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850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水泵和污泥泵,所述过滤池通过管道与厌氧池连通,所述厌氧池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通过管道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与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的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伺服电机、导向杆、顶板、第一螺纹杆、滑板、挡块、连接杆、横板、竖杆、支架板、第二螺纹杆、从动齿轮、步进电机、主动齿轮、链条、连接块、电动推杆和清洁刷,当过滤网板上积累过多杂质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杂质清理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污水的除磷脱氮方式,大多采用AAO工艺,从本质上来讲,把它叫做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更为贴切。反应的系统依次设置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沉淀池。从沉淀池中回流的含磷污泥与原污水混合,在厌氧反应器内进行释磷作用,然后进入缺氧反应器,在此主要进行的是脱氮作用,其中硝态氮由好氧反应器内回流进入,经过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好氧反应器,在其中进行BOD的去除,硝化反应以及磷的好氧吸收,然后回流至缺氧反应器。沉淀池的作用是进行泥水分离,经沉淀分离出的泥回流至厌氧反应器。在对污水处理时,会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先过滤掉污水中较大的杂质,目前大多采用格栅拦截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大杂质滞留下来,但是不便于将滞留下来的杂质清理掉,当杂质积累过多后,会影响过滤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水泵(6)和污泥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通过管道与厌氧池(2)连通,所述厌氧池(2)通过管道与缺氧池(3)连通,所述缺氧池(3)通过管道与好氧池(4)连通,所述好氧池(4)通过管道与沉淀池(5)连通,所述水泵(6)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回流管(8),所述第一回流管(8)的一端与好氧池(4)和沉淀池(5)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水泵(6)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回流管(9),所述第二回流管(9)的一端与厌氧池(2)和缺氧池(3)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污泥泵(7)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回流管(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水泵(6)和污泥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通过管道与厌氧池(2)连通,所述厌氧池(2)通过管道与缺氧池(3)连通,所述缺氧池(3)通过管道与好氧池(4)连通,所述好氧池(4)通过管道与沉淀池(5)连通,所述水泵(6)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回流管(8),所述第一回流管(8)的一端与好氧池(4)和沉淀池(5)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水泵(6)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回流管(9),所述第二回流管(9)的一端与厌氧池(2)和缺氧池(3)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污泥泵(7)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回流管(10),所述第三回流管(10)的一端与沉淀池(5)的污泥排污口连通,所述污泥泵(7)的另一端固定有第四回流管(11),所述第四回流管(11)的一端与过滤池(1)和厌氧池(2)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池(1)的一侧壁固定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有伺服电机(13),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导向杆(14),所述支撑板(12)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5),所述导向杆(14)的顶部均与顶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螺纹杆(16),所述第一螺纹杆(16)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顶板(1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6)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杆(14)的外侧壁,所述导向杆(14)的外侧壁均套设固定有挡块(18),所述滑板(17)的底部与挡块(18)接触,所述滑板(17)的底部对称固定有四个连接杆(19),所述滑板(17)的下方设置有横板(20),所述连接杆(19)的底部均与横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0)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竖杆(21),所述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板(22),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谢添鲁朋徐爱莉熊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五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