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83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顶部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底部的外环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转动电机顶部输出轴的顶部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处理箱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该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底板底部的万向轮有利于装置的移动,过滤层的使用有利于木质素浆液初步过滤,使得大颗粒杂质分离,绞龙片、搅拌叶片和十字形搅拌棒的使用加强了过滤浆液的搅拌,使得内膜可以分散很细的乳液状态,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使用有利于浆液的填料和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木质素是三种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生物高分子,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天然有机资源,在木质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木质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分成木质素和污水,现阶段大多采用液膜分离法,液膜模拟生物膜的结构,通常由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流动载体组成,它利用选择透过性原理,以膜两侧的溶质化学浓度差为传质动力,使料液中待分离溶质在膜内相富集浓缩,分离待分离物质,液膜分离涉及三种液体:通常将含有被分离组分的料液作连续相,称为外相;接受被分离组分的液体,称为内相;成膜的液体处于两者之间,称为膜相。中国专利CN201720107444.4提出一种工业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混合装置和滤网,所述混合装置的右端安置有沉降装置,且其与沉降装置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沉降装置的右端安置有液膜分离器,其装置结构复杂,内膜的搅拌不够彻底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解决了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工作效率低和结构复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顶部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底部的外环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转动电机顶部输出轴的顶部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处理箱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绞龙筒,所述绞龙筒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漏斗体,所述漏斗体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处理箱内侧的中部,所述绞龙筒内侧设置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的底部依次贯穿绞龙筒和隔离板并延伸至隔离板的底部,所述绞龙筒的底部等间隔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隔离板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十字形搅拌棒,两个十字形搅拌棒的底部均贯穿隔离板并转动连接在处理箱内壁底部的两侧,两个十字形搅拌棒外侧的底部均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在转动电机顶部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贴合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过滤环体,所述过滤环体的外侧贴合在处理箱内侧的顶部,所述过滤环体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环体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膜,所述处理箱左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处理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箱壁的内部设置有保温隔音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绞龙轴的外侧交互固定连接有绞龙片和搅拌叶片,所述绞龙片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膜由内膜、膜相和外相组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底板底部的万向轮有利于装置的移动,过滤层的使用有利于木质素浆液初步过滤,使得大颗粒杂质分离。(2)绞龙片、搅拌叶片和十字形搅拌棒的使用加强了过滤浆液的搅拌,使得内膜可以分散很细的乳液状态,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使用有利于浆液的填料和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液膜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转动电机、3处理箱、4支撑腿、5隔离板、6绞龙筒、7漏斗体、8绞龙轴、9出料孔、10绞龙片、11搅拌叶片、12十字形搅拌棒、13箱盖、14过滤环体、15过滤层、16液膜、17进料管、18出料管、19内膜、20膜相、21外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底板1底部的万向轮有利于装置的移动,底板1顶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顶部设置有处理箱3,处理箱3箱壁的内部设置有保温隔音层,处理箱3底部的外环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延伸至处理箱3的内部,处理箱3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5,隔离板5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绞龙筒6,绞龙筒6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漏斗体7,漏斗体7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处理箱3内侧的中部,绞龙筒6内侧设置有绞龙轴8,绞龙轴8的底部依次贯穿绞龙筒6和隔离板5并延伸至隔离板5的底部,绞龙筒6的底部等间隔开设有出料孔9,绞龙轴8的外侧交互固定连接有绞龙片10和搅拌叶片11,绞龙片10的数量为六个,搅拌叶片11的数量为三个,隔离板5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十字形搅拌棒12,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的底部均贯穿隔离板5并转动连接在处理箱3内壁底部的两侧,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外侧的底部均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在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外侧,处理箱3的顶部贴合有箱盖13,箱盖1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过滤环体14,过滤环体14的外侧贴合在处理箱3内侧的顶部,过滤环体14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15,过滤层15的使用有利于木质素浆液初步过滤,使得大颗粒杂质分离,过滤环体14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膜16,处理箱3左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进料管17,处理箱3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8,进料管17和出料管18的使用有利于浆液的填料和排放,液膜16由内膜19、膜相20和外相21组成,绞龙片10、搅拌叶片11和十字形搅拌棒12的使用加强了过滤浆液的搅拌,使得内膜19可以分散很细的乳液状态。工作原理:根据浆液选择与其不互溶的液膜16,将原液从进料管17投入,浆液通过过滤层15过滤后与液膜16混合落入绞龙筒6中,Y2型转动电机2带动绞龙轴8转动,绞龙片10和搅拌叶片11搅拌传输后通过出料孔9排出绞龙筒6,再利用十字形搅拌棒12进行搅拌,直至搅拌成内膜19分散很细的乳液状态,混合液内含有的木质素以一定方式透过液膜16向内膜19迁移,并与内膜19反应,保留在内膜19中,然后乳液与外相21分离,破乳得到木质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2),所述转动电机(2)的顶部设置有处理箱(3),所述处理箱(3)底部的外环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延伸至处理箱(3)的内部,所述处理箱(3)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绞龙筒(6),所述绞龙筒(6)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漏斗体(7),所述漏斗体(7)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处理箱(3)内侧的中部,所述绞龙筒(6)内侧设置有绞龙轴(8),所述绞龙轴(8)的底部依次贯穿绞龙筒(6)和隔离板(5)并延伸至隔离板(5)的底部,所述绞龙筒(6)的底部等间隔开设有出料孔(9),所述隔离板(5)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十字形搅拌棒(12),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的底部均贯穿隔离板(5)并转动连接在处理箱(3)内壁底部的两侧,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外侧的底部均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在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处理箱(3)的顶部贴合有箱盖(13),所述箱盖(1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过滤环体(14),所述过滤环体(14)的外侧贴合在处理箱(3)内侧的顶部,所述过滤环体(14)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15),所述过滤环体(14)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膜(16),所述处理箱(3)左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进料管(17),所述处理箱(3)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液膜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2),所述转动电机(2)的顶部设置有处理箱(3),所述处理箱(3)底部的外环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延伸至处理箱(3)的内部,所述处理箱(3)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5),所述隔离板(5)顶部的中部设置有绞龙筒(6),所述绞龙筒(6)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漏斗体(7),所述漏斗体(7)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处理箱(3)内侧的中部,所述绞龙筒(6)内侧设置有绞龙轴(8),所述绞龙轴(8)的底部依次贯穿绞龙筒(6)和隔离板(5)并延伸至隔离板(5)的底部,所述绞龙筒(6)的底部等间隔开设有出料孔(9),所述隔离板(5)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十字形搅拌棒(12),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的底部均贯穿隔离板(5)并转动连接在处理箱(3)内壁底部的两侧,两个十字形搅拌棒(12)外侧的底部均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在转动电机(2)顶部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处理箱(3)的顶部贴合有箱盖(13),所述箱盖(13)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业志熊伟梁文保潘旭张传新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盛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