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87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盖及底壳,上盖与底壳相配合形成外壳整体,底壳侧表面开设孔洞,孔洞内置有六角棒,底壳的相对两侧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六角棒外套设有凸轮,凸轮凸起处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外套设有第一连杆,底壳顶部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外套设有第二连杆,导向槽内嵌有第三销轴,第三销轴外套设有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另一侧均可活动地同轴连接在底壳内的第四销轴上,第四销轴与底壳侧壁均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新的传动结构,采用三连杆的设计方式,取消了原有销键和凸轮配合的运动方式,杜绝了销键的磨损和消耗,从而提高断路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
技术介绍
配电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断路器一般担负着保护内部电路和安全工作的功能,而断路器则靠其传动模块来实现电路的开断和闭合的功能。传动断路器的传动模块可参考图1,由转轴驱动六角棒带动外侧凸轮转动,凸轮上设有销键,销键插入外侧传动板的弧形导向槽内,所述的弧形导向槽上端距离六角棒较远,下端里六角棒较近,当凸轮旋转时,销轴转到弧形导向槽底部时,将传动板下压,完成传动动作。由于断路器分合过程中销键与弧形导向槽存在滑动摩擦,同时因动作过程中存在冲击力客观上使弧形导向凸轮产生一定形变,从而会导致最后下压行程不足,断路器机械寿命衰减较快,严重的导致无法完成开断和闭合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的断路器用传动模块以解决原来传动模块销键易磨损而导致断路器无法完成开断和闭合动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底壳,所述上盖与底壳相配合形成外壳整体,所述底壳侧表面开设孔洞,所述孔洞内置有六角棒,所述底壳的相对两侧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六角棒外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凸起处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外套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壳顶部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外套设有第二连杆,所述导向槽内嵌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外套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另一侧均可活动地同轴连接在底壳内的第四销轴上,所述第四销轴与底壳侧壁均不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轴上还套设有沿所述导向槽的设置方向运动的动触头。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两侧上端部设有凸起的螺丝孔,所述上盖两侧下端部与所述螺丝孔相配合并通过螺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及底壳均采用YL104铝作为成型材料。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手段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了新的传动结构,采用三连杆的设计方式,取消了原有销键和凸轮配合的运动方式,杜绝了销键的磨损和消耗,从而提高断路器的稳定性和精度。2.本技术将传动部件全部包覆于铝壳之内,螺丝也采用隐式安装,采用的是YL104铝材,外形呈圆弧状,使局部电场均匀,从而提升断路器的电气性能定。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传统传动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传动模块去掉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盖与底壳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11.上盖、12.底壳、2.六角棒、3.动触头、41.第一销轴、42.第二销轴、43.第三销轴、44.第四销轴、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6.螺丝、7.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下列附图说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参考图2-5,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上盖11及底壳12,上盖11与底壳12相配合形成外壳1整体,底壳12侧表面开设孔洞,孔洞内置有六角棒2,底壳12的相对两侧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7,六角棒2外套设有凸轮,凸轮凸起处设有第一销轴41,第一销轴41外套设有第一连杆51,底壳12顶部设有第二销轴42,第二销轴42外套设有第二连杆52,导向槽7内嵌有第三销轴43,第三销轴43外套设有第三连杆53,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以及第三连杆53的另一侧均可活动地同轴连接在底壳12内的第四销轴44上,第四销轴44与底壳12侧壁均不接触。第三销轴43上还套设有沿导向槽7的设置方向运动的动触头3。底壳12两侧上端部设有凸起的螺丝孔6,上盖11两侧下端部与螺丝孔6相配合并通过螺丝连接。上盖11及底壳12均采用6062铝作为成型材料。参考附图,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述:在上述的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中,采用三连杆的设计结构,将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以及第三连杆53可活动地同轴设置于第四销轴44上,当六角棒2带动凸轮转动的同时,第一连杆51带动第四销轴44运动,由于第二销轴42固定,所以第四销轴44会做圆周运动,第四销轴44带动第三连杆53及第三销轴43运动,由于第三销轴43嵌合于导向槽7内,故而第三销轴43将沿导向槽7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动触头3的开断及闭合。该传动模块舍弃了原来销键、凸轮以及传动板的组合结构,采用“三连杆”的传动方式,杜绝了因销键的磨损而造成的动触头3难以有效接触或者传动精度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前述的断路器用传动模块通过外壳1将传动部件及一次带电体全部包覆于YL104铝壳内,优化传动组件局部电场,保证电气绝缘性能。同时,外壳1的上盖11与底壳12连接处的螺丝也采用隐式安装,进一步防止外部电场与磁场对本传动模块的影响。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底壳,所述上盖与底壳相配合形成外壳整体,所述底壳侧表面开设孔洞,所述孔洞内置有六角棒,所述底壳的相对两侧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六角棒外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凸起处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外套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壳顶部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外套设有第二连杆,所述导向槽内嵌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外套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另一侧均可活动地同轴连接在底壳内的第四销轴上,所述第四销轴与底壳侧壁均不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用传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及底壳,所述上盖与底壳相配合形成外壳整体,所述底壳侧表面开设孔洞,所述孔洞内置有六角棒,所述底壳的相对两侧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六角棒外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凸起处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外套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壳顶部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外套设有第二连杆,所述导向槽内嵌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外套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另一侧均可活动地同轴连接在底壳内的第四销轴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波孟斌成杰徐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春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