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07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包括烤网、至少一个弹性支脚和至少一对连接件,其中,每对连接件中的两连接件呈水平间隔布置;每一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轴孔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其中,成对的两连接件上的轴孔相轴向对齐,两连接件上的限位槽相互平行且开口相背;成对的连接件设于所述烤网的两侧以对烤网进行承托,所述弹性支脚包括有两上端部可相对外扩和靠拢的支撑臂,两支撑臂通过各自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两侧成对的连接件相配合以具有支撑状态和折叠状态,通过将弹性支脚的两支撑臂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两侧成对的连接件相配合,从而使弹性支脚具有支撑烤网和可折叠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
本技术涉及烤架的
,尤其是指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
技术介绍
烧烤是一种聚会休闲娱乐的方式,尤其是在野外烧烤,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但目前市场大多销售的烧烤架,其结构一般为固定式,支撑腿及网架均经焊接而成,由于不可折叠而占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也不方便携带;另外,目前市场也有可折叠的烧烤架,但这种烧烤架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繁多,组装的步骤也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方便、支撑稳定的折叠式烤架。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包括烤网、至少一个弹性支脚和至少一对连接件,其中,每对连接件中的两连接件呈水平间隔布置;每一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轴孔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其中,成对的两连接件上的轴孔相轴向对齐,两连接件上的限位槽相互平行且开口相背;成对的连接件设于所述烤网的两侧以对烤网进行承托;所述弹性支脚包括有两上端部可相对外扩和靠拢的支撑臂,两支撑臂通过各自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两侧成对的连接件相配合以具有支撑状态和折叠状态,其中,每一支撑臂的上端部均依次弯折成型有卡扣杆和支撑杆,当支撑臂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嵌于连接件的限位槽中以使支撑臂保持直立支撑;当支撑臂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脱出连接件的限位槽且支撑杆插装于连接件的轴孔内以使支撑臂绕轴孔转动叠置于烤网的下方。进一步,还包括有烤架框,成对的连接件分别焊接于烤架框的两侧,所述烤网置于所述烤架框内且两侧分别承放于烤架框两侧的连接件上。进一步,所述成对的连接件分别焊接在烤网的两侧。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由两金属条组成,其中,连接件的轴孔和限位槽分别为由金属条弯折形成。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一金属片,其中,连接件的轴孔开设于所述金属片上,同时,连接件的限位槽由所述金属片弯折形成。进一步,所述弹性支脚为由一金属杆一体折弯形成的、呈“U”字形的框体结构。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弹性支脚的两支撑臂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两侧成对的连接件相配合,从而使弹性支脚具有支撑烤网和可折叠的功能,当烤架不需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弹性支脚折叠收纳于烤网的下方,进而大大减少了烤架的占用空间,便于收纳存放,也便于携带,结构简易,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支撑臂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支撑臂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弹性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烤网,2-连接件,3-弹性支脚,4-烤架框,5-承碳网,6-锡箔盘,21-限位槽,22-轴孔,30-支撑臂,31-支撑杆,32-卡扣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包括有两对连接件2、呈矩形状的烤架框4、呈矩形网状的烤网1和两个弹性支脚3,每对连接件2中的两连接件2呈水平间隔布置分别焊接于烤架框4的两侧;而烤网1可置于烤架框4内,通过两对连接件2以承托起该烤网1。每个连接件2均开设有轴孔2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1(本实施例的每一连接件2均由一金属片制成,轴孔22直接开在该金属片上,限位槽21由该金属片弯折形成),其中,每对连接件2中,两连接件2上的轴孔22相轴向对齐,两连接件2上的限位槽21相互平行且均与烤架框4的两侧相平行,其次,两限位槽21的开口相背。