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定位基站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定位基站。
技术介绍
在轨道车辆(例如,地铁、高铁、地下或者地面有轨电车等)的控制系统中,车载设备的处理能力、完成的功能、以及智能化程度有限,列车通常由地面设备来控制运行,而车载设备只负责超速防护,是一种被动的列车运行安全防护方式。当前、后车追踪过程中,前方车辆的位置通过地面设备采集和处理,以行车许可终点的方式发送给后行车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行车间隔。因此,当地面采集信息出现错误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故障发生时,会引发危险。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列车控制技术中,车载设备只与管辖该车的地面设备监理通信,并不能够实时获得前方列车的具体位置、工作状态等信息,信息来源单一且较为被动。并且,地面设备承担功能过多,设备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增大,一些列车控制系统伴随着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同时,与其他各个系统模块信息交互接口越来越复杂,较多通信环节易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用于轨道车辆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部署于第一轨道车辆的第一定位标识,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发送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n第一定位基站,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并搜索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前相邻的第二轨道车辆对应的第二定位基站;以及/n第二定位基站,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并传输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至部署于所述第二轨道车辆的第二定位标识,以实现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二轨道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n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识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的带宽为所述超宽带通信的定位带宽之外的额外带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部署于第一轨道车辆的第一定位标识,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发送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
第一定位基站,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并搜索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前相邻的第二轨道车辆对应的第二定位基站;以及
第二定位基站,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并传输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至部署于所述第二轨道车辆的第二定位标识,以实现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二轨道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识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的带宽为所述超宽带通信的定位带宽之外的额外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基站进一步用于搜索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后相邻的第三轨道车辆对应的第三定位基站;
所述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定位基站,用于经由超宽带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并传输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至部署于所述第三轨道车辆的第三定位标识,以实现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三轨道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的定位数据,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的定位数据由所述第一定位标识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之间通过所述超宽带通信的定位带宽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相关的状态数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的速度和/或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标识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二定位标识和所述第二定位基站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三定位标识和所述第三定位基站之间的通信基于超宽带UWB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标识为超宽带定位标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基站为超宽带定位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轨道车辆分别包括用于驱动控制的车头部分和车尾部分以及位于车头部分和车尾部分之间的车身部分;
所述第一定位标识部署于所述第一轨道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车尾部分、所述第二定位标识部署于所述第二轨道车辆的车头部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学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交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