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96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立柱,四个所述螺纹立柱上套设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的上下两侧的四个螺纹立柱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下底座的上端中部和上底座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根据线缆的粗细拧动螺母从而让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的缝隙适合线缆的尺寸,然后将线缆置于滑槽内,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从而通过主动盘转动带动从动盘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相向转动,由于切割刀片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线缆自动从前端到达后端,从而能够通过切割刀片将线缆的外保护套进行切割,进一步的不需要人工拉动线缆进行剥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剥皮装置,具体为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主要是由芯体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线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线缆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线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部分线缆的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的线缆需要拆开重新进行芯体和外护套的生产结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省成本。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420610447.6)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预热装置、切割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开有一个圆形的切割孔,切割孔孔壁上均匀开有四个与切割孔方向垂直的孔,其中相对的两个孔为刀架安装孔,另外两个相对的孔为限位安装孔,刀架安装孔内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切割刀、弹簧和调节螺栓,限位安装孔内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限位柱、弹簧和调节螺栓。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还装置需要用手拉动线缆才能够对线缆进行剥皮,从而劳动量较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剥皮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立柱,四个所述螺纹立柱上套设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的上下两侧的四个螺纹立柱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下底座的上端中部和上底座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相对一段均固定安装有滑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活动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两个所述切割刀片分别置于两个滑槽的内侧;两个所述转轴右端分别贯穿于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右端置于上底座的右侧和下底座的右侧,两个所述转轴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盘,所述上底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下底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主动盘,两个所述主动盘与两个从动盘分别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上底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经外部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串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捋直装置,所述捋直装置由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组成,是下固定环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分别与上固定环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八个所述螺母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底座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通过根据线缆的粗细拧动螺母从而让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的缝隙适合线缆的尺寸,然后将线缆置于滑槽内,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从而通过主动盘转动带动从动盘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相向转动,由于切割刀片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线缆自动从前端到达后端,从而能够通过切割刀片将线缆的外保护套进行切割,进一步的不需要人工拉动线缆进行剥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的效率。2.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通过线缆置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从而通过弹簧能够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夹住,从而通过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能够将线缆进行捋直,从而能够方便该装置对线缆进行剥皮。3.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通过连接杆能够有效的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手持,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螺母进行拧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线缆剥皮装置捋直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下底座;2、螺纹立柱;3、弹簧;4、上底座;5、控制器;6、连接杆;7、螺母;8、凹槽;9、切割刀片;10、转轴;11、第二电机;12、防护罩;13、主动盘;14、皮带;15、从动盘;16、第一电机;17、滑槽;18、行走轮;19、平台;20、捋直装置;21、上固定环;22、下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下底座1;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立柱2,四个所述螺纹立柱2上套设有上底座4,所述上底座4的上下两侧的四个螺纹立柱2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7,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中部和上底座4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8,两个所述凹槽8相对一段均固定安装有滑槽17,两个所述凹槽8内均活动安装有转轴10,两个所述转轴10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9,两个所述切割刀片9分别置于两个滑槽17的内侧;两个所述转轴10右端分别贯穿于上底座4和下底座1的右端置于上底座4的右侧和下底座1的右侧,两个所述转轴10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盘15,所述上底座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所述下底座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的电机轴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主动盘13,两个所述主动盘13与两个从动盘15分别通过皮带14连接,所述上底座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经外部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串联,通过根据线缆的粗细拧动螺母7从而让上底座4与下底座1之间的缝隙适合线缆的尺寸,然后将线缆置于滑槽17内,然后通过控制器5启动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从而通过主动盘13转动带动从动盘转15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9相向转动,由于切割刀片9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线缆自动从前端到达后端,从而能够通过切割刀片9将线缆的外保护套进行切割,进一步的不需要人工拉动线缆进行剥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底座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平台19,所述平台19上固定安装有捋直装置20,所述捋直装置20由下固定环22和上固定环21组成,是下固定环22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3,两个所述弹簧3的上端分别与上固定环21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通过线缆置于上固定环21和下固定环22之间,从而通过弹簧3能够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夹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n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立柱(2),四个所述螺纹立柱(2)上套设有上底座(4),所述上底座(4)的上下两侧的四个螺纹立柱(2)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7),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中部和上底座(4)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8),两个所述凹槽(8)相对一段均固定安装有滑槽(17),两个所述凹槽(8)内均活动安装有转轴(10),两个所述转轴(10)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9),两个所述切割刀片(9)分别置于两个滑槽(17)的内侧;/n两个所述转轴(10)右端分别贯穿于上底座(4)和下底座(1)的右端置于上底座(4)的右侧和下底座(1)的右侧,两个所述转轴(10)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盘(15),所述上底座(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所述下底座(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的电机轴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主动盘(13),两个所述主动盘(13)与两个从动盘(15)分别通过皮带(14)连接,所述上底座(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经外部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
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立柱(2),四个所述螺纹立柱(2)上套设有上底座(4),所述上底座(4)的上下两侧的四个螺纹立柱(2)上均螺旋连接有螺母(7),所述下底座(1)的上端中部和上底座(4)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8),两个所述凹槽(8)相对一段均固定安装有滑槽(17),两个所述凹槽(8)内均活动安装有转轴(10),两个所述转轴(10)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9),两个所述切割刀片(9)分别置于两个滑槽(17)的内侧;
两个所述转轴(10)右端分别贯穿于上底座(4)和下底座(1)的右端置于上底座(4)的右侧和下底座(1)的右侧,两个所述转轴(10)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盘(15),所述上底座(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所述下底座(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1)的电机轴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主动盘(13),两个所述主动盘(13)与两个从动盘(15)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鲜继兵李怀军胡守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保和新世纪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