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2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吸尘器主体,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设置握手部,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内竖向设置分隔板而分隔形成集尘腔和出气风道,集尘腔内竖向装配有尘杯,尘杯中心竖向设置抽气通道,抽气通道外设置筒状过滤网,抽气通道上方设置风机,风机的电机外罩设有电机罩,出气口设置于握手部的下方;握手部的上方设置电池仓,该电池仓的后部配装电池仓盖,电池仓内设置电池快接接头,电池仓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电机罩上开设有与通风孔相通的通风口,风机与出气风道之间设置导风弯头,通风口与导风弯头的出口相通。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电池检修、更换方便,电池仓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风机高速旋转,使集尘室内形成局部真空,与集尘室外形成气压差产生气流,灰尘随气流一起吸入集尘室内,经过滤,将灰尘留存于集尘室内,排出洁净空气。杯体式吸尘器作为吸尘器的一种,其吸尘器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灰尘的杯体,杯体与吸尘器拆卸配合以方便杯体内灰尘的倾倒。杯体式吸尘器在灰尘吸入吸尘器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灰尘(极少部分)会从出风口再释放出来;现有的杯体式吸尘器将出风口设置于吸尘器的顶面或者侧面,使用者在手持吸尘器操作时,出风口靠近面部甚至有些出风口会正对使用者的面部,出风口的风压以及再释放的灰尘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特别是眼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电池则设置于握手部的下方,当使用者手持握手部进行起尘操作时,会感到明显的坠手感;在检修时需要将吸尘器翻转过来,十分不便;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在更换电池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这增加了使用者更换电池的成本,因此现有手持式吸尘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紧凑,电池检修、更换方便,电池仓散热效果好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吸尘器主体,所述的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所述的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而分隔形成集尘腔和出气风道,所述的集尘腔内竖向装配有尘杯,所述的尘杯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所述的抽气通道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抽气通道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的电机外罩设有电机罩,所述的出气口设置于握手部的下方,进气口经抽气通道、出气风道与出气口相通;所述的握手部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该电池仓的后部配装有拆卸配合的电池仓盖,该电池仓盖与电池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的电池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的电池快接接头,所述的电池仓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的电机罩上开设有与通风孔相通的通风口,所述的风机与出气风道之间设置有导风弯头,所述的通风口与导风弯头的出口相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所述的电池仓盖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的吸尘器主体的后部上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扣槽。所述的电机罩上的通风口正对所述通风孔设置。所述的电池仓盖上设置有电源按钮、电量提示灯、风速调节按钮、风力提示灯以及充电口。所述的握手部的后侧外表面贴敷有软胶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将出气口设置于握手部下方,避免了出气口正对使用者脸部而存在的安全风险,而风机竖向设置于尘杯的上方,电池仓设置于握手部的上方,电池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的电池快接接头,方便了电池的检修和更换,且电池靠近风机位置,方便了导线的布置;电池仓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电机罩上开设有与通风孔相通的通风口,如此形成散热结构,能够很好地对电池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电池仓盖和电池后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吸尘器主体1、进气口1a、出气口1b、集尘腔11、出气风道12、握手部2、软胶层21、分隔板3、尘杯4、抽气通道4a、筒状过滤网5、风机6、电机罩61、通风口61a、电池仓7、通风孔7a、电池仓盖71、卡扣71a、电源按钮711、电量提示灯712、风速调节按钮713、风力提示灯714、充电口715、电池8、电池快接接头81、导风弯头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吸尘器主体1,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2,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3而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所述的集尘腔11内竖向装配有尘杯4,所述的尘杯4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4a,所述的抽气通道4a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5,抽气通道4a上方设置有风机6,所述的风机6的电机外罩设有电机罩61,所述的出气口1b设置于握手部2的下方,进气口1a经抽气通道4a、出气风道12与出气口1b相通;所述的握手部2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7,该电池仓7的后部配装有拆卸配合的电池仓盖71,该电池仓盖71与电池8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的电池仓7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8的电池快接接头81,所述的电池仓7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7a,所述的电机罩61上开设有与通风孔7a相通的通风口61a,所述的风机6与出气风道12之间设置有导风弯头9,所述的通风口61a与导风弯头9的出口相通。风机6由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风叶构成。所述的电池仓盖71的两侧设置有卡扣71a,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上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71a相适配的扣槽。所述的电机罩61上的通风口61a正对所述通风孔7a设置。所述的电池仓盖71上设置有电源按钮711、电量提示灯712、风速调节按钮713、风力提示灯714以及充电口715。所述的握手部2的后侧外表面贴敷有软胶层21。设置软胶层21能够提高使用者手持时的舒适感。本技术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其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为握手部2,前部由竖向设置的分隔板3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尘杯4上方设置竖向设置的风机6,出气口1b设置于握手部2的下方,避免了出气口1b正对使用者脸部而存在的安全风险;而电池仓7设置于握手部2的上方,电池仓7的后部配装有拆卸配合的电池仓盖71,电池仓盖71与电池8连接形成整体,电池仓7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8的电池快接接头81,大大方便了电池8的检修和更换。电池8设置于握手部2的上方,靠近风机6设置,也方便了电池8与风机6之间的导线布置。电池仓7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7a,电机罩61上开设有与通风孔7a相通的通风口61a,如图4所示,通风孔7a与导风弯头9的出口相通,通过通风孔7a和通风口61a的设置,将部分空气引入电池仓7,能够提升对电池8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吸尘器主体(1),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3)而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所述的集尘腔(11)内竖向装配有尘杯(4),所述的尘杯(4)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4a),所述的抽气通道(4a)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5),抽气通道(4a)上方设置有风机(6),所述的风机(6)的电机外罩设有电机罩(61),所述的出气口(1b)设置于握手部(2)的下方,进气口(1a)经抽气通道(4a)、出气风道(12)与出气口(1b)相通;所述的握手部(2)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7),该电池仓(7)的后部配装有拆卸配合的电池仓盖(71),该电池仓盖(71)与电池(8)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的电池仓(7)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8)的电池快接接头(81),所述的电池仓(7)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7a),所述的电机罩(61)上开设有与通风孔(7a)相通的通风口(61a),所述的风机(6)与出气风道(12)之间设置有导风弯头(9),所述的通风口(61a)与导风弯头(9)的出口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吸尘器主体(1),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3)而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所述的集尘腔(11)内竖向装配有尘杯(4),所述的尘杯(4)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4a),所述的抽气通道(4a)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5),抽气通道(4a)上方设置有风机(6),所述的风机(6)的电机外罩设有电机罩(61),所述的出气口(1b)设置于握手部(2)的下方,进气口(1a)经抽气通道(4a)、出气风道(12)与出气口(1b)相通;所述的握手部(2)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7),该电池仓(7)的后部配装有拆卸配合的电池仓盖(71),该电池仓盖(71)与电池(8)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的电池仓(7)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8)的电池快接接头(81),所述的电池仓(7)的前部端板上开设有通风孔(7a),所述的电机罩(61)上开设有与通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