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11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平面布局上,外圈柱与外墙偏心设置,并且外圈柱向外墙的外侧偏心;内部柱与分隔次要空间的内墙偏心设置,并且内部柱向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部分的结构梁位于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内墙中,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设置保温层包覆外墙外侧面,解决冷热桥问题,避免外墙结露和墙面开裂,采用装饰面板干挂形成内装饰系统,覆盖于内墙墙面以袋体面漆,从而解决面漆开裂而影响室内装修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技术介绍
传统住宅作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除建造方式产生的垃圾多、环境污染重、劳动力成本高、工程周期长外,还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室内凸梁凸柱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二是目前国内住宅外墙体面层大多采用真石漆、涂料或瓷砖,由于设计标准不高,外墙保温存在设计缺陷,尤其在外跳台、外飘窗台及外挑通廊等处无保温措施,在北方冬天环境下,导致墙体冰冷,产生结露现象,甚至外墙面层开裂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目前国内住宅室内墙体装修大多采用乳胶漆,墙体与梁柱接缝处普遍存在开裂现象。因此,本专利旨在技术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解决上述问题。装配式住宅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住宅,目前,国内装配式住宅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PC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结构抗震性、安装工时工效、工业化程度、得房率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速率减慢,刘易斯拐点到来,预计很长一段时间外出劳工减少将导致人工费用持续走高。因此,省工省时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目的之一是解决凸梁凸柱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房屋外墙结露及开裂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目的是解决内墙墙体面漆开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钢结构框架、楼板系统、外墙系统和内墙系统,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外墙,所述内墙系统包括内墙,所述楼板系统包括楼板,所述外墙、所述内墙和所述楼板以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支撑,各所述楼板之间构成楼层,各所述外墙构成室内空间,所述内墙将所述室内空间分隔成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外圈柱、内部柱和结构梁,在平面布局上,所述外圈柱与所述外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外圈柱向所述外墙的外侧偏心;所述内部柱与分隔所述次要空间的所述内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部柱向所述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从而避免在内部主要空间出现凸柱;部分的所述结构梁位于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所述内墙中,从而避免了内部主要空间出现凸梁,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结构梁包括结构主梁和结构次梁,所述结构主梁包括腹板和翼缘,在部分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结构主梁处,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腹板向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翼缘偏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次梁采用窄翼缘梁,所述内墙与所述结构次梁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结构次梁向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偏心。第二方面,所述外墙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外墙和所述外圈柱的外侧表面,实现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有效防止墙体导热不均匀,从而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外墙结露及面层开裂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墙由ALC条板装配而成,所述保温层由保温装饰一体板装配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第N层为界,N≥2,所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由下至上包括第1层至第N层的低楼层和第N+1层及第N+1层以上的高楼层,其中,所述外墙包括对应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墙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墙;所述外圈柱包括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圈柱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圈柱;所述保温层包括位于所述低楼层的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覆于所述高层外墙的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和包覆于所述高层外圈柱的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所述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锚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低层外墙的外侧和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低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所述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所述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高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并且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未与墙体直接连接,使得外墙及外圈柱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解决了外墙系统保温装饰一体板开裂、脱落的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侧布设有横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与所述低层外圈柱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岩棉保温材料,所述第一保温装饰一体板包覆在所述低层外圈柱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横向龙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和所述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布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固定连接有龙骨,所述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龙骨上,所述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两侧在所述外圈柱的直角处向内折弯并抵靠所述高层外墙的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阳台,所述钢结构框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阳台的阳台挑梁,所述阳台挑梁的外部通过第四保温装饰一体板包封,从而保证阳台的保温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阳台包括阳台外墙,所述阳台外墙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所述第五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锚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阳台外墙上,从而保证阳台外墙的保温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墙上设置有门窗洞口,所述门窗洞口处设置有龙骨和门窗副框,以确保门窗洞口的密闭性,保证门窗洞口处的保温性能。第三方面,所述内墙系统还包括内装饰系统,所述内装饰系统包括内墙龙骨、内墙干挂件和装饰面板,所述内墙龙骨通过所述内墙干挂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墙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装饰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墙龙骨上并覆盖所述内墙表面,形成干挂系统,可代替面漆,以解决内墙墙体面漆易开裂问题,并且可优化隔音效果及美观度。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外圈柱向外墙的外侧偏心,内部柱向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部分的结构梁位于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内墙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凸梁凸柱问题,从而可相应的扩大内部空间,保证内部空间整体一致性和美观性,并且便于内部装修或者结构布局,提高舒适性。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保温层包覆在外墙和外圈柱的外侧表面的技术方案,实现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有效防止墙体导热不均匀,从而消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冷热桥效应,解决外墙结露和墙面开裂的问题,并通过第二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墙的外侧,第三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干挂的方式连接于高层外圈柱的外侧,实现高楼层外墙和外圈柱表面的保温,并且干挂法安装保温装饰一体板,使得保温装饰一体板未与墙体直接连接,使得外墙及外圈柱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整体具有协调变形的能力。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内墙龙骨通过内墙干挂件固定安装在内墙的外部表面上,装饰面板固定安装在内墙龙骨上并覆盖内墙表面,形成干挂系统,代替面漆,解决了内墙墙体面漆开裂问题,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钢结构框架、楼板系统、外墙系统和内墙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外墙,所述内墙系统包括内墙,所述楼板系统包括楼板,所述外墙、所述内墙和所述楼板以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支撑,各所述楼板之间构成楼层,各所述外墙构成室内空间,所述内墙将所述室内空间分隔成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n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外圈柱、内部柱和结构梁,在平面布局上,所述外圈柱与所述外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外圈柱向所述外墙的外侧偏心;所述内部柱与分隔所述次要空间的所述内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部柱向所述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部分的所述结构梁位于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所述内墙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包括钢结构框架、楼板系统、外墙系统和内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外墙,所述内墙系统包括内墙,所述楼板系统包括楼板,所述外墙、所述内墙和所述楼板以所述钢结构框架为支撑,各所述楼板之间构成楼层,各所述外墙构成室内空间,所述内墙将所述室内空间分隔成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
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外圈柱、内部柱和结构梁,在平面布局上,所述外圈柱与所述外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外圈柱向所述外墙的外侧偏心;所述内部柱与分隔所述次要空间的所述内墙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部柱向所述次要空间的内部偏心;部分的所述结构梁位于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隐藏于所述内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包括结构主梁和结构次梁,所述结构主梁包括腹板和翼缘,在部分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结构主梁处,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腹板向位于所述主要空间一侧的所述翼缘偏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次梁采用窄翼缘梁,所述内墙与所述结构次梁偏心设置,并且所述内墙相对于所述结构次梁向所述主要空间的一侧偏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外墙和所述外圈柱的外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由ALC条板装配而成,所述保温层由保温装饰一体板装配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以第N层为界,N≥2,所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由下至上包括第1层至第N层的低楼层和第N+1层及第N+1层以上的高楼层,其中,
所述外墙包括对应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墙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墙;
所述外圈柱包括位于所述低楼层的低层外圈柱和位于所述高楼层的高层外圈柱;
所述保温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立先吕黄兵陈选权徐坤于力海许航徐聪孙伟廖彪孙洋洋汪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