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523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有竖立设置在甲板上的桅杆主体,在桅杆主体顶部设置有异形第一平台、异形第二平台和异形第三平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上均设置有一个雷达基座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对称设置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两侧,立柱上布置有航行信号灯,第一平台还设置有灯架,灯架上布置有电气设备,在第一平台与甲板之间安装有钢索,钢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供更多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满足智能船舶增加的额外的电气设备的布置要求。同时该雷达桅相较于传统雷达桅有着更好的抗振性能,避免雷达信号互相干扰。给船员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的维护平台,改善了船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和船舶建设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
技术介绍
船舶智能化作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已开始逐步进入实船应用阶段,智能船舶相对于普通船舶而言,其拥有更多的用于探测、传输的电气设备,如何将这些电气设备放置在合理的位置,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雷达桅作为这样的一种装置,放置在船舶生活楼罗经甲板上,除了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减少自身的振动,以保证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其目的在于能够安装更多的电气设备,并且可以避免设备之间的信号相互直接干扰,提高设备抗振动性和设备稳固性的目的,其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有竖立设置在甲板上的桅杆主体,在所述桅杆主体顶部设置有异形第一平台,在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平行设置有异形第二平台和异形第三平台;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上均设置有一个雷达基座和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两侧,两个所述立柱的连线与所述雷达基座相垂直,所述立柱上布置有航行信号灯,所述第一平台还设置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布置有电气设备,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甲板之间安装有钢索,所述钢索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甲板上。桅杆主体对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各设置有一个雷达基座,可以避免雷达之间的信号干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上各设置有两个立柱,立柱对称设置在平台两侧,立柱上布置有各种航行信号灯,使得航行信号灯环绕在桅杆四周,以满足船舶罗经甲板上灯光信号的要求。钢索可以进一步加强设备的抗震性能,和设备的稳固性。航行信号灯、雷达、电气设备设置在不同平台的不同位置,在保证设备完全、船舶性能完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信号互相干扰。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电气设备是莫氏信号灯或卫通C天线。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桅杆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外侧包围有保护圈。保护圈环绕在爬梯外,将爬梯包裹,以保障操作人员在攀爬爬梯时候的安全,保护圈是钢制保护圈。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三平台相平行。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都是互相平行设置在桅杆主体上,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避免雷达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桅杆主体底端,靠近所述甲板的位置设置有人孔盖。人孔盖方便操作人员进入到桅杆主体内部。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周围设置有安全护栏。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钢索是四条,等间距布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甲板之间。四条钢索等间距分布的结构,更进一步保证了雷达桅杆的稳固性。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第三平台远离所述爬梯一端设置有桅顶灯。上述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优选地,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风向风速仪。用来测量风向及风速。本专利技术能提供更多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能满足智能船舶增加的额外的电气设备的布置要求;同时该雷达桅相较于传统雷达桅有着更好的抗振性能,能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提供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高涨的今天,该雷达桅也给船员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的维护平台,改善了船员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桅杆主体、2-第一平台、3-第二平台、4-第三平台、5-立柱、6-雷达基座、7-灯架、8-爬梯、9-保护圈、10-钢索、11-风向风速仪、12-人孔盖、13-桅顶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有竖立设置在甲板上的桅杆主体1,在桅杆主体顶端设置有第一平台2,第一平台下方设置有第二平台3和第三平台4,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相互平行。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上均设置有两个立柱5和一个雷达基座6,两个立柱对称设置在平台两侧,立柱上设置有航行信号灯,雷达基座上设置有雷达。桅杆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爬梯8,在爬梯外侧包裹有钢制保护圈9。在第一平台上靠近爬梯一侧设置有灯架7,灯架上布置有莫氏信号灯和卫通C天线等,第二平台上设置有风向风速仪11,第三平台远离爬梯的一端设置有桅顶灯13。在桅杆主体底部,靠近甲板的位置设置有人孔盖12。在第一平台与甲板之间设置有四条钢索10,钢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甲板上。本雷达桅实船安装时,船体对位位置应设有与雷达桅主支柱相同规格的钢管由罗经甲板延伸到驾驶甲板,并与驾驶甲板的钢围壁相连接,能起到更好的加强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有竖立设置在甲板上的桅杆主体(1),在所述桅杆主体顶部设置有异形第一平台(2),在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平行设置有异形第二平台(3)和异形第三平台(4);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上均设置有一个雷达基座(6)和两个立柱(5),两个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两侧,两个所述立柱的连线与所述雷达基座相垂直,所述立柱上布置有航行信号灯,所述第一平台还设置有灯架(7),所述灯架上布置有电气设备,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甲板之间安装有钢索(10),所述钢索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甲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有竖立设置在甲板上的桅杆主体(1),在所述桅杆主体顶部设置有异形第一平台(2),在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平行设置有异形第二平台(3)和异形第三平台(4);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上均设置有一个雷达基座(6)和两个立柱(5),两个所述立柱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第三平台两侧,两个所述立柱的连线与所述雷达基座相垂直,所述立柱上布置有航行信号灯,所述第一平台还设置有灯架(7),所述灯架上布置有电气设备,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甲板之间安装有钢索(10),所述钢索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甲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是莫氏信号灯或卫通C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船舶的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爬梯(8),所述爬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贾迪刘亚男熊炳旭滕莉崔莉李安戈张丽波马学娜任宏艳张金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