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8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可拆卸地连成一体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安装在所述下筒体内部的滤芯、及用于清洗所述滤芯的喷淋管;所述上筒体上端形成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口;所述下筒体侧壁形成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形成有树脂排出口,所述下筒体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滤芯上端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安装的翻边,以使所述翻边卡设在所述上筒体及下筒体之间,所述滤芯被构造为竖直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使水从所述进水口排至所述下筒体内腔并经所述滤芯过滤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通过所述滤芯捕捉树脂并通过所述树脂排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滤芯替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
本技术涉及树脂捕捉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
技术介绍
树脂捕捉器在离子交换器的后续水处理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拦截树脂的作用,滤芯易损坏,需经常更换,由于现有的树脂捕捉器的上筒体与滤芯是一体式,更换滤芯需将滤芯和上筒体一同拆卸,并将滤芯切割掉并重新焊接后方可重新使用,若未切割好的话,需将滤芯和上筒体一同更换,成本高,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滤芯替换方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可拆卸地连成一体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安装在所述下筒体内部的滤芯、及用于清洗所述滤芯的喷淋管;所述上筒体上端形成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口;所述下筒体侧壁形成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形成有树脂排出口,所述下筒体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滤芯上端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安装的翻边,以使所述翻边卡设在所述上筒体及下筒体之间,所述滤芯被构造为竖直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使水从所述进水口排至所述下筒体内腔并经所述滤芯过滤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通过所述滤芯捕捉树脂并通过所述树脂排出口排出。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下筒体上设置有视镜。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喷淋管固定在所述下筒体内壁,且位于所述下筒体与滤芯之间的环形腔内。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下筒体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喷淋管连通的喷水管,所述下筒体下端形成有喷淋水排出口。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喷淋水排出口靠近所述下筒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避免树脂流出的滤袋。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筒体及下筒体通过螺栓连接。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滤芯的翻边与所述上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垫片,所述滤芯的翻边与所述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法兰垫片。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法兰垫片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翻边下端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卡接的凹槽。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翻边上开设有方便取放的手扣槽。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喷淋管用于清洗滤芯;上筒体和下筒体可拆卸地连成一体,下筒体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滤芯上端外周形成有与环形安装槽配合安装的翻边,以卡设在上筒体及下筒体之间,方便替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其中:1-上筒体(101-出水口)、2-下筒体(201-进水口、202-树脂排出口、203-环形安装槽、204-喷水管、205-喷淋水排出口(2051-滤袋))、3-滤芯(301-翻边(3011-凹槽、3012-手扣槽))、4-喷淋管、5-螺栓、6-第一法兰垫片、7-第二法兰垫片(701-凸起)、8-视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包括可拆卸连接成一体的上筒体1和下筒体2、安装在下筒体2内部的滤芯3、及用于清洗滤芯3的喷淋管4;上筒体1上端形成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口101;下筒体2侧壁形成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口201,下筒体2的下端形成有树脂排出口202,下筒体2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203;滤芯3上端外周形成有与环形安装槽203配合安装的翻边301,以卡设在上筒体1及下筒体2之间,滤芯3被构造为竖直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使水从进水口201排至下筒体2内腔并经滤芯3过滤后由出水口101排出,通过滤芯3捕捉树脂并通过树脂排出口202排出。优选地,下筒体2上设置有视镜8,便于观察内部树脂捕捉情况,当下筒体2与滤芯3之间的间隙充满收集的树脂时,打开树脂排出管,排出树脂。优选地,喷淋管4固定在下筒体2内壁,且位于下筒体2与滤芯3之间的环形腔内,在清洗滤芯3时,进水口201停止想下筒体2内供水,通过喷淋管4对该滤芯3进行清洗,将挂在滤芯3上的树脂冲洗下来,避免堵塞。优选地,下筒体2侧壁形成有与喷淋管4连通的喷水管204,下筒体2下端形成有喷淋水排出口205,且喷水管204的位置高于喷淋水排出口205,水通过喷水管204进入喷淋管4,使喷淋管4进行喷水,清洗滤芯3的水可通过喷淋水排出口205排出。优选地,喷淋水排出口205靠近下筒体2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避免树脂流出的滤袋2051,避免下筒体2内的树脂随用于清洗滤芯3的水一起从喷水口排出。优选地,上筒体1及下筒体2通过螺栓5连接,方便装卸,方便滤芯3的更换。优选地,滤芯3的翻边301与上筒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垫片6,滤芯3的翻边30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法兰垫片7,加强密封。优选地,第二法兰垫片7上形成有定位凸起701,翻边301下端形成有与凸起701配合卡接的凹槽3011,对滤芯3定位,方便安装。优选地,翻边301上开设有方便取放的手扣槽3012,方便取放。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上筒体和下筒体可拆卸地连成一体,下筒体2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203,滤芯3上端外周形成有与环形安装槽203配合安装的翻边301,以卡设在上筒体1及下筒体2之间,方便替换;在捕捉树脂时,关闭喷水管204及喷淋水排出口205,连通进水口201及打开出水口101,使水从进水口201排至下筒体2内腔并经滤芯3过滤后经过出水口101排出,通过滤芯3捕捉树脂并通过树脂排出口202排出;喷淋管4用于清洗滤芯3,喷淋管4设置在下筒体2与滤芯3之间,在清洗滤芯3时,关闭进水口201及出水口101,连通喷水管204及打开喷淋水排出口205,进水口201停止想下筒体2内供水,通过喷淋管4对该滤芯3进行清洗,将挂在滤芯3上的树脂冲洗下来,避免堵塞,清洗滤芯3的水可通过喷淋水排出口205排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拆卸地连成一体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安装在所述下筒体内部的滤芯、及用于清洗所述滤芯的喷淋管;所述上筒体上端形成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口;所述下筒体侧壁形成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形成有树脂排出口,所述下筒体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滤芯上端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安装的翻边,以使所述翻边卡设在所述上筒体及下筒体之间,所述滤芯被构造为竖直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使水从所述进水口排至所述下筒体内腔并经所述滤芯过滤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通过所述滤芯捕捉树脂并通过所述树脂排出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拆卸地连成一体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安装在所述下筒体内部的滤芯、及用于清洗所述滤芯的喷淋管;所述上筒体上端形成有内外贯通的出水口;所述下筒体侧壁形成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形成有树脂排出口,所述下筒体上端内侧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滤芯上端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安装槽配合安装的翻边,以使所述翻边卡设在所述上筒体及下筒体之间,所述滤芯被构造为竖直延伸的且上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使水从所述进水口排至所述下筒体内腔并经所述滤芯过滤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通过所述滤芯捕捉树脂并通过所述树脂排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上设置有视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替换滤芯的树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固定在所述下筒体内壁,且位于所述下筒体与滤芯之间的环形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义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百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