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20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机组罩和发动机,发动机上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路,机组罩内连接有外循环散热器,发动机上连接有进气管路发动机上连接有排气管路,所述机组罩内还装有第一冷却器,所述机组罩上装有进水管路,机组罩顶部连接有尾气冷却箱,所述进水管路依次穿过第一冷却器和尾气冷却箱,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冷却液支路,冷却液支路和进水管路皆穿过第一冷却器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管路连接在尾气冷却箱内与进水管路进行热交换,尾气冷却箱上连接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充分吸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热能以及发动机排放气体的热能,具有热能吸收效率高、利用率高和有效保证发动机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出现因局部限电、电网线路铺设不畅等问题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或生活,部分企业采用自供电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现有的发电机组大多包括机组罩壳,机组罩壳内安装发动机和发电机,发动机可以采用燃油发动机(柴油机)或双燃料柴油机等,由于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的做法是,在发电机组的罩壳内安装强制性的循环风机以及强制性冷却液散热箱,用于充分冷却发动机组罩壳内的温度以及冷却发动机冷却液,但上述结构会造成大量的热量会排放到空气中,不仅造成能量的浪费,还造成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现有技术中,在发电机组内设置一些热量回收装置,该热量回收装置只吸收部分冷却液的热能,而不能系统的吸收发动机尾气的热能以及冷却液的热能,因而导致热能损耗较多。另外,由于上述热能大部分排放到发动机组的周围空气中,因发动机组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周围的温度较高,进入气缸的高温气体,不有利于燃油或燃气的充分燃烧,因而需要控制合适的进气温度,才能使发动机输出更大的动力同时,又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该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能充分吸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热能以及发动机排放气体的热能,从而使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充分利用,避免上述热能排放到发动机组的周围空气中,保证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机组罩和连接在机组罩内的发动机,发动机上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路,机组罩内连接有串接在冷却液管路且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外循环散热器,发动机上连接有进气管路和连接在进气管路上的滤清器,发动机上连接有排气管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组罩内还装有第一冷却器,所述机组罩上装有进水管路,所述机组罩顶部连接有尾气冷却箱,所述进水管路依次穿过第一冷却器和尾气冷却箱,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冷却液支路,冷却液支路和进水管路皆穿过第一冷却器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管路连接在尾气冷却箱内与进水管路进行热交换,尾气冷却箱上连接有排气管。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发动机组上设置了上述结构的进水管路,进水管路通过第一冷却器与冷却液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然后再通过尾气冷却箱与尾气再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充分吸收了冷却液和发动机尾气的热能,既保证了发动机的充分冷却效果,又避免上述热能排放到发动机组的周围空间内,降低了发动机组周围环境的温度,保证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不会过高,并且利用上述热能产生的高温水可以供给需要热水的地方(例如锅炉、暖气、加热沼气发生装置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组罩内连接有第二冷却器,所述进水管路首先穿过第二冷却器后再穿过第一冷却器,所述进气管路穿过第二冷却器与进水管路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充分冷却发动机的进入空气,保证其温度不会高于一定数值,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用以控制进气是否通过第二冷却器的控制阀门。所述第一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液支路穿入冷却器壳体内且穿入的部段呈螺旋状弯曲设置,冷却器壳体的内腔构成所述进水管路的一个部段。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进气管路穿入冷却器壳体内,冷却器壳体的内腔构成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个部段。作为尾气冷却箱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所述尾气冷却箱包括呈筒状的冷却箱体,所述进水管路伸入冷却箱体内的部段呈上下迂回的弯折状设置且进水管路的末端部伸出冷却箱体之外。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端连接有水泵。