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国卿专利>正文

发光陶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47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陶皿,其包括用于盛放目标对象的陶皿本体和与陶皿本体连接的电路结构,其中电路结构包括能将光照射到陶皿本体外的发光元件、能够打开和关闭发光元件的控制模块及能够通过控制模块为发光元件供电的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陶皿将现代发光技术与古代陶艺相融合,不仅为该发光陶皿增添了一定的照明功能,而且还为其增添了新的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陶皿
本技术属于陶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陶皿。
技术介绍
陶皿又称陶制器皿,是由黏土或陶土成型再经烧制工艺而制作的器皿,用来盛装固体、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等。陶皿的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皿,是自古至今颇受人们喜爱的生活用品之一。陶皿的样式和工艺成熟于古代,其样式至今并没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传统陶皿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有了更高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将现代技术与古代陶艺相融合的新型陶皿,以为其增添美感的同时再为其增加新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陶皿,其将现代发光技术与古代陶艺相融合,不仅为该发光陶皿增添了一定的照明功能,而且还为其增添了新的美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陶皿,其包括用于盛放目标对象的陶皿本体和与陶皿本体连接的电路结构,其中电路结构包括能将光照射到陶皿本体外的发光元件、能够打开和关闭发光元件的控制模块及能够通过控制模块为发光元件供电的供电模块。本技术的发光陶皿主要由陶皿本体和电路结构组成,其将现代发光技术与古代陶艺相融合,不仅为该发光陶皿增添了一定的照明功能,而且还为其增添了新的美感。此外,本技术的发光陶皿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陶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示意性显示了图1所示发光陶皿的第一种电路结构;图4示意性显示了图1所示发光陶皿的第二种电路结构;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发光陶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线的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发光陶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和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陶皿10,图5和图6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发光陶皿10,图7和图8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发光陶皿10。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的茶壶仅为发光陶皿10的一个示例,其并不作为发光陶皿10的限制。该发光陶皿10可选为任何形状的且用于盛放食品、饮品或其他物品的陶制器皿,比如壶、杯、碗和盘等。当发光陶皿10选为陶制茶具时,其具体可选为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红瓷茶具、紫砂茶具、搪瓷茶具、陶土茶具等。该发光陶皿10主要包括用于盛放目标对象的陶皿本体和与陶皿本体连接的电路结构。电路结构与陶皿本体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但为了降低制造难度而节约成本,建议将电路结构与陶皿本体之间的连接选为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粘接。所谓的目标对象通常为固体、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等。电路结构包括能将光照射到陶皿本体外的发光元件2、能够打开和关闭发光元件2的控制模块3及能够通过控制模块3为发光元件2供电的供电模块4,详见图2、图6和图8。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发光陶皿10主要由陶皿本体和电路结构组成,其将现代发光技术与古代陶艺相融合,不仅为该发光陶皿10增添了一定的照明功能,而且还为其增添了新的美感。发光元件2包括LED灯、白炽灯、汞灯(含低压汞灯和高压汞灯)、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该发光元件2的数量并不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该发光陶皿10还可包括导光元件和/或反光元件等,用以引导光线的走向或者提高该发光陶皿10的发光效果等。其中,导光元件可选为导光柱、导光条或导光弧板等,而反光元件可选为锡纸、耐高温白纸或聚光碗等。控制模块3包括按压开关、拨动开关、旋钮开关、声控开关或触控开关(例如触控屏)等。除包括开关外,控制模块3还可包括其他部件,比如协助上述开关对发光元件2进行定时开关的定时器,再比如控制发光元件2按照设定规律亮暗的逻辑控制器(比如PLC或CUP)。该供电模块4可包括电池和/或电源接口。该电池可选为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具体可选为有汞电池、无汞电池或纽扣电池等。可充电电池可选为铅酸电池或锂电池等。在特需情况下,供电模块4也可包括太阳能电池。当控制模块3选为开关时,电路结构既可以是一简单的串联电路(详见图3),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详见图4),还可以是同时包含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的复杂电路。需要注意的是,发光元件2、控制模块3和供电模块4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方式来组建该电路结构,也可以通过集成方式组建该电路结构,甚至可以通过无线输电方式来组建该电路结构。电路结构纯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虽然在图1和图2所示的陶皿本体为茶壶,并包括有敞口容器11和器盖12;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陶皿本体为杯、碗或盘等,其可仅包括敞口容器11。对于包含敞口容器11和器盖12的陶皿本体而言,电路结构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电路结构为一个或多个时,该电路结构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设在敞口容器11或器盖12内并保证发光元件2的光能照射到陶皿本体的敞口容器11和/或器盖12外。当电路结构为两个以上时,至少有一个电路结构设在敞口容器11内,其余电路结构设在器盖12内,同时保证发光元件2的光能照射到陶皿本体的敞口容器11和器盖12外。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让发光元件2的光能照射到陶皿本体外并提高发光陶皿10在灯光下的整体美感,该敞口容器11的周壁112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元件2的空心壁腔112a(即夹层)及设置在该周壁112的外表面上的且与空心壁腔112a连通的装饰通孔112b。该发光元件2所发出的光能穿过装饰通孔112b后照射到陶皿本体外,并提高发光陶皿10在灯光下的整体美感。其中,装饰通孔112b与发光元件2可以对齐也可以错开,但当装饰通孔112b为花纹形或属于镂空花纹的一部分时,其最好让装饰通孔112b与发光元件2相互错开,以避免发光元件2从装饰通孔112b中显露出来而影响发光陶皿10的美感。可选地,敞口容器11还包括设在周壁112上并能封堵装饰通孔112b的透光装饰件(未示出),以提高发光陶皿10的整体美感的同时对发光元件2进行物理防护。该透光装饰件和装饰通孔112b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例如选为既定文字或既定图案等。该敞口容器11包括设在周壁112或底壁111上的内陷腔室111a及能够选择性敞开或封堵内陷腔室111a的封堵构件113(又称盖体113),其中内陷腔室111a用于容纳控制模块3和供电模块4,由此可以方便将控制模块3和供电模块4装入内陷腔室111a,并避免控制模块3和供电模块4因暴露而影响发光陶皿10的美感。优选地,内陷腔室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目标对象的陶皿本体和与所述陶皿本体连接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电路结构包括能将光照射到所述陶皿本体外的发光元件、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发光元件的控制模块及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为所述发光元件供电的供电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目标对象的陶皿本体和与所述陶皿本体连接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电路结构包括能将光照射到所述陶皿本体外的发光元件、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发光元件的控制模块及能够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为所述发光元件供电的供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皿本体包括敞口容器,所述电路结构全部或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敞口容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设在所述敞口容器的底壁和/或周壁的外表面上并形成为所述陶皿本体的装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敞口容器的周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元件的容置凹槽及能遮盖或填充所述容置凹槽的透光装饰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容器的周壁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元件的空心壁腔及设置在所述周壁的外表面上的且与所述空心壁腔连通的装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陶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容器包括具有第一孔洞的周壁和具有第二孔洞的底壁,以及填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卿仪名海魏来
申请(专利权)人:魏国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