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51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包括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后挡风墙、上支撑框、下支撑框,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的上边缘与上支撑框铰接,前挡风墙和后挡风墙的下边缘与下支撑框铰接,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上设有在烧烤架展开状态下对前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凸起和对后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凸起,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的下部设有与下支撑框扣合固定的卡扣,下支撑框设有用于定位酒精灯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铰链连接以及限位凸起限位,架起时烧烤架结构稳固;烧烤架拆卸折叠操作简易,只需先揭起后挡风墙,将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后挡风墙和前挡风墙按顺序往里折叠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
本技术涉及烧烤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折叠烧烤架结构有些不可折叠;有些烧烤架可折叠,但结构较为复杂,拆装繁琐;有些烧烤架可简易折叠,但其稳固性不高。如现有技术中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8129942U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折叠烧烤架,包括:一对长方形不锈钢钢框,于下不锈钢钢框设有不锈钢网架,上、下不锈钢钢框的两两长边分别各铰接一侧竖板,于上不锈钢钢框其中一短边铰接前面竖板,固定跨设于上不锈钢钢框的短边之间设有2条固定杆,固定杆依次由固定于前面竖板所铰接的上不锈钢钢框框边的第一短杆、垂直于第一短杆的铰接杆、垂直于铰接杆的长直杆组成,其中铰接杆、第一短杆、长直杆的长度依次递增;2条固定杆呈轴对称排布;于2条固定杆的铰接杆上铰接一开口的方形把手框,把手框的2条长框边的长度等于长直杆的长度。这种烧烤架的前竖板易被误撞而揭开,整个烧烤架由于没有其他限制结构,容易坍塌,因此展开时的结构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克服现有技术中烧烤架的折叠以及展开后的稳定性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包括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后挡风墙、上支撑框、下支撑框,所述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的上边缘与所述上支撑框铰接,所述前挡风墙和后挡风墙的下边缘与下支撑框铰接,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上设有在烧烤架展开状态下对所述前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凸起和对所述后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凸起,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支撑框扣合固定的卡扣,所述下支撑框设有用于定位酒精灯的定位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扣由左挡风墙和右挡风墙局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优选的,所述前挡风墙包括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折叠容纳空间的夹角。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框由一根钢丝折弯形成矩形,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该钢丝的两端向矩形内侧折弯形成的折弯头。优选的,所述前挡风墙冲压有两个容纳腔,在烧烤架折叠时,所述下支撑框的折弯头置于容纳腔内。优选的,所述前挡风墙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酒精灯底部外壁配合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后挡风墙上设有一供手指施力用的操作孔。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框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第一上支撑框和第二上支撑框。所述第一上支撑框和所述第二上支撑框均由一根钢丝折成“日”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后挡风墙均通过冲压一次性成型。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铰链连接以及限位凸起限位,架起时烧烤架结构稳固;烧烤架拆卸折叠操作简易,只需先揭起后挡风墙,将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后挡风墙和前挡风墙按顺序往里折叠即可。而且,折叠后便于携带,旅游休闲时在户外使用。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带来的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中予以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展开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折叠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右挡风墙;2、后挡风墙;21、操作孔;3、左挡风墙;31、后限位凸起;32、镂空结构;33、前限位凸起;4、前挡风墙;41、折痕;42、定位槽;43、容纳腔;44、第一折页;45、第二折页;5A、第一上支撑框;5B、第二上支撑框;6、下支撑框;7、酒精灯;8、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例如下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左挡风墙3、右挡风墙1、前挡风墙4、后挡风墙2、上支撑框和下支撑框6,所述上支撑框包括第一上支撑框5A、第二上支撑框5B,所述左挡风墙3、右挡风墙1、前挡风墙4的上边缘与上支撑框铰接,所述前挡风墙4和后挡风墙2下边缘与下支撑框铰接,因而左挡风墙3、右挡风墙1、前挡风墙4、后挡风墙2可向内侧折叠。下支撑框6设有用于定位酒精灯的定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挡风墙3和所述右挡风墙1上各设有一个后限位凸起31,并各设置有两个前限位凸起33,靠下边位置各设有与下支撑框6扣合的两个卡扣8。具体的,卡扣8由左挡风墙3、右挡风墙1局部向内侧冲压折弯形成(根部与左挡风墙3、右挡风墙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风墙2靠近铰链侧的对边设有一操作孔21,作用是使用者在拆卸时让手指伸入,便于对所述后挡风墙2施力。下支撑框6由一根钢丝折弯形成矩形,与所述后挡风墙2相铰接的下支撑框6的一侧边框具有开口,定位结构包括位于开口两侧的钢丝的两端向矩形开口内侧折弯形成的折弯头,折弯头可以具有多段折弯,对安置其上的酒精灯7起到基本的支撑限位作用。同时,前挡风墙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酒精灯底部外壁配合的定位槽42,定位槽的设置使下支撑框6与后挡风墙2相铰接的边框的中间部分露出,因此,在烧烤架展开状态下,酒精灯底部一部分由两折弯头支撑,一部分由下支撑框6与后挡风墙2相铰接的边框中间部分支撑,并与定位槽42形成配合。为了使折叠时显得较为平整,所述前挡风墙4包括第一折页44和第二折页45,所述第一折页44和第二折页45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折叠容纳空间的夹角,夹角位置形成折痕41。所述前挡风墙4的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的夹角大小以及折痕41需要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烧烤架叠起时正好紧凑地折叠,另外,其上设置有两个容纳腔43,留出的空间在烧烤架折叠时可供所述下支撑框6上翘起的折弯头容纳。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支撑框5A和第二上支撑框5B的形状为一根钢丝按照S型折成的两个“日”字形结构,第一上支撑框5A和第二上支撑框5B前后并列排布。在烧烤时,用于放置需要烧烤的食物。在展开烧烤架时,使用者首先让所述第一上支撑框5A和所述第二上支撑框5B平铺,使所述前挡风墙4挂下,再将所述左挡风墙3和所述右挡风墙1竖直挂下,使所述前限位凸起33限制住前挡风墙4,然后将所述下支撑框6水平扣合在所述左挡风墙3和右挡风墙1的所述卡扣8上,待放入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后挡风墙、上支撑框、下支撑框,所述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的上边缘与所述上支撑框铰接,所述前挡风墙和后挡风墙的下边缘与下支撑框铰接,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上设有在烧烤架展开状态下对所述前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凸起和对所述后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凸起,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支撑框扣合固定的卡扣,所述下支撑框设有用于定位酒精灯的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后挡风墙、上支撑框、下支撑框,所述左挡风墙、右挡风墙、前挡风墙的上边缘与所述上支撑框铰接,所述前挡风墙和后挡风墙的下边缘与下支撑框铰接,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上设有在烧烤架展开状态下对所述前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凸起和对所述后挡风墙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凸起,所述左挡风墙和所述右挡风墙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支撑框扣合固定的卡扣,所述下支撑框设有用于定位酒精灯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由左挡风墙和右挡风墙局部向内侧折弯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墙包括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折叠容纳空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户外便携式可折叠烧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框由一根钢丝折弯形成矩形,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该钢丝的两端向矩形内侧折弯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征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振飞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