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58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包括气源,气源通过气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电磁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钥匙阀的输入端连接,钥匙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控阀的控制端连接,气控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动执行器的输入端连接,气动执行器的执行元件分别接触阀门及凸轮阀,凸轮阀的一个输出端与钥匙阀的反馈端路连接,凸轮阀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气源及电磁阀之间的气路连通;还包括一手动中断阀,手动中断阀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也与气源及电磁阀之间的气路连通,手动中断阀的输出端也与气控阀的控制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再需要与控制单元或智能控制元件通讯,即可完成部分行程的测试,适用于离线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近年来用于阀门的控制系统连续运转的周期加长,定期检修的时间一般由2~3年一次延长到5~6年一次。导致安全仪表系统中的气动执行机构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由于工艺往往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且阀门长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使得阀门有可能产生“固着”的故障模式,不能响应来自安全仪表系统的操作指令,阀门在需要执行安全保护动作时产生“拒动”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其后果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目前大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均连接控制单元或智能控制元件,结构复杂,不利于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场合或离线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其不需要与控制单元或智能控制元件通讯即可完成部分行程测试功能,适用于离线场合使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包括气源,所述气源通过气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钥匙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钥匙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控阀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控阀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动执行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执行器的执行元件分别接触阀门及凸轮阀,所述凸轮阀的一个输出端与钥匙阀的反馈端路连接,所述凸轮阀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气源及电磁阀之间的气路连通;还包括一手动中断阀,所述手动中断阀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也与气源及电磁阀之间的气路连通,所述手动中断阀的输出端也与气控阀的控制端连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动执行器的执行元件为执行器顶轴,所述执行器顶轴通过紧固件螺接第二凸轮;所述凸轮阀上开设多个凸轮阀连接孔,各凸轮阀连接孔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固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孔及紧固件与气动执行器的执行器顶盖固接;在所述第二凸轮上开设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不再需要与控制单元或智能控制元件通讯,即可完成部分行程的测试,手动中断阀处于常关状态,当部分行程测试出现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可以打开手动中断阀,使气源绕过电磁阀和钥匙阀,直接作用在气控阀的控制端上,保证对气动执行器的供气,有效实现了安全生产,适用于离线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轮阀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凸轮阀旋转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钥匙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凸轮阀与气动执行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1、气源;2、电磁阀;3、钥匙阀;301、钥匙阀开关;4、手动中断阀;5、气控阀;6、凸轮阀;601、第一凸轮;602、凸轮阀连接孔;7、气动执行器;701、执行器顶盖;702、执行器顶轴;8、阀门;9、连接板;901、连接孔;10、第二凸轮;1001、第一螺纹孔;1002、第二螺纹孔;1003、凸起;11、紧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包括气源1,气源1通过气路与电磁阀2的输入端连接,电磁阀2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钥匙阀3的输入端连接,如图4所示,钥匙阀3具有一个钥匙阀开关301,钥匙阀3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接,气控阀5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动执行器7的输入端连接,气动执行器7的执行元件分别接触阀门8及凸轮阀6,凸轮阀6的一个输出端与钥匙阀3的反馈端连接,凸轮阀6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还包括一手动中断阀4,手动中断阀4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也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手动中断阀4的输出端也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通。如图2、图3及图5所示,气动执行器7的执行元件为执行器顶轴702,执行器顶轴702通过紧固件螺接第二凸轮10,在第二凸轮10上开设第一螺纹孔1001和第二螺纹孔1002,通过紧定螺钉11实现执行器顶轴702与第二凸轮10的螺接。如图2、图3及图5所示,执行器顶轴702和气动执行器7的旋转是同步的。凸轮阀6具有第一凸轮601,在凸轮阀6上开设多个凸轮阀连接孔602,各凸轮阀连接孔602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9固接,连接板9上开设连接孔901,连接板9通过连接孔901及紧固件与气动执行器7的执行器顶盖701固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正常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电磁阀2处于得电状态、手动中断阀4、凸轮阀6均处于关闭状态。气源送气至电磁阀2,电磁阀2的输出口通过气路传递钥匙阀3并进入气控阀5的控制端,由气控阀5将气体输送至气动执行器7的进气端后,气动执行器7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并控制阀门8打开或关闭。部分行程测试状态:如图1所示,手动通过钥匙阀开关301开启钥匙阀3,钥匙阀3手动完成换向后不再向气控阀5的控制端供气,使气动执行器7处于失气状态,使得阀门8开启或关闭。由于气动执行器7为单作用单拨叉式气动执行器,其结构为现有公知技术。气动执行器7的弹簧由于不被气体压力压缩而恢复形变,在弹簧复位的过程中气动执行器输出扭矩并带动执行器顶轴702转动,执行器顶轴702带动第二凸轮10转动,第二凸轮10的凸起1003接触到凸轮阀6的第一凸轮601,将其压入到如图3所示状态,使凸轮阀6完成换向。气源1的气体经过凸轮阀6作用在钥匙阀3的反馈端,使钥匙阀3再次换向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使气控阀5的控制端恢复供气,气控阀5再次换向回到初始状态。气动执行器7解除失气状态,气动执行器7开始反方向运动回到初始状态,使得阀门8再次被打开或关闭。若在部分行程测试状态中出现意外情况,可以打开手动中断阀4,使气源1的压缩空气绕过电磁阀2和钥匙阀3,直接作用在气控阀5的控制端。使气源直接通过手动中断阀4进入气控阀5的控制端中,保证气动执行器7持续供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不再需要与控制单元或智能控制元件通讯,即可完成部分行程的测试,且通过设置手动中断阀还能保证在意外情况下对气动执行器持续供气,实现了安全生产,适用于离线场合使用。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1),所述气源(1)通过气路与电磁阀(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2)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钥匙阀(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钥匙阀(3)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控阀(5)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动执行器(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执行器(7)的执行元件分别接触阀门(8)及凸轮阀(6),所述凸轮阀(6)的一个输出端与钥匙阀(3)的反馈端路连接,所述凸轮阀(6)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还包括一手动中断阀(4),所述手动中断阀(4)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也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所述手动中断阀(4)的输出端也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阀门的部分行程测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1),所述气源(1)通过气路与电磁阀(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2)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钥匙阀(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钥匙阀(3)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控阀(5)的一个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动执行器(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动执行器(7)的执行元件分别接触阀门(8)及凸轮阀(6),所述凸轮阀(6)的一个输出端与钥匙阀(3)的反馈端路连接,所述凸轮阀(6)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还包括一手动中断阀(4),所述手动中断阀(4)的输入端通过气路也与气源(1)及电磁阀(2)之间的气路连通,所述手动中断阀(4)的输出端也与气控阀(5)的控制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福斯拓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