超过动力转换装置5的尾部,能避免三角滑块62因超出动力转换装置5的范围而无法复位。本实施例中,参看图3,复位拨片63的外端面为弧面结构,能够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也能够避免对人体造成不适。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2,导向软管1下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辅助手柄8,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拉动导向柱3,使得钢丝2拉动三角滑块62向下运动,而三角滑块62的向下运动,对动力转换装置5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包括导向软管、钢丝绳、导向柱和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位于导向软管头部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与钳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尾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也设置在导向软管内,所述导向柱插装在导向软管的尾部内,且导向柱能沿导向软管直线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所述钳头为铰接的X型结构,所述钳头上部之间固定设置弹簧,所述钳头下部的外侧均固定设置铁片,所述钳头下部插入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内,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包括导向软管、钢丝绳、导向柱和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位于导向软管头部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与钳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尾部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也设置在导向软管内,所述导向柱插装在导向软管的尾部内,且导向柱能沿导向软管直线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与导向柱固定连接;所述钳头为铰接的X型结构,所述钳头上部之间固定设置弹簧,所述钳头下部的外侧均固定设置铁片,所述钳头下部插入动力转换装置的头部内,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装置也为铰接的X型结构,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销轴上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在导向软管的内壁上,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上部开设放置钳头下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中固定设置磁铁,所述磁铁与钳头下部的铁片相互吸引固定;所述钳头下部为外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晓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