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28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该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包括茶壶本体、导流座、旋转机构、公道杯,所述茶壶本体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通的壶嘴,所述壶体通过旋转机构设置于导流座上并可绕旋转机构旋转,所述公道杯可拆卸的与壶嘴连接,所述公道杯连接于壶嘴上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旋转使壶嘴出水,所述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复位。上述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茶壶本体处于断水状态,公道杯与壶嘴连接时驱动茶壶本体绕旋转机构转动,进而自动导流实现出水,使用时泡茶者与茶壶本体被有效的隔开,能有效避免泡茶者烫伤,此外该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结构设计精巧、趣味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
本技术涉及茶具
,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入茶碗中,往茶碗中冲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用手提起茶碗并用手指顶住碗盖,通过碗盖与茶碗的配合,将茶水倒入茶海或茶杯中。此种泡茶方法往往会由于茶碗表面太烫或溢出的茶水而将泡茶者的手烫伤,甚至会出现手烫伤后茶碗脱手打翻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泡茶的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包括茶壶本体、导流座、旋转机构、公道杯,所述茶壶本体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通的壶嘴,所述壶体通过旋转机构设置于导流座上并可绕旋转机构旋转,所述公道杯可拆卸的与壶嘴连接,所述公道杯连接于壶嘴上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旋转使壶嘴出水,所述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复位。进一步的,旋转机构包括轴孔和转轴,所述轴孔和转轴分别设置于导流座和茶壶本体上。进一步的,转轴设有两根,对称设置于茶壶本体左右两侧,两转轴同轴布置。进一步的,导流座包括座体、设置于座体上的一对对称设置的一对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上分别开有轴孔,两轴孔同轴布置。进一步的,导流座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高度低于轴孔。进一步的,公道杯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杯体上的挂钩,所述公道杯通过挂钩可拆卸的挂接于壶嘴上。进一步的,公道杯的重量大于壶体的重量。进一步的,挂钩两端分别杯体连接组成闭环。进一步的,壶嘴上设有一与挂钩相适配的限位槽。进一步的,限位槽设置于壶嘴出水口的一端。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茶壶本体处于断水状态,公道杯与壶嘴连接时驱动茶壶本体绕旋转机构转动,进而自动导流实现出水,使用时泡茶者与茶壶本体被有效的隔开,能有效避免泡茶者烫伤,此外该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结构设计精巧、趣味性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导流出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茶壶断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茶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导流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包括茶壶本体1、导流座2、旋转机构3、公道杯4;茶壶本体1包括壶体11和与壶体11连通的壶嘴12,壶嘴12上设有一限位槽121,该限位槽121设置于壶嘴12出水口的一端;导流座2包括座体21、支撑板22和支撑台23,座体21上设置一对对称设置的一对支撑板22,支撑板22之间形成有供壶嘴12摆动的通道,所述支撑台23的高度低于支撑板22上的轴孔,支撑台23用于在壶体11断水时支撑壶体11;旋转机构3包括转轴31和轴孔32,转轴31设有两根,对称设置于茶壶本体1左右两侧,两转轴同轴布置31,轴孔32分别开设于两支撑板上,两轴孔32同轴布置,壶体11通过转轴31与导流座2上的轴孔32装配连接,使茶壶本体1可绕旋转机构3旋转;公道杯4包括杯体41、设置于杯体41上的挂钩42和出水嘴43,所述挂钩42两端分别杯体连接组成闭环,挂钩42与限位槽121相适配,可拆卸的挂接于壶嘴上,公道杯的重量大于壶体的重量。参照图1-4所示,上述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使用如下,泡茶时将茶叶放入壶体11中,壶体11的重量大于壶嘴的重量,使得壶体11向后倾斜而支撑在支撑台23上,往壶体11中冲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将公道杯4的挂钩42挂于壶嘴的限位槽121中,公道杯4的重量大于壶体1的重量,壶体11受到重力作用,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旋转使壶嘴出水,导流出水时,壶嘴12出的水直接进入公道杯4中;壶体11中的水出完后,将公道杯4从壶嘴12上取下使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此时旋转机构带动壶体11复位,茶壶回到支撑台23上,实现复位,上述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通过公道杯4与壶嘴12分离时茶壶本体处于断水状态,公道杯4与壶嘴12连接时驱动茶壶本体绕旋转机构转动,进而自动导流实现出水,使用时泡茶者与茶壶本体被有效的隔开,能有效避免泡茶者烫伤,此外该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结构设计精巧、趣味性强。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本体、导流座、旋转机构、公道杯,所述茶壶本体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通的壶嘴,所述壶体通过旋转机构设置于导流座上并可绕旋转机构旋转,所述公道杯可拆卸的与壶嘴连接,所述公道杯连接于壶嘴上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旋转使壶嘴出水,所述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本体、导流座、旋转机构、公道杯,所述茶壶本体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通的壶嘴,所述壶体通过旋转机构设置于导流座上并可绕旋转机构旋转,所述公道杯可拆卸的与壶嘴连接,所述公道杯连接于壶嘴上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旋转使壶嘴出水,所述公道杯与壶嘴分离时旋转机构带动茶壶本体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轴孔和转轴,所述轴孔和转轴分别设置于导流座和茶壶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两根,对称设置于茶壶本体左右两侧,两转轴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导流的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包括座体、设置于座体上的一对对称设置的一对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上分别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福成陈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