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0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包括连接横梁和第一挂载单元。所述连接横梁的顶部与运动装置相连,底部与第一挂载单元相连。所述第一挂载单元包括连接纵梁和挂载钩,所述连接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设置在连接横梁的两端。所述挂载钩用于挂载导轨,并使导轨的U型空腔与铅垂面之间形成夹角,挂载钩包括第一挂载钩和第二挂载钩,所述第一挂载钩和第二挂载钩分别设置两纵梁相对的侧壁上,且第一挂载钩的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挂载钩的布置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能以倾斜姿态对导轨进行悬挂,从而提升了导轨的电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
本技术属于电镀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
技术介绍
电梯空心导轨是影响电梯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在加工空心导轨时,需要保证导轨表面光滑平整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因此通常会对导轨进行电镀处理,使其表明形成电镀保护层。在对空心导轨进行电镀时,需要借助电镀挂架对导轨进行悬挂,通过电镀挂架能驱使导轨进入或离开电镀液,并在电镀的过程中向导轨内部传输电流。由于空心导轨的长度较大,且导轨上设有U型空腔,为提升导轨的悬挂数量和电镀膜完整性,工作人员会将导轨以水平悬挂的方式吊装在电镀挂架上。但是水平悬挂的方式会导致U型空腔内部出现电镀缺陷:当U型空腔的开口向下时,空腔内空气会形成气泡并阻碍电镀液与空腔底面接触,此时U型空腔的底面将无法形成电镀膜;当U型空腔的开口向上时,空腔内部会存积大量的电镀液,此时会导致U型空腔的底面形成过厚的电镀层,从而降低导轨的表面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以实现提升空心导轨电镀效果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横梁(1),所述连接横梁(1)的顶部与运动装置相连,通过运动装置驱使连接横梁(1)进行升降和平移动作;/n第一挂载单元,所述第一挂载单元的顶部与连接横梁(1)的底部相连,包括连接纵梁和挂载钩;所述连接纵梁包括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所述第一纵梁(21)设置在连接横梁(1)的一端,第二纵梁(22)设置在连接横梁(1)的另一端;所述挂载钩用于挂载导轨(5),并使导轨(5)的U型空腔与铅垂面之间形成夹角,挂载钩包括第一挂载钩(3)和第二挂载钩(4),所述第一挂载钩(3)设置在第一纵梁(21)靠近第二纵梁(22)的侧壁上,第二挂载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横梁(1),所述连接横梁(1)的顶部与运动装置相连,通过运动装置驱使连接横梁(1)进行升降和平移动作;
第一挂载单元,所述第一挂载单元的顶部与连接横梁(1)的底部相连,包括连接纵梁和挂载钩;所述连接纵梁包括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所述第一纵梁(21)设置在连接横梁(1)的一端,第二纵梁(22)设置在连接横梁(1)的另一端;所述挂载钩用于挂载导轨(5),并使导轨(5)的U型空腔与铅垂面之间形成夹角,挂载钩包括第一挂载钩(3)和第二挂载钩(4),所述第一挂载钩(3)设置在第一纵梁(21)靠近第二纵梁(22)的侧壁上,第二挂载钩(4)设置在第二纵梁(22)靠近第一纵梁(21)的侧壁上,且第一挂载钩(3)的布置高度高于第二挂载钩(4)的布置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钩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连接纵梁相连,另一端设有挂载杆(32);所述支撑架所在的平面与连接横梁(1)的底面相垂直,且所述挂载杆(32)与支撑架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空心导轨用电镀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隆益友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