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60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部件、传输部件以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传输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下方的所述传输部件上;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六轴机器人和2D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2D检测相机。通过传输部件将手机输送至检测部件的检测工位,然后,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2D检测相机转动,从而实现了多方位的对手机检测,取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手机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不但作为人们通讯工具,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帮手,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手机的制造过程中,为控制手机的品质,手机产品在各阶段的制造、组装完成后,都需要对手机进行检测来判断其是否为OK品。然而在目前的手机流水线生产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对手机进行质量检测。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检测精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高。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待检测手机通过传输部件传送至检测工位,多方位检测系统从多个角度对手机进行检测。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部件、传输部件以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传输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下方的所述传输部件上;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六轴机器人和2D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2D检测相机。优选的,所述传输部件包括第一传输部件和第二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部件沿着手机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一滚轴;所述第一传送带张紧于所述第一滚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滚轴。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二滚轴;所述第二传送带张紧于所述第二滚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滚轴。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端面齐平,且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部件的输送端配置有保护板优选的,所述传输部件配置在对应的安装支架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板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滑动的配置在所述支架板的两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传输部件将手机输送至检测部件的检测工位,然后,通过六轴机器人带动2D检测相机转动,从而实现了多方位的对手机检测,取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传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中多方位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部件;11、六轴机器人;12、2D检测相机;2、传输部件;21、第一传输部件;211、第一驱动电机;212、第一传送带;213、第一滚轴;22、第二传输部件;221、第二驱动电机;222、第二传送带;223、第二滚轴;3、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4、安装支架;41、支架板;42、调节板;5、保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优实施方式。图1至4所示,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部件1、传输部件2以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3;所述检测部件1设置在所述传输部件2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3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1下方的所述传输部件2上;所述检测部件1包括六轴机器人11和2D检测相机12,所述六轴机器人11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2D检测相机12。传输部件2将手机传送到检测部件1的检测工位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3检测到手机,将信号传送给六轴机器人11(型号KUKAKR5sixxR650),传输部件2停止工作,六轴机器人11启动,可以使2D检测相机12转动至待检测手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对待检测手机进行检测。传输部件2包括第一传输部件21和第二传输部件22,所述第一传输部件21和所述第二传输部件22沿着手机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传输部件2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1、第一传送带212以及第一滚轴213;所述第一传送带212张紧于所述第一滚轴2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滚轴213。所述第二传输部件2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21、第二传送带222以及第二滚轴223;所述第二传送带222张紧于所述第二滚轴22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1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滚轴223。所述第一传送带212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22上端面齐平,且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第一驱动电机211带动第一滚轴213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212转动,使待检测手机沿着运输方向运输,所述第一传送带212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22上端面齐平,且二者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可以保证待检测手机平稳、安全的从第一传输部件21上过渡到第二传输部件22上,第二驱动电机221通过第二滚轴223使第二传送带222转动,从而使待检测手机运输至检测工位。第一传输部件21的输送端配置有保护板5,当第一驱动电机211出现翻转时,可以阻止输送端的待检测手机倒退,从而避免损坏手机。第一传输部件21和第二传输部件22配置在对应的安装支架4上。安装支架4包括支架板41和调节板42,所述调节板42可滑动的配置在所述支架板41的两端。支架板41呈长方体结构,其端部的两侧配置有调节板42,调节板42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滚轴,传送带张紧于支架板两端的滚轴,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有可能松弛,此时,可以将调节板沿着支架板4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调节了支架板42两端滚轴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传送带再次张紧于滚轴。本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第一传输部件21的输送端,第一传输部件2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11带动第一滚轴213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212转动,使待检测手机沿着运输方向运输至第二传送带222上,第二驱动电机221通过第二滚轴223使第二传送带222转动,从而使手机运输至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3处,此时,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3将信号发射给六轴机器人11和第二驱动电机221,第二驱动电机221停止工作,待检测手机停止在检测工位,六轴机器人11可以将检测相机转动至手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进行检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件、传输部件以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传输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下方的所述传输部件上;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六轴机器人和2D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2D检测相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部件、传输部件以及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所述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传输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纤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件下方的所述传输部件上;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六轴机器人和2D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于所述2D检测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件包括第一传输部件和第二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部件沿着手机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一滚轴;所述第一传送带张紧于所述第一滚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滚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机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平雷禹郑俊杰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