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56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包括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锚固体构件和十字光栅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与锚固体构件螺纹连接,十字光栅束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和锚固体构件的内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下部设置有蝶形托盘,蝶形托盘通过正旋预紧螺母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上,十字光栅束包括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呈“十”字排列、且互不交叉缠绕,“十”字的中心一组光纤光栅,其余四组光纤光栅位于“十”字的端部、且两两对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轴向应力、剪切应力和弯曲应力叠加作用的监测技术难题,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
本技术涉及锚杆支护
,特别是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
技术介绍
锚杆支护已成为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工程稳定控制技术,不同工程领域内锚杆承受的载荷存在差异,对于采矿工程而言,影响锚杆的围岩应力涉及原岩应力、采动支承应力、瞬时动载应力等,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效应,掌握工作周期内锚杆的承载状态是精准设计锚杆支护参数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市面上用于监测锚杆受力的方法主要有锚杆测力计、测力锚杆、锚杆无损检测仪等,开展了大量的现场监测应用,取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提高了锚杆支护的可靠性。但是,锚杆测力计是外接在锚杆上的仪表,仅能被动的测试锚杆轴向变形施加的间接载荷,无法区分轴向变形是轴向应力引起还是弯曲及剪切应力引起,且无法反映锚杆杆体各个部位的承载状态。测力锚杆通过预埋应变片的方式监测锚杆受力,应变片的数量决定了锚杆受力监测的可靠性,监测的是单轴向应力还是含有弯曲应力存在争议,监测的数据是含应变片锚杆分段的平均受力情况,无法反映锚杆杆体各个截面的受力状态,存在无法避开的缺陷。锚杆无损检测仪是声波或应力波的形式监测锚杆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无损伤的仪器,无法测出其承载变化特征。基于以上问题,如何掌握工作周期内锚杆的承载状态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经济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包括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锚固体构件和十字光栅束,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与锚固体构件螺纹连接,所述十字光栅束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和锚固体构件的内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下部设置有蝶形托盘,所述蝶形托盘通过正旋预紧螺母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上,蝶形托盘用于传递围岩和测力锚杆的相互作用力,所述十字光栅束包括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呈“十”字排列、且互不交叉缠绕,“十”字的中心一组光纤光栅,其余四组光纤光栅位于“十”字的端部、且两两对称,若对称位置的光纤光栅信号相同,则测出的数据为轴向拉应力;若对称位置的光纤光栅信号不同,则存在弯曲应力;若信号存在突变,则突变位置处承受剪切应力作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底部设有光信号传输接口,所述光信号传输接口为由五孔组成的连接构件,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贯穿光信号传输接口的五个孔;进一步的,所述锚固体构件的底部呈梯形圆台状,用于隔绝锚固剂和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进一步的,所述锚固体构件的外表上设置有倾斜搅拌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正旋预紧螺母的下部设置反旋拆卸螺母,所述反旋拆卸螺母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固接为一体结构;反旋拆卸螺母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和锚固体构件的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光栅由里到外分别由中心玻璃芯、中间硅玻璃薄层、外表树脂涂层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光栅的端部均配备有全反射镜片;全反射镜片能够保证光能沿着光纤光栅原路返回;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直径为20mm,长度在2000-3000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可重复性强、经济成本低、环保性能好、原理简单、操作容易。(2)提高了工程岩体中锚杆承载变化的监测精度,确保了锚杆全截面载荷的精准监测,提升了锚杆支护设计的可靠性。(3)本技术可解决轴向应力、剪切应力和弯曲应力叠加作用的监测技术难题,在本
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十字光栅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单个光纤光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包括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锚固体构件2和十字光栅束3,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与锚固体构件2螺纹连接,所述十字光栅束3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和锚固体构件2的内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的下部设置有蝶形托盘4,所述蝶形托盘4通过正旋预紧螺母5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上,如图2所示,所述十字光栅束3包括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6,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6呈“十”字排列、且互不交叉缠绕,“十”字的中心一组光纤光栅6,其余四组光纤光栅6位于“十”字的端部、且两两对称,若对称位置的光纤光栅6信号相同,则测出的数据为轴向拉应力;若对称位置的光纤光栅6信号不同,则存在弯曲应力;若信号存在突变,则突变位置处承受剪切应力作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的底部设有光信号传输接口7,所述光信号传输接口7为由五孔组成的连接构件,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6贯穿光信号传输接口的五个孔;如图1所示,所述锚固体构件2的底部呈梯形圆台状,用于隔绝锚固剂和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所述锚固体构件2的外表上设置有倾斜搅拌螺纹8,图1中虚线部分为本技术测力过程中钻孔的孔壁。所述正旋预紧螺母5的下部设置反旋拆卸螺母9,所述反旋拆卸螺母9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固接为一体结构;反旋拆卸螺母9用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和锚固体构件2的拆卸。如图3所示,所述光纤光栅6由里到外分别由中心玻璃芯61、中间硅玻璃薄层62、外表树脂涂层63组成;所述光纤光栅6的端部均配备有全反射镜片10;全反射镜片10能够保证光能沿着光纤光栅6原路返回。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1的直径为20mm,长度在2000-3000mm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锚固体构件和十字光栅束,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与锚固体构件螺纹连接,所述十字光栅束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和锚固体构件的内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下部设置有蝶形托盘,所述蝶形托盘通过正旋预紧螺母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上,所述十字光栅束包括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呈“十”字排列、且互不交叉缠绕,“十”字的中心一组光纤光栅,其余四组光纤光栅位于“十”字的端部、且两两对称,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底部设有光信号传输接口,所述光信号传输接口为由五孔组成的连接构件,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贯穿光信号传输接口的五个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锚固体构件和十字光栅束,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与锚固体构件螺纹连接,所述十字光栅束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和锚固体构件的内部,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下部设置有蝶形托盘,所述蝶形托盘通过正旋预紧螺母固定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上,所述十字光栅束包括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呈“十”字排列、且互不交叉缠绕,“十”字的中心一组光纤光栅,其余四组光纤光栅位于“十”字的端部、且两两对称,所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锚杆体的底部设有光信号传输接口,所述光信号传输接口为由五孔组成的连接构件,五组独立的光纤光栅贯穿光信号传输接口的五个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承压变形效应的测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体构件的底部呈梯形圆台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文龙师国藏李鹏飞余国猛张浩王云刚陈淼肖同强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