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93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第一连接部嵌入固定在第一空腔内,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第二连接部嵌入固定在第二空腔内,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第一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一插入孔,第二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二插入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便,同时采用将电缆插针插入电缆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增大了插针与电缆连接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电缆连接器与电缆连接位置的阻抗,从而提高了电缆连接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光纤光缆及电线电缆的应用日益增多,电缆连接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是保证电气信号传输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产品。在电缆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各个环节均应采取若干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电缆连接器的选用、预处理、压接或焊接、检测等工序都应进行严格控制。如果装配的质量有问题,出现诸如:接地线断裂,电缆连接器的外壳短路,电缆连接器接触不良或端接不好等故障现象,势必将严重影响到电子产品整机和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实际的装配生产过程中,对电缆连接器的质量要求以及装配工艺方法要求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现有的电缆连接器在使用时,还存在装配不便的问题,同时电缆连接器与电缆连接的位置阻抗过大,容易在接口位置出现过热的现象,影响电缆连接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连接器在使用时,还存在装配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压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一插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二插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一插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供电缆的插针插入的第二插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一扭簧,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扭簧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所述第一扭簧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一插入孔位于所述第一扭簧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套筒以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扭簧嵌入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紧密抵接,所述第二插入孔位于所述第二扭簧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压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包括正对布置的第一环形端带以及第二环形端带,且所述第一环形端带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环形端带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环形端带与所述第二环形端带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赞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晟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