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51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增压零部件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包括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套入传动孔的基准板,所述的基准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端的外侧设有用于顶紧进气端的限位柱,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的外侧设有立板,所述的立板上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内设有用于相对滑动的检查套,所述的检查套与拉杆对应布置;本方案提供一种检查检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增压零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的检查领域,使用的检查方案常规就是:精密仪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针对以上测量技术:它的测量成本高,检查效率低,检查时间长,无法在线检查,对于全数或高频率抽样检查不适用。结合三坐标测量仪器的价格昂贵,在一些小型企业更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为解决以上不足,本案实施产品的检查检具,这种检具依据产品要求,参考理论角度和允许偏差设计制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包括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轴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孔、传动孔,所述的壳体的径向的切线方向上设有进气端,所述的进气端与壳体交界处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为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的第二排气孔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孔开合的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设置在第二排气孔的外侧,所述控制模块的外端上设有可滑动拉出的拉杆,所述的壳体的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套入传动孔的基准板,所述的基准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端的外侧设有用于顶紧进气端的限位柱,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的外侧设有立板,所述的立板上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内设有用于相对滑动的检查套,所述的检查套与拉杆对应布置。在上述的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压板、外曲柄,所述的压板与外曲柄固定连接。在上述的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中,所述的基准板为圆柱结构,所述的基准板的中部设有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上述的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中,所述的基准板与底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螺丝设有最少两个。在上述的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中,所述的限位柱的中部设有用于供限位柱转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真实还原顾客使用状态,通过抽插检测套判定零件的合格与否。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避免不合格批量出现和节约测量成本,能快速及时、直观有效的获得检查结果,从而使产能和良率迅速提升,尤其对全数检验或高频率抽检的零件起到方便、快捷的检查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控制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检具的部件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壳体与检具的装配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壳体的侧视结构图。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排气孔;3、进气端;4、第二排气端;5、控制模块;6、传动孔;7、压板;8、外曲柄;9、底板;10、基准板;11、定位轴;12、限位柱;13、立板;14、检查套;15、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1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包括涡状结构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中轴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孔2、传动孔6,所述的壳体1的径向的切线方向上设有进气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3与壳体1交界处设有第二排气孔4,所述的第二排气孔4与第一排气孔2为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的第二排气孔4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孔4开合的控制模块5,所述的控制模块5的外端设置在第二排气孔4的外侧,所述控制模块5的外端上设有可滑动拉出的拉杆,所述的壳体1的下侧设有底板9,所述的底板9上设有用于套入传动孔6的基准板10,所述的基准板10与底板9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端3的外侧设有用于顶紧进气端3的限位柱12,所述的控制模块5的外端的外侧设有,所述的立板13上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内设有用于相对滑动的检查套14,所述的检查套与拉杆对应布置。本实施例中提及的壳体1为废气驱动端,进气端3直接与发动机连接,通过进气端3接收发动机尾气,通过传动孔6在壳体1内安装驱动的排气叶轮,排气叶轮与压气机壳内的吸气叶轮整体连接,通过尾气的循环排出,驱动排气叶轮,带动压气机壳内的吸气叶轮快速旋转,通过压气机的吸入新鲜空气,输入至发动机实现进气量增压,增加动力,当发动机急加速时,为保证汽车平稳行驶,排气调节模块通过压气机壳的压力信号控制模块5开合,排出多余废气。其中,控制模块5在装配焊接时位置角度偏差会导致控制调节器拉杆无法安装,或影响工作性能。本实施例提及的检具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抽出检查套14至不干涉位置,将被检壳体1放置在基准板10上,旋转壳体1,使壳体1的进气端3贴紧限位柱12,滑动检查套14,检查套14轻松套入产品轴部表明零件合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模块5包括压板7、外曲柄8,所述的压板7与外曲柄8固定连接;使得利用压力信号传递到外曲柄8的外端,带动外曲柄8,从而带动压板7开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准板10为圆柱结构,所述的基准板10的中部设有定位轴11,所述的定位轴11与底板9固定连接;使得基准板10配合传动孔6的状态结构,直接套入卡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准板10与底板9通过螺丝15固定连接,所述的螺丝15设有最少两个;使得基准板10与底板9不会产生相对转动,避免转动壳体1带动基准板10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柱12的中部设有用于供限位柱12转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的下端与底板9固定连接;使得壳体1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柱12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延长限位柱1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检具组装后效果为,基准板10通过定位轴11定位在底板9上,再通过螺丝15紧固,限位柱12、立板13过盈配合安装在底板9上,检查套14插在检查孔内保持滑动配合。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包括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轴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孔、传动孔,所述的壳体的径向的切线方向上设有进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与壳体交界处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为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的第二排气孔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孔开合的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设置在第二排气孔的外侧,所述控制模块的外端上设有可滑动拉出的拉杆,所述的壳体的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套入传动孔的基准板,所述的基准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端的外侧设有用于顶紧进气端的限位柱,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的外侧设有立板,所述的立板上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内设有用于相对滑动的检查套,所述的检查套与拉杆对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门涡轮壳体焊接组件角度检查检具,包括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轴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孔、传动孔,所述的壳体的径向的切线方向上设有进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与壳体交界处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为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的第二排气孔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排气孔开合的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设置在第二排气孔的外侧,所述控制模块的外端上设有可滑动拉出的拉杆,所述的壳体的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套入传动孔的基准板,所述的基准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气端的外侧设有用于顶紧进气端的限位柱,所述的控制模块的外端的外侧设有立板,所述的立板上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内设有用于相对滑动的检查套,所述的检查套与拉杆对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霞朱建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滨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