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46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包括上盘圈、下盘圈和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所述上盘圈和下盘圈的相对一侧内壁对夹连接在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的两端外壁上,所述上盘圈靠近静脉识别握把连接处的两侧一体连接有同一个横向支架,且横向支架的底端外壁中部一体连接有垂直连接架,所述垂直连接架的底端固定在下盘圈的内壁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静脉识别身份、生命体征监测和车内疲劳驾驶提醒集成为一体,静脉识别通过将握把常持拿部分呈透明状,通过螺旋滑动的红外线CCD静脉监测探头对握持的手掌上的静脉图检测,形成手掌不同区域拼接出的立体静脉图,对比精度高,识别的错误率低,可对驾驶者身份确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
技术介绍
汽车、轮船、飞机等的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其功能是将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边缘上的力转变为转矩后传递给转向轴。最初的汽车是用舵来控制驾驶的。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剧烈振动传递给驾驶者,增加其控制方向的难度。当发动机被改为安装在车头部位之后,由于重量的增加,驾驶员根本没有办法再用车舵来驾驶汽车了。方向盘这种新设计便应运而生,它在驾驶员与车轮之间引入的齿轮系统操作灵活,很好地隔绝了来自道路的剧烈振动。不仅如此,好的方向盘系统还能为驾驶者带来一种与道路亲密无间的感受。驾驶员在长期进行驾驶时,人体的各个指标状态均会改变,就是我们常说的疲劳驾驶,现在汽车都是通过疲劳驾驶提醒,作用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包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包括上盘圈(1)、下盘圈(6)和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圈(1)和下盘圈(6)的相对一侧内壁对夹连接在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8)的两端外壁上,所述上盘圈(1)靠近静脉识别握把(8)连接处的两侧一体连接有同一个横向支架(2),且横向支架(2)的底端外壁中部一体连接有垂直连接架(7),所述垂直连接架(7)的底端固定在下盘圈(6)的内壁中部,所述静脉识别握把(8)包括内盘圈(14)、传动柔性丝杆(10)、微型电机、红外线CCD静脉监测探头(11)和温感罩(13),所述内盘圈(14)插接在上盘圈(1)和下盘圈(6)的端部内壁上,且温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静脉识别的汽车方向盘生物体征感知仪,包括上盘圈(1)、下盘圈(6)和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圈(1)和下盘圈(6)的相对一侧内壁对夹连接在两侧的静脉识别握把(8)的两端外壁上,所述上盘圈(1)靠近静脉识别握把(8)连接处的两侧一体连接有同一个横向支架(2),且横向支架(2)的底端外壁中部一体连接有垂直连接架(7),所述垂直连接架(7)的底端固定在下盘圈(6)的内壁中部,所述静脉识别握把(8)包括内盘圈(14)、传动柔性丝杆(10)、微型电机、红外线CCD静脉监测探头(11)和温感罩(13),所述内盘圈(14)插接在上盘圈(1)和下盘圈(6)的端部内壁上,且温感罩(13)卡接在内盘圈(14)的外壁上,所述内盘圈(14)的外壁设有螺旋滑轨(12),且红外线CCD静脉监测探头(11)滑动连接在螺旋滑轨(12)的内壁上,所述传动柔性丝杆(10)通过螺纹连接在内盘圈(14)的内壁中部,且传动柔性丝杆(1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套圈(15),所述红外线CCD静脉监测探头(11)的底端固定在螺套圈(15)的外壁上,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传动柔性丝杆(10)的端部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静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轶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掌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