参见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支脚3分别由一金属杆一体折弯形成,并呈“U”字形的框体结构;每个弹性支脚3包括有两上端部可相对外扩和靠拢的支撑臂30,该支撑臂30又通过各自的上端部依次弯折成型有卡扣杆32和支撑杆31,具体地,卡扣杆32与支撑臂30的臂体呈90度夹角,而支撑杆31与卡扣杆32也呈90度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30通过上端部的支撑杆31与卡扣杆32分别与焊接于烤架框4的连接件2上的轴孔22和限位槽21相配合,从而具有支撑状态和折叠状态两个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两对连接件2分别位于靠近烤架框4的两端的位置且分别呈镜像设置,当两弹性支脚3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一对连接件2连接配合后可相对开合实现折叠或支撑,当处于支撑状态时,两弹性支脚3分别位于靠近烤架框4两端的位置以对烤架框4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当用户需要使用该烤架时,用户可将支撑臂30上端部的卡扣杆32嵌于连接件2的限位槽21中(此时支撑杆31插装于轴孔22内),由于卡扣杆32固定于限位槽21内从而使得支撑臂30相对于烤网1固定,此时支撑臂30保持直立支撑状态,也即弹性支脚3整体保持直立支撑状态,通过两弹性支脚3将烤架框4和烤网1支撑起来,当用户不使用该烤架时,可通过掰开支撑臂30两上端部,使其两上端部相对外扩,将支撑臂30上端部的卡扣杆32脱出连接件2的限位槽21,此时,支撑臂30失去限位槽21的限位固定作用可绕相对应的轴孔22转动(此时支撑臂30上端部的支撑杆31插装于对应的轴孔22内),通过将支撑臂30转动叠置于烤网1的下方,使得两弹性支脚3收纳折叠于烤网1的下方,进而缩小了烤架整体的体积,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存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限位结构中的限位槽21呈水平布置,该卡扣杆32嵌入限位槽21后也呈水平布置,即同一弹性支脚3上的两支撑臂30上的卡扣杆32相互平行,在弹性支脚3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上端部上的卡扣杆32和支撑杆31均对烤架框4、烤网1以及烤网1上所承托的烤物具有支撑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易朝一侧变形,具有较高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承碳网5和锡箔盘6。使用时,将两弹性支脚3展开成支撑状态后,将锡箔盘6放置于烤网正下方(即两弹性支脚之间),承碳网5放置于锡箔盘6上,即可通过往承碳网5上堆入烤碳以对烤网上的烤物进行烤制,当不使用时,用户可将承碳网5、锡箔盘6以及烤网1一同叠方于烤架框4内,便于存放和携带,具体参照附图1所示,由于烤网1、承碳网5、锡箔盘6以及烤架框4均为分体式,可随意对烤网1、承碳网5和锡箔盘6进行更换或取出清洗,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实施例二:参照附图3和附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不具有烤架框4,两对连接件2直接分别焊接于烤网1的两侧,每个连接件2均由两金属条组成,即,连接件2的轴孔22和限位槽21分别由相应的金属条弯折形成,本实施例中的烤架的具体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包括烤网(1)和至少一个弹性支脚(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对连接件(2),其中,每对连接件(2)中的两连接件(2)呈水平间隔布置;每一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轴孔(2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1),其中,成对的两连接件(2)上的轴孔(22)相轴向对齐,两连接件(2)上的限位槽(21)相互平行且开口相背;成对的连接件(2)设于所述烤网(1)的两侧以对烤网(1)进行承托;所述弹性支脚(3)包括有两上端部可相对外扩和靠拢的支撑臂(30),两支撑臂(30)通过各自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1)两侧成对的连接件(2)相配合以具有支撑状态和折叠状态,其中,每一支撑臂(30)的上端部均依次弯折成型有卡扣杆(32)和支撑杆(31),当支撑臂(30)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32)嵌于连接件(2)的限位槽(21)中以使支撑臂(30)保持直立支撑;当支撑臂(3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32)脱出连接件(2)的限位槽(21)且支撑杆(31)插装于连接件(2)的轴孔(22)内以使支撑臂(30)绕轴孔(22)转动叠置于烤网(1)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式可折叠烤架,包括烤网(1)和至少一个弹性支脚(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对连接件(2),其中,每对连接件(2)中的两连接件(2)呈水平间隔布置;每一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轴孔(2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1),其中,成对的两连接件(2)上的轴孔(22)相轴向对齐,两连接件(2)上的限位槽(21)相互平行且开口相背;成对的连接件(2)设于所述烤网(1)的两侧以对烤网(1)进行承托;所述弹性支脚(3)包括有两上端部可相对外扩和靠拢的支撑臂(30),两支撑臂(30)通过各自的上端部分别与烤网(1)两侧成对的连接件(2)相配合以具有支撑状态和折叠状态,其中,每一支撑臂(30)的上端部均依次弯折成型有卡扣杆(32)和支撑杆(31),当支撑臂(30)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32)嵌于连接件(2)的限位槽(21)中以使支撑臂(30)保持直立支撑;当支撑臂(3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上端部的卡扣杆(32)脱出连接件(2)的限位槽(21)且支撑杆(31)插装于连接件(2)的轴孔(22)内以使支撑臂(30)绕轴孔(2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