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补偿结构和驻波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02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驻波检测电路,用于对多支路的射频信号相位进行调节。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包括:基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臂和金属弧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金属弧片是良性导体;所述金属弧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贯穿所述基板,且所述第一引脚与连接臂的第一端导通;所述第二引脚贯穿所述基板并连接所述金属弧片的一端;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滑动触头,所述滑动触头搭接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连接臂转动,使得所述连接臂转动时,所述滑动触头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位补偿结构和驻波检测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和驻波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多路射频电路可以产生多路射频信号,检测电路可以采集该多路射频信号并对该各路射频信号进行检测,以检测所述多路射频信号的回损是否正常。检测电路包括前级电路以及检测模块,前级电路将采集到的各路射频信号发送至检测模块进行检测。为了实现检测,发送给检测模块的各路射频信号需要保持相位一致。为了保证各路射频信号的相位一致,前级电路中的各支路需要等分布线、等器件分布,以保证各支路之间的相位差足够小。但是由于各器件和线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最终装配后的各支路仍会存在一定的相位差。部分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保证各支路相位差在10度甚至5度以内,现有生产工艺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调节检测电路的前级电路中各支路间的相位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位补偿结构,用于对多路射频电路的多路射频电路,可以产生多路射频信号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包括:基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臂和金属弧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金属弧片是良性导体;所述金属弧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贯穿所述基板,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导通;所述第二引脚贯穿所述基板并连接所述金属弧片的一端;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滑动触头,所述滑动触头搭接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连接臂转动,使得所述连接臂转动时,所述滑动触头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滑动。可选的,所述连接臂围绕所述金属弧片的圆心转动。可选的,所述可调的相位补偿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转轴;所述转动结构具体为连接帽,所述连接帽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连接帽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可选的,所述转动结构具体为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所述基板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可以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转动。可选的,所述凹槽呈十字状。可选的,所述凹槽还可以呈一字状。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三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的焊盘焊接。可选的,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对称排布在所述基板上。可选的,所述相位补偿结构采用SMD封装。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驻波检测电路,包括:多条耦合支路、切换开关以及检测模块;所述耦合支路包括耦合器,所述耦合器用于采集射频信号;所述多条耦合支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在不同的耦合支路之间切换,以使不同的耦合支路与所述检测模块接通;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所述检测模块连通的所述耦合支路采集的射频信号的回损;每个所述耦合支路中串联有前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相位补偿结构。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相位补偿结构可以安装在多路射频电路的支路中,通过改变相位补偿结构可调金属弧片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该支路的线长来调整支路之间的相位差,以便将各支路的相位值调整到统一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可调的相位补偿结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可调的相位补偿结构的封装后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可调的相位补偿结构的封装后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可调的相位补偿结构的封装后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驻波检测电路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位补偿结构,用于调节电路中不同支路信号的相位差。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可调相位补偿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基板10、第一引脚20、第二引脚30、连接臂40和金属弧片50;其中基板10通常由树脂材料制成,第一引脚20和第二引脚30分别嵌入在基板10中,且贯穿基板10的顶层和底层。第一引脚20、第二引脚30、连接臂40和金属弧片50都选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以使得射频信号可以从第一引脚20传输到第二引脚30上,其中第一引脚20和第二引脚30分别接在电路板上,一个作为射频信号的输入端,另一个作射频为信号的输出端,串联在需要调节相位差的支路中。连接臂40与第一引脚20之间设有导线或铜层,使得连接臂40与第一引脚20导通。连接臂40连接第一引脚20的第一端设有转动结构401,转动结构401固定安装在基板10上,使得连接臂40能够围绕该转动结构401进行转动。转动结构401上设有凹槽供工具插入,使用工具插入后可以转动工具,带动转动结构401转动,从而使连接臂40围绕旋转第一端进行转动。金属弧片50固定安装在基板10的顶层,连接臂40的第二端设有滑动触头402,连接臂40通过滑动触头402搭接在金属弧片50上,使得连第一引脚20经连接臂40,与金属弧片50导通,连接臂40围绕第一端转动时,连接臂40第二端的滑动触头402可以在金属弧片50上滑动,保持连接臂40与金属弧片50的导通。金属弧片50的圆弧的一端与第二引脚30直接或间接连接,使得金属弧片50与第二引脚30导通。可以看出当连接臂40的旋转不影响信号从第一引脚20到连接臂40的滑动触头的线长,随着连接臂40的滑动触头40在金属弧片50上的滑动,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发生变化。第二引脚30连接金属弧片50的末端,可以充分利用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当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发生变化时,经过金属弧片50的信号时延会变大,由于射频电路的波长很短,以毫米为单位计量,因此通过驱动连接臂40第一端的转动结构401带动连接臂40整体进行转动,滑动触头401与金属弧片50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使得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也随之变化。当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变小时,经过本结构的射频信号时延变小,信号相位提前;当金属弧片50的导通长度变大时,经过本结构的射频信号时延变大,信号相位滞后。且在调整所通过的射频信号的过程中,仅改变了线长,元件的阻抗和分布电容基本没有变化。将该元件串联在需要调节相位的射频电路支路中,就可以准确、方便地调节经过该支路的射频信号相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臂40的第一端准确设置在金属弧片50的弧心上,使得连接臂转动时围绕金属弧片50的弧心转动。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基板10上固定设置有一转轴;转动结构401具体形态为连接帽,连接臂40通过转动结构401套接在该转轴上,转动结构401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当对应的工具插入凹槽时,转动工具,可以驱使转动结构40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臂40围绕该转轴转动。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臂40的转动结构401具体为转轴,转轴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在基板10上设有与转轴匹配的环形安装槽,将转轴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转轴可以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转动,并带动连接臂40以转轴为圆心转动。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臂和金属弧片;/n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金属弧片是良性导体;/n所述金属弧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贯穿所述基板,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导通;所述第二引脚贯穿所述基板并连接所述金属弧片的一端;/n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滑动触头,所述滑动触头搭接在所述金属弧片上;/n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连接臂转动,使得所述连接臂转动时,所述滑动触头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臂和金属弧片;
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金属弧片是良性导体;
所述金属弧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引脚贯穿所述基板,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导通;所述第二引脚贯穿所述基板并连接所述金属弧片的一端;
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滑动触头,所述滑动触头搭接在所述金属弧片上;
所述连接臂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连接臂转动,使得所述连接臂转动时,所述滑动触头在所述金属弧片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围绕所述金属弧片的圆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转轴;
所述转动结构具体为连接帽,所述连接帽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连接帽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位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结构具体为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供工具插入的凹槽,所述基板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可以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