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482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合制碱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包括正渗透装置和联合制碱装置;所述联合制碱装置包括碳酸钠制备单元、氯化铵制备单元和氯化钠预处理单元;所述正渗透装置与所述碳酸钠制备单元和/或所述氯化钠预处理单元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可实现联碱生产工艺和正渗透工艺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制碱工艺废水的循环利用,并使废水中的氨氮和盐资源得以回收利用,从而解决碱厂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困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联合制碱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
技术介绍
纯碱作为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在各行各业都有非常普遍的应用,素有“化工之母”的美誉,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的纯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到2017年年底,我国共有纯碱生产企业36家,其中氨碱法生产企业12家,联碱法生产企业23家,氨碱法、联碱法并存的企业2家,天然碱企业1家。纯碱生产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其产能占总产能的65.5%,产业集中度较高。联合制碱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制碱工艺,它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原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其化学反应为: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联碱生产因母液系统封闭循环,从理论上而言应无废液排放。但是国内大部分联碱企业还是有不少废水外排,这主要是跑、冒、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渗透装置和联合制碱装置;/n所述联合制碱装置包括碳酸钠制备单元、氯化铵制备单元和氯化钠预处理单元;/n所述正渗透装置与所述碳酸钠制备单元和/或所述氯化钠预处理单元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渗透装置和联合制碱装置;
所述联合制碱装置包括碳酸钠制备单元、氯化铵制备单元和氯化钠预处理单元;
所述正渗透装置与所述碳酸钠制备单元和/或所述氯化钠预处理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制备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吸氨塔、碳化塔、滤碱装置和煅烧炉;
所述氯化铵制备单元包括第一吸氨塔、冷析结晶器、盐析结晶器、过滤器和干燥器,所述第一吸氨塔、冷析结晶器和盐析结晶器依次连接,所述过滤器分别连接于所述盐析结晶器和所述干燥器;
所述滤碱装置与所述第一吸氨塔相连;
所述盐析结晶器与所述第二吸氨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析结晶器和所述第二吸氨塔之间设置有冷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的预处理操作单元依次包括清洗装置、粉碎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盐析结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渗透与联合制碱工艺联产联用的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桢高云霄刘玲玲陈宏秋程登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沃特尔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