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68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包括设置于测量车上的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平台的底座位于测量车的车厢内,并与车厢紧固连接,底座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水平设置有测量平台,测量平台上设置有传感器,测量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线缆升降机构,线缆收集筒顶部开有线缆进出口,线缆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底部,线缆另一端通过线缆收集筒顶部的线缆进出口收纳于线缆收集筒内部,且位于线缆收集筒内部的线缆端部自由下垂并置于线缆收集筒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收放设备结构复杂,电气故障多,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电气故障少,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空测量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高空作业平台进行空中辐射场分布测量时,传感器至示波器等测量仪器之间存在柔性辐射场测量线缆连接;传感器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范围较大,且高度状态改变频繁,如果测量线缆收放不及时,则会造成线缆堆叠、在空中扭曲打结和测量线缆损坏等情况,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空中辐射场测量一般在空旷环境下作业,测量线缆在风载荷下,容易晃动,或者高频振动,容易造成测量线缆断裂,或者失效。目前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收放线缆,作业效率低,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另一种是采用线缆收放设备收放线缆,现有的线缆收放设备通常采用电机,液压马达等驱动,为满足收放同步性要求,常加入编码器、张力传感器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机械、电气故障较多,且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收放设备结构复杂,电气故障多,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线缆收放方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包括测量车1,设置于测量车1上的高空作业平台2,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位于测量车1的车厢内,并与车厢紧固连接,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顶部水平设置有测量平台23,测量平台23上设置有传感器3,测量平台23和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之间设置有线缆升降机构4。所述的线缆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高空作业平台2底座21上的线缆收集筒41,线缆收集筒41顶部开有线缆进出口42,线缆束45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且位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的线缆束45的端部自由下垂并置于线缆收集筒41内,链条43与线缆束45保持一致,链条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链条43与线缆束45之间通过扎带44间隔固定实现两者之间的柔性约束。所述的线缆束45为单根测量线缆。所述的线缆束45是由多根线缆组成的。所述的升降杆22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所述的链条43为柔性镂空结构,且其单位长度质量大于测量线缆束45的单位长度质量;链条43的有效长度大于高空作业平台的升降杆22最大作业高度,确保高空作业平台作业过程中,链条43一端不离开线缆收集筒41。所述的线缆收集桶41的线缆进出口42为广口型,用于引导线缆束45和链条43;线缆收集筒41的容积大于高空作业平台2的测量平台23处于最低作业高度时的链条43和线缆束45的螺旋层叠堆放体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柔性链条43的柔性、比重大、风载小等特点,使其与测量线缆束45通过扎带44柔性约束,增强测量线缆的垂感,形成风载面积小、柔性好、结构简单,无源的整体柔性线束,并利用线缆收集桶的广口导向作用,使柔性线束规律的螺旋堆叠在线缆收集筒41内,具有结构简单,线缆收放方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包括测量车1,设置于测量车1上的高空作业平台2,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位于测量车1的车厢内,并与车厢紧固连接,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顶部水平设置有测量平台23,测量平台23上设置有传感器3;测量平台23和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之间设置有线缆升降机构4。所述的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高空作业平台2底座21上的线缆收集筒41,线缆收集筒41顶部开有线缆进出口42,线缆束45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且位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的线缆束45的端部自由下垂并置于线缆收集筒41内,链条43与线缆束45保持一致,链条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链条43与线缆束45之间通过若干扎带44间隔固定实现两者之间的柔性约束。所述的线缆束45为单根测量线缆。所述的线缆束45是由多根线缆组成的。所述的升降杆22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所述的链条43为柔性镂空结构,且其单位长度质量大于测量线缆束45的单位长度质量;链条43的有效长度大于高空作业平台2的测量平台23处于最大作业高度,确保高空作业平台作业过程中,链条43的一端不离开线缆收集筒41。所述的线缆进出口42为广口型,用于引导线缆束45和链条43;线缆收集筒41的容积大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测量平台23处于最低作业高度时的链条43和线缆束45的螺旋层叠堆放体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测量车1在野外测量,需要增高传感器3的高度时,由于传感器3固定在测量平台23上,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杆22来升高测量平台23的高度,当测量平台23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带动线缆束45和链条43的长度随传感器升高而变化;当传感器3的高度需要降低时,可以通过调整升降杆22来降低测量平台23的高度,由于链条43自重引导测量线缆束45经线缆进出口42回到缆收集筒41内,实现线缆的回收。本技术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系统,将链条与测量线缆柔性约束,并利用链条自重引导测量线缆,抵抗线缆弯曲刚性,抵抗风载荷干扰,使线缆规律的螺旋层叠收纳在电缆框内。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作业故障率低,且不受电磁干扰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车(1),设置于测量车(1)上的高空作业平台(2),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位于测量车(1)的车厢内,并与车厢紧固连接,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顶部水平设置有测量平台(23),测量平台(23)上设置有传感器(3);测量平台(23)和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之间设置有线缆升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车(1),设置于测量车(1)上的高空作业平台(2),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位于测量车(1)的车厢内,并与车厢紧固连接,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顶部水平设置有测量平台(23),测量平台(23)上设置有传感器(3);测量平台(23)和高空作业平台(2)的底座(21)之间设置有线缆升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空辐射场有线测量的线缆跟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高空作业平台(2)底座(21)上的线缆收集筒(41),线缆收集筒(41)顶部开有线缆进出口(42),线缆束(45)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且位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的线缆束(45)的端部自由下垂,并置于线缆收集筒41内,链条(43)与线缆束(45)保持一致,链条(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测量平台(23)底部,另一端通过线缆进出口(42)收纳于线缆收集筒(41)内部,链条(43)与线缆束(45)之间通过扎带(44)间隔固定实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呼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