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08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包括主体和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中部设置有内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内壁设置有内杆,所述框架侧四角安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内架的中部设置有蔽板,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蔽板的中部。该组装式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散热机构,使用者通过侧板的转动,有效的将转轴进行带动,便于使用者控制散热机构内孔的大小,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框架,此装置为组合式的框架,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框架卡合安装在手机的内壁上端,随后使用固定螺丝将框架的四角进行固定锁紧,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散热机构,使用者通过侧板的转动,便于使用者控制散热机构内孔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
本技术涉及手机屏蔽盖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已经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手机的设计与开发是手机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屏蔽罩的材料通常采用0.2mm厚的不锈钢和洋白铜为材料。其中洋白铜是一种容易上锡的金属屏蔽材料。采用SMT贴时应考虑吸盘的设计。手机金属屏蔽罩平整度严格控制在0.05mm的公差范围内以保证其容易上锡的性能,和优良的屏蔽效果,手机屏蔽罩是指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的设备。市场上的手机屏蔽盖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安装和安装之后不便于进行调节,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内部的散热孔不便于调节和将主体卡合在手机的内壁,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机屏蔽盖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安装和安装之后不便于进行调节,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内部的散热孔不便于调节和将主体卡合在手机的内壁,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包括主体和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中部设置有内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内壁设置有内杆,所述框架侧四角安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内架的中部设置有蔽板,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蔽板的中部。优选的,所述内架包括固定板、滚轮和滑槽,且内架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内架通过滚轮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与滚轮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蔽板包括内扣和内槽,且蔽板的内壁连接有内扣,所述内扣的内壁设置有内槽。优选的,所述蔽板通过内扣与内槽构成卡合结构,且内扣与内槽之间为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侧板和转轴,且散热机构的中部安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通过转轴与侧板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与散热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组装式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框架,此装置为组合式的框架,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框架卡合安装在手机的内壁上端,随后使用固定螺丝将框架的四角进行固定锁紧,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2、该组装式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框架,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框架卡合安装在手机的内壁上端,随后使用固定螺丝将框架的四角进行固定锁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3、该组装式手机屏蔽盖设置有散热机构,使用者通过侧板的转动,有效的将转轴进行带动,便于使用者控制散热机构内孔的大小,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散热孔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框架;3、内架;301、滑槽;302、固定板;303、滚轮;4、卡扣;5、内杆;6、固定螺丝;7、蔽板;701、内扣;702、内槽;8、散热机构;801、侧板;802、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包括主体1、框架2、内架3、滑槽301、固定板302、滚轮303、卡扣4、内杆5、固定螺丝6、蔽板7、内扣701、内槽702、散热机构8、侧板801和转轴802,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中部设置有内架3,内架3包括固定板302、滚轮303和滑槽301,且内架3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的内壁连接有滚轮303,且滚轮303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01,内架3通过滚轮303与滑槽30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302与滚轮303之间为固定连接,由于主体1的外壁设置了卡合式的框架2,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框架2卡合安装在手机的内壁上端,随后使用固定螺丝6将框架2的四角进行固定锁紧,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最后使用者将卡扣4卡合在手机的内壁,使用者通过内杆5的旋转有效的将卡扣4的旋转程度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将蔽板7进行双重固定结构,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通过滚轮303在滑槽301内进行滑动,有效的将蔽板7的位置进行调节,有效的将内架上端的蔽板7进行更换与调节,框架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扣4,且卡扣4的内壁设置有内杆5,框架2侧四角安置有固定螺丝6,内架3的中部设置有蔽板7,蔽板7包括内扣701和内槽702,且蔽板7的内壁连接有内扣701,内扣701的内壁设置有内槽702,蔽板7通过内扣701与内槽702构成卡合结构,且内扣701与内槽702之间为紧密贴合,由于框架2的中部设置了内扣701,内扣701卡合在内槽702内进行固定锁紧,防止在安装的时候出现松动现象,便于使用者对内架3上端的蔽板7进行更换与拆卸,使用简单,使用者将蔽板7的内扣701与内槽702进行分离,有效的将蔽板7从内3拆卸下来,有效的为使用者提供实用性与便捷性;散热机构8设置于蔽板7的中部,散热机构8包括侧板801和转轴802,且散热机构8的中部安置有侧板801,侧板80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802,散热机构8通过转轴802与侧板801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802与散热机构8之间为活动连接,由于蔽板7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了散热机构8,使用者通过侧板801的转动,有效的将转轴802进行带动,便于使用者控制散热机构8内孔的大小,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散热孔进行调整,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手机屏蔽盖,首先通过主体1的外壁设置了卡合式的框架2,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框架2卡合安装在手机的内壁上端,随后使用固定螺丝6将框架2的四角进行固定锁紧,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最后使用者将卡扣4卡合在手机的内壁,使用者通过内杆5的旋转有效的将卡扣4的旋转程度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将蔽板7进行双重固定结构,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通过滚轮303在滑槽301内进行滑动,有效的将蔽板7的位置进行调节,有效的将内架上端的蔽板7进行更换与调节,由于框架2的中部设置了内扣701,内扣701卡合在内槽702内进行固定锁紧,防止在安装的时候出现松动现象,便于使用者对内架3上端的蔽板7进行更换与拆卸,使用简单,使用者将蔽板7的内扣701与内槽702进行分离,有效的将蔽板7从内3拆卸下来,由于蔽板7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了散热机构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包括主体(1)和散热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中部设置有内架(3),所述框架(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扣(4),且卡扣(4)的内壁设置有内杆(5),所述框架(2)侧四角安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内架(3)的中部设置有蔽板(7),所述散热机构(8)设置于蔽板(7)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包括主体(1)和散热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框架(2),且框架(2)的中部设置有内架(3),所述框架(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扣(4),且卡扣(4)的内壁设置有内杆(5),所述框架(2)侧四角安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内架(3)的中部设置有蔽板(7),所述散热机构(8)设置于蔽板(7)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3)包括滑槽(301)、固定板(302)和滚轮(303),且内架(3)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的内壁连接有滚轮(303),且滚轮(303)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手机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3)通过滚轮(303)与滑槽(30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302)与滚轮(303)之间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辉叶见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泓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