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套筒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生产中,套筒的加工方式是使用车床对套筒进行倒角,后再使用钻床对套筒可以接长的一端进行钻孔,再将钢珠压入已钻出的孔中,之后即能使用握把与套筒一端连接,实现套筒的延长并使用,但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和搬运物料做下一步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机器,通过传感器传递套筒位置进行对套筒运输、定位和加工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套筒加工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台、第一倒角机、运输机、逐件上料机、第二倒角机、夹正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夹正机构一侧的钻孔机与机械手;所述上料台设置用于放置套筒的滑槽,所述上料台靠近所述第一倒角机一端竖直安装挡料杆,所述挡料杆下方设置用于支撑套的送料杆,所述送料杆远离所述第一倒角机一端铰接在所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台(1)、第一倒角机(2)、运输机(3)、逐件上料机(4)、第二倒角机(5)、夹正机构(6)和设置在所述夹正机构(6)一侧的钻孔机(7)与机械手(8);/n所述上料台(1)设置用于放置套筒的滑槽,所述上料台(1)靠近所述第一倒角机(2)一端竖直安装挡料杆(11),所述挡料杆(11)下方设置用于支撑套的送料杆(12),所述送料杆(12)远离所述第一倒角机(2)一端铰接在所述上料台(1)顶部,所述送料杆(12)底部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送料杆(12)的伸缩装置,所述上料台(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机(2)进料口底面高度相同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台(1)、第一倒角机(2)、运输机(3)、逐件上料机(4)、第二倒角机(5)、夹正机构(6)和设置在所述夹正机构(6)一侧的钻孔机(7)与机械手(8);
所述上料台(1)设置用于放置套筒的滑槽,所述上料台(1)靠近所述第一倒角机(2)一端竖直安装挡料杆(11),所述挡料杆(11)下方设置用于支撑套的送料杆(12),所述送料杆(12)远离所述第一倒角机(2)一端铰接在所述上料台(1)顶部,所述送料杆(12)底部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送料杆(12)的伸缩装置,所述上料台(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机(2)进料口底面高度相同的承料弯板(13),所述承料弯板(13)底部中心铰接在所述上料台(1)的边缘表面,所述承料弯板(13)底部靠近所述运输机(3)一端开有缺口且所述缺口上设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承料弯板(13)的气动伸缩杆(14),
所述第一倒角机(2)上进料口相对位置设置有伸缩气缸(21),且所述伸缩气缸(21)中的伸缩杆完全伸出时经过所述承料弯板(13)上表面上方并到达所述第一倒角机(2)的进料口,
所述运输机(3)靠近所述第一倒角机(2)一端顶部设置有弧形的过渡滑板(32),所述过渡滑板(32)下方设置有链轮链条机构,所述运输机(3)一端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链轮链条的电机,所述链条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筒的运料弯板(31),
所述逐件上料机(4)顶部设置上料台轨道(42),所述上料台轨道(42)上安装有移动上料台(43),所述上料台轨道(42)靠近所述运输机(3)一端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41),所述移动上料台(43)顶部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套筒的弯板,所述弯板底部铰接且靠近所述第二倒角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新力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