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2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网布,包括织布,织布包括弹力线、经织线、固定结和连接环;经织线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固定结间隔设置于经织线上,固定结在经织线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多个连接环的连线与经织线平行,连接环和经织线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弹力线沿经织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上织布设置于下织布的上方,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对应的连接环连接。弹力线能够灵活控制经织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弹性和延展性;上织布和下织布通过连接环连接,两层的织布结构大大提高了经编网布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网布
本技术涉及编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经编网布。
技术介绍
经编网布是带有纱线衬入装置的经编机生产的一类织物,纱线能够按照使用要求平行伸直地衬到需要的方向上,目前的经编网布通常是单层编织结构,导致网布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一种防尘经编网布,能够提高网布的强度。(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经编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布,所述织布包括弹力线、经织线、固定结和连接环;所述经织线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结间隔设置于所述经织线上,所述固定结在经织线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所述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环的连线与所述经织线平行,所述连接环和经织线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所述弹力线沿经织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设置于所述下织布的上方,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对应的连接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经织线采用蓄光包芯纱,所述蓄光包芯纱的芯纱为弹力纤维,包纱为蓄光纤维。进一步的,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的连接环扣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等间隔设置于经织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相邻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的中心线上。(三)有益效果<b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经织线上间隔设置固定结,在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置多个连接环,弹力线穿插于经织线的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使得弹力线能够在固定结的孔洞和连接环之间灵活移动,从而能够灵活控制经织线之间的距离,提高织布的弹性和延展性;且曲形分布的弹力线与经织线之间能够形成多个透气孔,使得织布的透气性得到保证。另外,上织布和下织布通过对应的连接环连接,两层的织布结构大大提高了经编网布的强度,提高了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经编网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经织线;2、弹力线;3、固定结;4、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经编网布,包括织布,所述织布包括弹力线、经织线、固定结和连接环;所述经织线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结间隔设置于所述经织线上,所述固定结在经织线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所述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环的连线与所述经织线平行,所述连接环和经织线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所述弹力线沿经织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设置于所述下织布的上方,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对应的连接环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经织线上间隔设置固定结,在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置多个连接环,弹力线穿插于经织线的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使得弹力线能够在固定结的孔洞和连接环之间灵活移动,从而能够灵活控制经织线之间的距离,提高织布的弹性和延展性;且曲形分布的弹力线与经织线之间能够形成多个透气孔,使得织布的透气性得到保证。另外,上织布和下织布通过对应的连接环连接,两层的织布结构大大提高了经编网布的强度,提高了耐用性。进一步的,所述经织线采用蓄光包芯纱,所述蓄光包芯纱的芯纱为弹力纤维,包纱为蓄光纤维。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经织线采用蓄光包芯纱,可以在白天蓄光夜晚自发光,增加了美观性,并且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的连接环扣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的连接环扣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且稳固性高。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等间隔设置于经织线上。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经织线上等间隔设置固定结,提高了织布的结构的规整性。进一步的,所述相邻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的中心线上。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相邻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固定结之间的距离相等,连接环设置于相邻的固定结的中心线上,使得织布的结构的规整性得到提高,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织布的强度。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经编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布,所述织布包括弹力线2、经织线1、固定结3和连接环4;所述经织线1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结3间隔设置于所述经织线1上,所述固定结3在经织线1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所述相邻的经织线1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4,所述多个连接环4的连线与所述经织线1平行,所述连接环4和经织线1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2,所述弹力线2沿经织线1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3的孔洞内和连接环4之间;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设置于所述下织布的上方,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4与下织布对应的连接环4连接。其中,所述经织线1采用蓄光包芯纱,所述蓄光包芯纱的芯纱为弹力纤维,包纱为蓄光纤维。其中,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4与下织布的连接环4扣接。其中,所述固定结3等间隔设置于经织线1上。其中,所述相邻连接环4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接环4设置于所述相邻的固定结3的中心线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经编网布,通过在经织线上间隔设置固定结,在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置多个连接环,弹力线穿插于经织线的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使得弹力线能够在固定结的孔洞和连接环之间灵活移动,从而能够灵活控制经织线之间的距离,提高织布的弹性和延展性;且曲形分布的弹力线与经织线之间能够形成多个透气孔,使得织布的透气性得到保证。另外,上织布和下织布通过对应的连接环连接,两层的织布结构大大提高了经编网布的强度,提高了耐用性;其中,经织线采用蓄光包芯纱,可以在白天蓄光夜晚自发光,增加了美观性,并且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并且,通过在经织线上等间隔设置固定结,同时相邻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固定结之间的距离相等,连接环设置于相邻的固定结的中心线上,使得织布的结构的规整性得到提高,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织布的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编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布,所述织布包括弹力线、经织线、固定结和连接环;/n所述经织线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结间隔设置于所述经织线上,所述固定结在经织线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n所述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环的连线与所述经织线平行,所述连接环和经织线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所述弹力线沿经织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n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设置于所述下织布的上方,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对应的连接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织布,所述织布包括弹力线、经织线、固定结和连接环;
所述经织线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结间隔设置于所述经织线上,所述固定结在经织线的排列方向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孔洞;
所述相邻的经织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环的连线与所述经织线平行,所述连接环和经织线之间穿插有曲形分布的弹力线,所述弹力线沿经织线的长度方向依次穿插于固定结的孔洞内和连接环之间;
所述织布分为上织布和下织布,所述上织布设置于所述下织布的上方,所述上织布和下织布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织布的连接环与下织布对应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碧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力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