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07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木工圆锯的劈刀板前端上方的左右护罩本体,分别设置在左右护罩本体的前端下部的两护罩支臂,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护罩支臂下端外侧的左右护板,在劈刀板后端的上方两侧各安装一个左右导向块,每一个左右导向块上各设置一个T型耳槽,在左右护板尾部的上端各安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其内圈安装有滚轮,滚轮的另一端穿过左右护板上的圆孔与左右导向块上的T型耳槽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单连杆和耳槽式滑动销座”的结构,与现有锯片护罩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左右护板是采用了“前摆后滑”的方式来实现锯片保护罩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动顺滑、刚性高和装卸便捷的锯片护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木工圆锯上,常用的锯片护罩机构及原理为:采用两片平行四边形的侧护板1-3,护罩支臂1-1的一端连接着护罩本体1-2,另一端连接到侧护板1-3上,两端都通过柱销链接,彼此间可自由转动。护罩本体1-2被安装在劈刀板1-4上,其前端是通过一个弹簧卡片1-8夹持在劈刀板1-4的前部(弹簧卡片1-8通过锁紧螺栓1-6和螺母1-7安装在护罩本体1-2的内部);护罩本体1-2的后端通过螺栓一1-5与劈刀板1-4连接。在一定大小的向上外力作用下,护罩本体1-2可脱开弹簧卡片1-8的弹力作用,做围绕螺栓一1-5的圆周摆动。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护罩本体1-2是被弹簧卡片1-8卡在劈刀板1-4上的,且呈水平位置。这时,侧护板1-3也是处于最低垂落位置,其长的下沿搁在圆锯机的主工作台面上,与其保持接触。这种锯片护罩的机构通常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刚性不足:这种双侧采用了四连杆结构的锯片护罩,护罩本体1-2与侧护板1-3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护罩支臂1-1依靠轴销结构进行连接的,属于点接触式的连接。为了让侧护板1-3能摆动自如、顺滑,只能在连接的轴销处保留一定的间隙。但这种间隙加上点接触式的连接,往往造成侧护板1-3在垂直平面的内的连接刚性不足,往往造成侧护板1-3在移动时左右摇晃,摆幅较大。特别是在45度锯切时,因锯片护罩随劈刀板1-4一起与工作台成45°的夹角。这时侧护板1-3会因刚性不足,往下挂落,与锯片之间出现干涉,造成侧护板1-3被锯片打碎,飞溅伤人的情况。2.运动不顺滑:当锯切高度变小时,一般需要下调锯片的高度,此时劈刀板1-4和护罩本体1-2均随之下降。因护罩本体1-2的下降将产生一个下降的作用力通过护罩支臂1-1传递到侧护板1-3上,且该力将被分解为向下作用的分力F1和向后作用的分力F2。在这两个分力的共同作用下,使侧护板1-3的下沿相对工作台做向后的硬性滑动。当锯片与护罩一同倾斜到45°,因四连杆结构的刚性不好,护罩本体1-2、护罩支臂1-1和侧护板1-3之间因自重力的作用相互叠压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使侧护板1-3向上和向后的摆动不畅。此时若锯片继续下降,护罩本体沿45°方向往下移动,易出现侧护板1-3与工作台面之间的卡死现象。3.装卸不便:锯片护罩在安装时,一般由操作者手掌压住护罩本体1-2与劈刀板1-4后端连接处的上沿(螺栓一1-5的上方),四指穿过劈刀板1-4的手握区域,这是主要依靠手掌用力往下压,让劈刀板下部的两个插抓插入弹簧锁紧片1-9与劈刀板基座1-11之间,完成定位与加紧;当需要拆卸锯片护罩时,是靠四个手指一起用力向上提,将劈刀板1-4下部从弹簧锁紧片1-9与劈刀板基座1-11之间拔出来。由于护罩本体的顶端结构不平整,接触面较小,因此在锯片护罩安装下压时手掌的用力处特别扛手;同样在拆卸情况下,因劈刀板厚度较薄(2-3mm),四指在手握区域用力时也十分的割手,整个过程即极不舒适。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锯片防护装置存在运动阻力大、结构刚性低、装卸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运动顺滑、刚性高和装卸便捷的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其中,包括设置在木工圆锯的劈刀板前端上方的左右护罩本体,分别设置在左右护罩本体的前端下部的两护罩支臂,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护罩支臂下端外侧的左右护板,左右护板可随两护罩支臂进行摆动;让锯好的木料通过。在劈刀板后端的上方两侧各安装一个左右导向块,它们将劈刀板夹在中间,使用螺栓固定。每一个左右导向块上各设置一个T型耳槽,用于滚轮的滑动,T型耳槽的圆弧半径与护罩支臂的摆动半径相等,在左右护板尾部的上端各安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其外圈通过压盖和收紧螺栓被分别固定在左右护板上,其内圈安装有滚轮,滚轮的另一端穿过左右护板上的圆孔与左右导向块上的T型耳槽啮合;左右护板可以绕滚轮自由转动;滚轮可在T型耳槽内沿耳槽的弧线进行滑动。由于滚轮上套着深沟球轴承,且有压盖定位、压紧到左右护板上,所以滚轮与左右护板之间为连接刚性较好,加上滚轮与T型耳槽之间采用了小间隙配合,所以左右护板在绕滚轮转动或随滚轮沿耳槽移动的时可以始终保持较好的运动刚性,不会产生运动不畅和左右晃动的现象,左右护板的后端又采用了轴承连接和小间隙配合的方法,来提高其与滚轮和左右导向块上T型耳槽之间的连接刚性,确保了左右护板的运动刚性和稳定型。