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
技术介绍
震动棒使一种将建筑用混凝土里的气泡祛除保证混凝土凝固后不会出现较多或是较大孔洞的器械,目前市面上的震动棒多为使用一根管状振动棒对平面的凝土进行振捣,但如果在浇筑的时候,因为浇筑处孔洞较深导致一般的震动棒无法进行振捣,而管状振动棒因为是软体结构,导致在没有施工人员进行较近距离对震动棒引导的情况下振捣效率较低,以及因为长时间的手握振捣棒会使工人承受较大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该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解决了现有震动棒不方便对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包括器壳,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器壳的内腔中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泵、通气管、活塞板、活动杆和弹簧,所述气泵的右侧与器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右侧与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包括器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10),所述器壳(9)的内腔中安装有伸缩机构(10);/n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气泵(101)、通气管(102)、活塞板(103)、活动杆(104)和弹簧(105),所述气泵(101)的右侧与器壳(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01)的右侧与通气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02)的另一端穿过器壳(9)左侧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9)的内腔固定连通,所述活塞板(103)的外表面与器壳(9)的内腔壁贴合,所述活塞板(103)的右侧与弹簧(10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5)的右侧与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包括器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10),所述器壳(9)的内腔中安装有伸缩机构(10);
所述伸缩机构(10)包括:气泵(101)、通气管(102)、活塞板(103)、活动杆(104)和弹簧(105),所述气泵(101)的右侧与器壳(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01)的右侧与通气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02)的另一端穿过器壳(9)左侧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9)的内腔固定连通,所述活塞板(103)的外表面与器壳(9)的内腔壁贴合,所述活塞板(103)的右侧与弹簧(10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5)的右侧与器壳(9)内腔的右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103)的右侧与活动杆(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04)的另一端穿过器壳(9)右侧开设的孔洞并与器壳(9)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04)位于弹簧(105)的中空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主体浇筑用震动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刚,刘亮,彭学军,苏静,于海滟,郑宗燮,王春燕,董素杰,袁顾军,马作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