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修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150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修枝机(1000)。该修枝机(1000)包括壳体(100)、电池包(200)、电机(300)、传动组件(400)、刀片组件(500)以及开关组件(600),所述传动组件(400)包括传动盒(410)、输入齿轮(420)、输出齿轮(430)、上偏心块(431)、下偏心块(434)、上伸缩部件(440)、下伸缩部件(445)、上传动环(451)、下传动环(452)、上连杆(461)以及下连杆(462)。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枝机,传动组件包括上伸缩部件和下伸缩部件,可以减少电机因卡堵而产生的过载或者死机的情况。

A pru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枝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园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修枝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植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爱,推广城市绿化面积日益增多,但由于绿色植物的生长速度快,人们不得不对其进行修剪、美化,全靠人工对大面积绿色植物进行修剪非常困难,投入的人力物力过大。由此,人们专利技术了修枝机(有人也称绿篱机)。修枝机属于园林绿化专用工具,用来对树枝、灌木等的修剪操作方便、效率高。现有的修枝机一般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主手柄、副手柄以及刀片组件等。修枝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刀片组件动作对绿植、树枝、灌木等进行修剪,可以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枝机,可以减少切割树干等硬质物体时电机的堵转而被损坏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修枝机,其中,所述修枝机包括壳体、电池包、电机、传动组件、刀片组件以及开关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盒、输入齿轮、输出齿轮、上偏心块、下偏心块、上伸缩部件、下伸缩部件、上传动环、下传动环、上连杆以及下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枝机(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枝机(1000)包括壳体(100)、电池包(200)、电机(300)、传动组件(400)、刀片组件(500)以及开关组件(600),/n所述传动组件(400)包括传动盒(410)、输入齿轮(420)、输出齿轮(430)、上偏心块(431)、下偏心块(434)、上伸缩部件(440)、下伸缩部件(445)、上传动环(451)、下传动环(452)、上连杆(461)以及下连杆(462),/n所述输入齿轮(420)、所述输出齿轮(430)、所述上偏心块(431)、所述下偏心块(434)、所述上伸缩部件(440)、所述下伸缩部件(445)、所述上传动环(4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枝机(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枝机(1000)包括壳体(100)、电池包(200)、电机(300)、传动组件(400)、刀片组件(500)以及开关组件(600),
所述传动组件(400)包括传动盒(410)、输入齿轮(420)、输出齿轮(430)、上偏心块(431)、下偏心块(434)、上伸缩部件(440)、下伸缩部件(445)、上传动环(451)、下传动环(452)、上连杆(461)以及下连杆(462),
所述输入齿轮(420)、所述输出齿轮(430)、所述上偏心块(431)、所述下偏心块(434)、所述上伸缩部件(440)、所述下伸缩部件(445)、所述上传动环(451)、所述下传动环(452)、所述上连杆(461)以及所述下连杆(462)位于所述传动盒(410)的内部,
所述上伸缩部件(440)包括第一上移位柱(441)、第一上压簧(442)、第二上移位柱(443)和第二上压簧(444),
所述上偏心块(431)包括第一上伸缩盲孔(432)和第二上伸缩盲孔(433),
所述下伸缩部件(445)包括第一下移位柱(446)、第一下压簧(447)、第二下移位柱(448)和第二下压簧(449),
所述下偏心块(434)包括第一下伸缩盲孔(435)和第二下伸缩盲孔(436),
所述第一上移位柱(44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上伸缩盲孔(432)的内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上伸缩盲孔(432)并与所述上传动环(451)连接,所述第一上压簧(442)抵压在所述第一上移位柱(441)与所述第一上伸缩盲孔(432)的底壁之间,
所述第二上移位柱(44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上伸缩盲孔(433)的内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上伸缩盲孔(433)并与所述上传动环(451)连接,所述第二上压簧(444)抵压在所述第二上移位柱(443)与所述第二上伸缩盲孔(433)的底壁之间,
所述第一下移位柱(44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下伸缩盲孔(435)的内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下伸缩盲孔(435)并与所述下传动环(452)连接,所述第一下压簧(447)抵压在所述第一下移位柱(446)与所述第一下伸缩盲孔(435)的底壁之间,
所述第二下移位柱(448)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下伸缩盲孔(436)的内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下伸缩盲孔(436)并与所述下传动环(452)连接,所述第二下压簧(449)抵压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刘胜荣郭东旭褚园林玉屏钱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