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进一步优化方案,护罩支臂与左右护板、左右护罩本体之间的连接采用轴销结构连接;由于轴销结构的转动阻尼较小,可保证护罩本体和护罩支臂摆动轻便,在左右护板的后连接部分,通过增加轴承和使用具有自润滑特性材料的滚轮及耳槽零件的方法,来减小左右护板绕滚轮转动和滚轮沿T型耳槽滑动时的阻尼,上述两部分的改进结果必然是左右护板在工作中摩擦力减小,整个运转过程更加顺滑。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进一步优化方案,护罩支臂的下端通过定位螺栓连接到左右护板的前下端,左右护板可随护罩支臂进行摆动,左右护板的外形为“水滴”型,可保证锯片在最低和最高切削高度内被护板全遮护。为了提高左右护板在垂直平面内的连接刚性,在螺栓的螺栓帽与左右护板之间设置一个护罩垫片。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进一步优化方案,在左右导向块的后尾部还设置有一个握把,握把符合人机工程原理的握把,具有适应操作者手掌抓握物体的弧度曲面,一方面增加了手握面积,减小了安装时的手掌承受压强;另一方面增加了手握的体量和长度,便于操作者在拆卸时握紧和向上的用力,改善了过去“割手”的状况,让安装和拆卸锯片护罩更加舒适。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具体使用步骤如下:步骤一:先将左右导向块放到劈刀板后上部的对应位置,劈刀板要夹在左右导向块中间的卡口上,然后使用螺栓将它们固定在一起;步骤二:用几个螺栓提前将左右护罩本体预联接成整体,再将左右护罩本体安装到劈刀板的前端,用螺栓固定,左右护罩本体的后端有部分结构与左右导向块重叠,前者装在后者里面,安装时将它们连同劈刀板一起用螺栓固定,完成护罩本件的组装,到此劈刀板处于完全固定状态;步骤三:滚轮头部过盈配合压入深沟球轴承的孔内,滚轮的尾部穿过左右护板,然后用压盖和收紧螺栓将其整体组装在一起,完成左右护板组件的组装;步骤四:护罩支臂的一端安装到左右护罩本体的前端,另一端使用螺栓和护罩垫片连接到左右护板上;步骤五:将左右护板组件中滚轮,从左右导向块下端的T型槽口开口处装入左右导向块的T型耳槽内,然后安装上定位螺栓,以防止滚轮滑出槽外,同时限制左右护板的最低摆动位置,以上完成整个组件的装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了一种“单连杆和耳槽式滑动销座”的结构,与现有锯片护罩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木工圆锯的劈刀板(2-4)前端上方的左右护罩本体(2-2),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护罩本体(2-2)的前端下部的两护罩支臂(2-5),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所述护罩支臂(2-5)下端外侧的左右护板(2-1),所述左右护板(2-1)可随两所述护罩支臂(2-5)进行摆动;/n在所述劈刀板(2-4)后端的上方两侧各安装一个左右导向块(2-3),每一个所述左右导向块(2-3)上各设置一个T型耳槽,所述T型耳槽的圆弧半径与所述护罩支臂(2-5)的摆动半径相等,在所述左右护板(2-1)尾部的上端各安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2-11),其外圈通过压盖(2-8)和收紧螺栓(2-10)被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右护板(2-1)上,其内圈安装有滚轮(2-9),所述滚轮(2-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左右护板(2-1)上的圆孔与所述左右导向块(2-3)上的T型耳槽啮合;所述左右护板(2-1)可以绕滚轮(2-9)自由转动;所述滚轮(2-9)可在T型耳槽内沿耳槽的弧线进行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木工圆锯上的锯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木工圆锯的劈刀板(2-4)前端上方的左右护罩本体(2-2),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护罩本体(2-2)的前端下部的两护罩支臂(2-5),分别活动连接于两所述护罩支臂(2-5)下端外侧的左右护板(2-1),所述左右护板(2-1)可随两所述护罩支臂(2-5)进行摆动;
在所述劈刀板(2-4)后端的上方两侧各安装一个左右导向块(2-3),每一个所述左右导向块(2-3)上各设置一个T型耳槽,所述T型耳槽的圆弧半径与所述护罩支臂(2-5)的摆动半径相等,在所述左右护板(2-1)尾部的上端各安装有一个深沟球轴承(2-11),其外圈通过压盖(2-8)和收紧螺栓(2-10)被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右护板(2-1)上,其内圈安装有滚轮(2-9),所述滚轮(2-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左右护板(2-1)上的圆孔与所述左右导向块(2-3)上的T型耳槽啮合;所述左右护板(2-1)可以绕滚轮(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珍杨重林惠学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格木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