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82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包括:容纳器、渗透袋及吸取管,在容纳器内装入待淡化水;再从吸取管处将汲取物加入至渗透袋的汲取腔中。由于渗透袋由袋体与正渗透膜构成,因此,当汲取物加入至汲取腔内时,正渗透膜两侧则形成压差,即,汲取物在汲取腔内形成高渗透压,使得过滤水透过正渗透膜进入汲取腔内,从而使得待淡化水得到有效净化。又由于本方案的渗透袋卷曲装设在容纳器内,因此,在有限的容纳器内最大化增加渗透袋的长度,提高正渗透膜的有效膜面积,从而提高了渗透袋的渗透能力,保证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的饮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水淡化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生命的源泉,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然而,在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水资源短缺,如在水污染突发、野外探险、海上远航等情况下,纯净的可饮用水是人们必须的。特别是在海上作业中,水更是一种必须的保障物资。以正渗透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折叠式淡化装置,可以将不能饮用的水源在无需任何附加能源的情况下实现盐类、细菌、病毒、悬浮物、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将不可饮用水转换为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此外装置中的糖类汲取物在人们饮用水源时,可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使人们快速补充淡水的同时,恢复体力,增强营养。然而,传统的正渗渗透袋吸水量少,补充水量有限,经常短时间内无法提供足够饮用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增加渗透表面积,提高渗透袋渗透能力,保证足够饮水量。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包括:容纳器,所述容纳器内用于装入待淡化水;渗透袋,所述渗透袋卷曲地装设在所述容纳器内,所述渗透袋内设有汲取腔,所述渗透袋上设有与所述汲取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汲取腔用于装入汲取物,其中,所述渗透袋包括袋体与正渗透膜,所述正渗透膜的边缘与所述袋体的边缘密封连接,并围成所述汲取腔;及吸取管,所述吸取管连接在所述渗透袋上,且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容纳器的端口上,所述吸取管贯穿所述盖体,并与所述渗透袋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容纳器的端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周边设有防滑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渗透袋位于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套设在所述吸取管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还包括外置袋,所述外置袋内用于装入所述汲取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装设在所述容纳器内,所述渗透袋一侧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持件与装设在所述容纳器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用于插入所述渗透袋一侧,所述夹持件用于夹在所述支撑架上,并收紧所述插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部、及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两侧的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均能在所述支撑部上弹性折弯,所述第一折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折边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插口,所述夹持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折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折边的端部抵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部、及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折边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折边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部插入所述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部插入所述第二夹持槽时,所述第一折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折边的端部抵触配合。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容纳器内装入待淡化水;再从吸取管处将汲取物加入至渗透袋的汲取腔中。由于渗透袋由袋体与正渗透膜构成,因此,当汲取物加入至汲取腔内时,正渗透膜两侧则形成压差,即,汲取物在汲取腔内形成高渗透压,使得过滤水透过正渗透膜进入汲取腔内,从而使得待淡化水得到有效净化。又由于本方案的渗透袋卷曲装设在容纳器内,因此,在有限的容纳器内最大化增加渗透袋的长度,提高正渗透膜的有效膜面积,从而提高了渗透袋的渗透能力,保证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的饮水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折叠式淡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式淡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折叠式淡化装置结构俯视图;图4为固定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圈A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为折叠式淡化装置,110为容纳器,120为盖体,121为防滑条,130为吸取管,140为外置袋,150为渗透袋,151为袋体,152为正渗透膜,153为汲取腔,154为出液口,160为固定结构,161为支撑架,1611为支撑部,1612为第一折边,1613为第二折边,1614为插口,1615为第一夹持槽,1616为第二夹持槽,162为夹持件,1621为连接部,1622为第一夹持部,1623为第二夹持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至图5,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100,包括:容纳器110,所述容纳器110内用于装入待淡化水;渗透袋150,所述渗透袋150卷曲地装设在所述容纳器110内,所述渗透袋150内设有汲取腔153,所述渗透袋150上设有与所述汲取腔153连通的出液口154,所述汲取腔153用于装入汲取物,其中,所述渗透袋150包括袋体151与正渗透膜152,所述正渗透膜152的边缘与所述袋体151的边缘密封连接,并围成所述汲取腔153;及吸取管130,所述吸取管130连接在所述渗透袋150上,且所述吸取管130与所述出液口154连通。上述的折叠式淡化装置100,在容纳器110内装入待淡化水;再从吸取管130处将汲取物加入至渗透袋150的汲取腔153中。由于渗透袋150由袋体151与正渗透膜152构成,因此,当汲取物加入至汲取腔153内时,正渗透膜152两侧则形成压差,即,汲取物在汲取腔153内形成高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纳器,所述容纳器内用于装入待淡化水;/n渗透袋,所述渗透袋卷曲地装设在所述容纳器内,所述渗透袋内设有汲取腔,所述渗透袋上设有与所述汲取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汲取腔用于装入汲取物,其中,所述渗透袋包括袋体与正渗透膜,所述正渗透膜的边缘与所述袋体的边缘密封连接,并围成所述汲取腔;及/n吸取管,所述吸取管连接在所述渗透袋上,且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器,所述容纳器内用于装入待淡化水;
渗透袋,所述渗透袋卷曲地装设在所述容纳器内,所述渗透袋内设有汲取腔,所述渗透袋上设有与所述汲取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汲取腔用于装入汲取物,其中,所述渗透袋包括袋体与正渗透膜,所述正渗透膜的边缘与所述袋体的边缘密封连接,并围成所述汲取腔;及
吸取管,所述吸取管连接在所述渗透袋上,且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容纳器的端口上,所述吸取管贯穿所述盖体,并与所述渗透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容纳器的端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周边设有防滑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渗透袋位于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套设在所述吸取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郁栋傅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氟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