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76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绕线筒损坏的时候不易进行更换的难题,公开了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上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口,所述第一绕线筒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表面镶嵌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绕线筒下侧安装有第二螺纹口,所述第二绕线筒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表面镶嵌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内部均安装有伸缩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的分体式配合,结合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实现对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的分离,使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控制绕线筒的直径,便于对绕线筒进行更换,符合社会需求,值得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
本技术涉及亚麻湿纺细纱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
技术介绍
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在对纱线进行缠绕的时候,需要用到绕线筒,而传统的绕线筒一般为整体式结构,一般为塑料材料制成,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使绕线筒破坏,而绕线筒上缠绕有纱线,进行更换绕线筒也不易进行更换,为绕线筒的更换带来了难题,在更换的时候需要将绕线筒上的线拆下后再缠绕到新的绕线筒上,操作比较麻烦,效率较低,不易在不拆纱线的情况下对绕线筒进行更换,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4)上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口(1),所述第一绕线筒(4)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插板(2),所述第一插板(2)表面镶嵌有第一气囊(3),所述第二绕线筒(5)下侧安装有第二螺纹口(8),所述第二绕线筒(5)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插板(7),所述第二插板(7)表面镶嵌有第二气囊(6),所述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内部均安装有伸缩气囊(9),所述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表面均匀开设有与伸缩气囊(9)相通的通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4)上侧安装有第一螺纹口(1),所述第一绕线筒(4)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一插板(2),所述第一插板(2)表面镶嵌有第一气囊(3),所述第二绕线筒(5)下侧安装有第二螺纹口(8),所述第二绕线筒(5)表面均匀安装有第二插板(7),所述第二插板(7)表面镶嵌有第二气囊(6),所述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内部均安装有伸缩气囊(9),所述第一绕线筒(4)和第二绕线筒(5)表面均匀开设有与伸缩气囊(9)相通的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湿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密和康林如忠夏良祖施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