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35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形成的第一空间中,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形成的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上下分体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照明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照明装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照明装置(例如,台灯)中通常具有用于支撑固定发光体或发光模块的支撑体,该支撑体通常只固定单面发光体或单个发光模块,且仅作为支撑固定发光体的用途。当支撑体连接多个独立的发光模块时,多个独立的发光模块之间难以进行配线实现电连接,为了实现多个独立的发光模块的电连接,通常需要设置额外的结构,这使得照明装置的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照明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形成的第一空间中,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形成的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上下分体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为所述第一发光体和所述第二发光体供电的配线,所述配线经由所述连通空间而从所述第二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一空间,或者,所述配线中的一部分从所述连通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二空间,所述配线中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连通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一空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呈倒圆锥形,所述第二发光部呈圆锥形,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发光部的上端相对设置。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呈棱锥形,所述支撑部的棱锥形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发光部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上端的相对的位置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棱锥形为四棱锥形。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均沿所述径向插设安装于所述支撑部。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具有银灰色的反光材料层。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环绕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支撑部地设置,所述支撑筒体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相互连接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的盖板和第一灯罩,所述第一灯罩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相互连接而形成所述第二空间的底座和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通过在支撑部中形成连通空间,使得第一发光部中的第一空间和第二发光部中的第二空间连通,可以在连通空间中配线实现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的电连接,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结构,这使得照明装置的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第一发光部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第二发光部的爆炸图。图5示出了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支撑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密封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发光部;11第一外壳;111盖板;112第一灯罩;1121第一开口;1122第一插接柱;12第一发光体;2第二发光部;21第二外壳;211底座;2111卡孔;2112阶梯卡槽;212第二灯罩;2121第二开口;2122第二插接柱;22第二发光体;3支撑部;31第一插接孔;32第二插接孔;33第三开口;34第四开口;35固定柱;4支撑筒体;41安装板部;411固定孔;412卡接孔;42卡接部;421第一卡柱;422阶梯卡板;5密封装饰板;51卡扣;52第二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根据图1至图8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部1、第二发光部2、支撑部3、支撑筒体4和密封装饰板5。第一发光部1和第二发光部2上下分体设置,第一发光部1和第二发光部2通过设置于第一发光部1和第二发光部2两者的径向一侧的支撑部3连接,支撑筒体4环绕第一发光部1、第二发光部2和支撑部3地设置,用于进一步支撑固定支撑部3,密封装饰板5用于密封支撑筒体4和支撑部3的连接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整体大致呈倒锥形的第一发光部1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一发光体12。第一外壳11包括盖板111和第一灯罩112,盖板111和第一灯罩112相互连接(例如,卡接)形成第一空间,第一发光体12设置于第一空间中。其中,第一发光体12可以例如为LED灯珠,其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灯罩112可以为不透明的亚克力灯罩。盖板111大致呈圆形,盖板111的下方设置电源回路板及第一发光体12等结构,盖板111上还可以设置照明装置的控制开关、按钮等结构。第一灯罩112的上部(基于图3的视角)开设有第一开口1121,第一开口1121用于供配线等连接结构通过。第一灯罩112的侧壁具有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插接柱1122,第一插接柱1122与下述的支撑部3上的第一插接孔31(参见图5)插接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整体大致呈锥形的第二发光部2包括第二外壳21和第二发光体22。第二外壳21包括底座211和第二灯罩212,底座211和第二灯罩212形成第二空间,第二发光体22设置于第二空间中。其中,第二发光体22可以例如为LED灯珠,其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二灯罩212可以为不透明的亚克力灯罩。底座211大致呈圆形,底座211上设置电源回路板、电源连接部及第二发光体22等结构。底座211的径向边缘部形成有卡孔2111和阶梯卡槽2112。卡孔2111和阶梯卡槽2112用于与下述的支撑筒体4的卡接部42(参见图6)卡接配合。第二灯罩212的下部(基于图4的视角)开设有第二开口2121,第二开口2121用于供配线等连接结构通过。第二灯罩212的侧壁具有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插接柱2122,第二插接柱2122与下述的支撑部3上的第二插接孔32(参见图5)插接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灯罩212的上端与第一灯罩112的下端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部(1)、第二发光部(2)和支撑部(3),/n所述第一发光部(1)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一发光体(12),所述第一发光体(12)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1)形成的第一空间中,/n所述第二发光部(2)包括第二外壳(21)和第二发光体(22),所述第二发光体(22)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21)形成的第二空间中,/n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上下分体设置,/n所述支撑部(3)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部(3),/n所述支撑部(3)形成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部(1)、第二发光部(2)和支撑部(3),
所述第一发光部(1)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一发光体(12),所述第一发光体(12)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1)形成的第一空间中,
所述第二发光部(2)包括第二外壳(21)和第二发光体(22),所述第二发光体(22)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21)形成的第二空间中,
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上下分体设置,
所述支撑部(3)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的径向一侧,所述第一发光部(1)和所述第二发光部(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部(3),
所述支撑部(3)形成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用于为所述第一发光体(12)和所述第二发光体(22)供电的配线,
所述配线经由所述连通空间而从所述第二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一空间,或者,所述配线中的一部分从所述连通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二空间,所述配线中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连通空间延伸到所述第一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部(1)呈倒圆锥形,所述第二发光部(2)呈圆锥形,
所述第一发光部(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发光部(2)的上端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春丁瑞芳纪勇八田和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