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充分吸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热能以及发动机排放气体的热能,具有热能吸收效率高、利用率高和有效保证发动机工作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尾气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图中只是示意出其框架结构,发电机组的机组罩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发电机组不仅仅包括图中所示的部分,还包括发电机、底座等其他部件,其包括机组罩和连接在机组罩内的发动机1,图中的虚线为机组罩,发动机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柴油机,图中只是采用图框表示,未示意其具体结构,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下述与发动机连接的各个装置或部件,本领域人员清楚知晓各个装置以及部件连接发动机的具体位置和结构,发动机1上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路2,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出液管和进液管,机组罩内连接有串接在冷却液管路且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外循环散热器12,外循环散热器1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其包括散热翼板以及散热风机等,在此不详细描述其结构,发动机1上连接有进气管路3和连接在进气管路上的滤清器,发动机1上连接有排气管路5,所述机组罩内还装有第一冷却器6和第二冷却器7,所述机组罩上装有进水管路8,进水管路8自机组罩的一个侧壁伸入、自机组罩的顶部伸出,所述进水管路8的进水端连接有水泵11,以促使进水管路中的水进行强制流动,保证热能的吸收,所述机组罩顶部连接有尾气冷却箱9,所述进水管路8依次穿过第二冷却器7、第一冷却器6和尾气冷却箱9,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2上连接有冷却液支路21,冷却液支路21和进水管路8皆穿过第一冷却器6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管路5连接在尾气冷却箱内与进水管路8进行热交换,尾气冷却箱9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路3穿过第二冷却器7与进水管路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看出,进水管路8中的水先冷却进气管路3,以保证进入柴油机的空气的温度适宜,进水管路8中的水再冷却发动机冷却液,使发动机冷却液达到合适的温度,最后,进水管路中的水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冷却,从而充分利用了冷却液以及尾气的热能,并且保证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所述进气管路3上设有用以控制进气是否通过第二冷却器的控制阀门10,可以在发动机的进气管路上设置温度计,检测到进气管路上的空气温度过高时,旋拧控制阀门,使进气管路通过第二冷却器中接收进水管路中的水的冷却,当检测到进气管路上的空气温度适宜时,进气管路的空气可以不经过第二冷却器直接进入发动机。参考图2和图3所示,第一冷却器的结构与第二冷却器的结构相同,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冷却器,采用本技术中的冷却器,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热交换,并且能最大程度减少冷却液的使用量,所述第一冷却器6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液支路21穿入冷却器壳体内且穿入的部段呈螺旋状弯曲设置,冷却器壳体的内腔构成所述进水管路8的一个部段。所述第二冷却器7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进气管路3穿入冷却器壳体内,冷却器壳体的内腔构成所述进水管路8的另一个部段。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尾气冷却箱9包括呈筒状的冷却箱体91,所述进水管路8伸入冷却箱体内的部段呈上下迂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机组罩和连接在机组罩内的发动机(1),发动机(1)上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路(2),机组罩内连接有串接在冷却液管路且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外循环散热器,发动机(1)上连接有进气管路(3)和连接在进气管路上的滤清器,发动机(1)上连接有排气管路(5),其特征是:所述机组罩内还装有第一冷却器(6),所述机组罩上装有进水管路(8),所述机组罩顶部连接有尾气冷却箱(9),所述进水管路(8)依次穿过第一冷却器(6)和尾气冷却箱(9),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2)上连接有冷却液支路(21),冷却液支路(21)和进水管路(8)皆穿过第一冷却器(6)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管路(5)连接在尾气冷却箱内与进水管路(8)进行热交换,尾气冷却箱(9)上连接有排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机组罩和连接在机组罩内的发动机(1),发动机(1)上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路(2),机组罩内连接有串接在冷却液管路且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外循环散热器,发动机(1)上连接有进气管路(3)和连接在进气管路上的滤清器,发动机(1)上连接有排气管路(5),其特征是:所述机组罩内还装有第一冷却器(6),所述机组罩上装有进水管路(8),所述机组罩顶部连接有尾气冷却箱(9),所述进水管路(8)依次穿过第一冷却器(6)和尾气冷却箱(9),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2)上连接有冷却液支路(21),冷却液支路(21)和进水管路(8)皆穿过第一冷却器(6)以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管路(5)连接在尾气冷却箱内与进水管路(8)进行热交换,尾气冷却箱(9)上连接有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组罩内连接有第二冷却器(7),所述进水管路(8)首先穿过第二冷却器(7)后再穿过第一冷却器(6),所述进气管路(3)穿过第二冷却器(7)与进水管路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