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60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包括防尘盖、第一云台、集尘缸底座和至少两个集尘缸;所述至少两个集尘缸沿所述集尘缸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集尘缸底座上;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第一云台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云台的旋转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其中,所述防尘盖上开设有开口,当所述第一云台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时,使得所述防尘盖的开口位于选定的集尘缸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能够根据实时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自动分离收集降尘,实现自动分离收集静风和分方位的降尘,保证收集结果的准确性,为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或热点网格区域的降尘溯源监测提供了设备上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位降尘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降尘采样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降尘采样器能够对环境空气中可沉降颗粒物进行测定,得到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我国GB/T15265-94《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规定的降尘测定方法是湿法收集法,其工作原理为:空气中可沉降的颗粒物,沉降在装有乙二醇水溶液做收集液的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降尘量。集尘缸为内径(15±0.5)cm、高30cm的圆筒形玻璃缸,缸底要平整。降尘监测周期为(30±2)d,取换缸的时间规定为月底5d内完成。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集口应距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我国开展降尘监测必须遵循的以上原则,但是现有降尘测定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①监测周期长不易识别短时沙尘暴的污染特征;②不能识别区分干式和湿式降尘量;③降尘样品易受到鸟粪、蚊虫及落叶等污染;④不能保证换样时间的一致性。为解决以上不足,国内学者针对降尘测定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具体情况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盖、第一云台、集尘缸底座和至少两个集尘缸;/n所述至少两个集尘缸沿所述集尘缸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集尘缸底座上;/n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第一云台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云台的旋转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n其中,所述防尘盖上开设有开口,当所述第一云台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时,使得所述防尘盖的开口位于选定的集尘缸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盖、第一云台、集尘缸底座和至少两个集尘缸;
所述至少两个集尘缸沿所述集尘缸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集尘缸底座上;
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第一云台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云台的旋转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
其中,所述防尘盖上开设有开口,当所述第一云台带动所述防尘盖转动时,使得所述防尘盖的开口位于选定的集尘缸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云台,所述集尘缸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云台上部,且通过所述第二云台的旋转带动所述集尘缸底座转动;
所述第二云台带动其上的所述第一云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的开口尺寸被设置为仅容许一个所述集尘缸完整地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为圆形,并且外沿向下折弯,形成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下端低于所述集尘缸的沿口,以通过所述防尘盖遮蔽所述集尘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缸底座包括多瓣底盘,在所述多瓣底盘上围绕其中心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虎刘李阳李贝贝秦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