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03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挡块、冷却箱体、风机箱、出风管、第一固定块、第一通孔、活动板、滤网、进气口、第一垫板、顶板、接头、第一固定板、螺母、螺杆、风机、线圈、第二垫板、底板、第一空腔、固定杆、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板、第二空腔、十字凹槽、第三通孔、挡板和第四通孔,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和活动板降低来自负载电抗器工作时的振动,有利于降低振动对负载电抗器的影响,通过风机将冷却箱体内的热空气吹出,进气口不断进入洁净的冷空气,从而形成冷却箱体内的空气循环,有利于提高负载电抗器的散热效率,通过十字凹槽与十字凸块的卡合,加上螺杆和螺母的固定,有利于提高负载电抗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负载电抗器。
技术介绍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电抗器主要起限流和滤波的作用,现如今的电抗器根据类型,生产方式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电抗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能,电抗器的散热多采用风冷散热,电抗器多采用风扇直吹,容易造成电抗器各部分散热不均匀而且散热效果不好,不利于电抗器的正常使用,同时电抗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对于没有安装减振机构的电抗器,振动极易造成零件松动,严重的会造成绝缘片松动,从而发生漏电的危险,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负载电抗器在安装的时候通常单独采用螺栓连接,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极易造成零件松动和移位,极大地降低了电抗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电抗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挡块、冷却箱体、风机箱、出风管、第一固定块、第一通孔、活动板、滤网、进气口、第一垫板、顶板、接头、第一固定板、螺母、螺杆、风机、线圈、第二垫板、底板、第一空腔、固定杆、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板、第二空腔、十字凹槽、第三通孔、十字凸块、电源箱、挡板和第四通孔,所述底座内部底面与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与固定杆底端焊接,所述固定杆中下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第二固定块顶部焊接,所述弹簧顶端与活动板底部贴合,所述活动板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中上部从第二通孔中穿出,且固定杆顶端与挡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底部与活动板顶部贴合,所述活动板顶部中心与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二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板顶部与线圈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线圈顶部与底部一侧分别与接头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线圈顶部与第一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板顶部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顶部开设有十字凹槽,所述十字凹槽与十字凸块卡接,所述十字凸块顶部与第一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部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顶端通过螺母与第一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螺杆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二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与底板一侧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外围罩有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内部中空部位为第二空腔,所述冷却箱体底部与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体顶部一侧与电源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体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冷却箱体内相连通,所述进气口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冷却箱体位于滤网相对一侧与风机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箱与冷却箱体内相连通,所述风机箱另一侧与出风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管与风机箱相连通,所述风机箱内部侧壁靠近出风管位置与风机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与底座一侧焊接,且第一固定块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顶部与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中空部分为第一空腔。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体一侧位于接头位置开设有六个第四通孔,所述接头与导线相连,且导线穿过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导线连接处涂有密封胶。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固定杆、弹簧、第二固定块和第二通孔有十个,且呈对称分布,所述螺母和螺杆均有四个,且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一通孔均有八个,且呈对称分布,所述接头有六个,且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十字凹槽、第三通孔和十字凸块均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体和活动板的连接处涂有密封胶。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箱与风机通过导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第二通孔连接处涂有润滑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该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和活动板降低来自负载电抗器工作时的振动,有利于降低振动对负载电抗器的影响,有利于避免振动造成的零件移位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安全性。2.该专利技术通过风机将冷却箱体内的热空气从出风管吹出,进气口不断进入洁净的冷空气,从而形成冷却箱体内的空气循环,有利于提高负载电抗器的散热效率,有利于散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3.该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十字凹槽与顶板顶部的十字凸块的卡接,加上螺杆和螺母的固定,实现了负载电抗器固定,有利于提高负载电抗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挡块;3、冷却箱体;4、风机箱;5、出风管;6、第一固定块;7、第一通孔;8、活动板;9、滤网;10、进气口;11、第一垫板;12、顶板;13、接头;14、第一固定板;15、螺母;16、螺杆;17、风机;18、线圈;19、第二垫板;20、底板;21、第一空腔;22、固定杆;23、弹簧;24、第二固定块;25、第二通孔;26、第二固定板;27、第二空腔;28、十字凹槽;29、第三通孔;30、十字凸块;31、电源箱;32、挡板;33、第四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1、挡块2、冷却箱体3、风机箱4、出风管5、第一固定块6、第一通孔7、活动板8、滤网9、进气口10、第一垫板11、顶板12、接头13、第一固定板14、螺母15、螺杆16、风机17、线圈18、第二垫板19、底板20、第一空腔21、固定杆22、弹簧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空腔27、十字凹槽28、第三通孔29、十字凸块30、电源箱31、挡板32和第四通孔33,底座1底部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一侧与底座1一侧焊接,且第一固定块6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7,底座1顶部与挡板32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1)、挡块(2)、冷却箱体(3)、风机箱(4)、出风管(5)、第一固定块(6)、第一通孔(7)、活动板(8)、滤网(9)、进气口(10)、第一垫板(11)、顶板(12)、接头(13)、第一固定板(14)、螺母(15)、螺杆(16)、风机(17)、线圈(18)、第二垫板(19)、底板(20)、第一空腔(21)、固定杆(22)、弹簧(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空腔(27)、十字凹槽(28)、第三通孔(29)、十字凸块(30)、电源箱(31)、挡板(32)和第四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与第二固定块(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4)顶部与固定杆(22)底端焊接,所述固定杆(22)中下部套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底端与第二固定块(24)顶部焊接,所述弹簧(23)顶端与活动板(8)底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5),所述固定杆(22)中上部从第二通孔(25)中穿出,且固定杆(22)顶端与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块(2)底部与活动板(8)顶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顶部中心与底板(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顶部与第二垫板(1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板(19)顶部与线圈(1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底部一侧分别与接头(1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第一垫板(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板(11)顶部与顶板(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顶部开设有十字凹槽(28),所述十字凹槽(28)与十字凸块(30)卡接,所述十字凸块(30)顶部与第一固定板(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29),所述第三通孔(29)内部贯穿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顶端通过螺母(15)与第一固定板(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板(26),所述螺杆(16)底端通过螺母(15)与第二固定板(2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一侧与底板(20)一侧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1)、挡块(2)、冷却箱体(3)、风机箱(4)、出风管(5)、第一固定块(6)、第一通孔(7)、活动板(8)、滤网(9)、进气口(10)、第一垫板(11)、顶板(12)、接头(13)、第一固定板(14)、螺母(15)、螺杆(16)、风机(17)、线圈(18)、第二垫板(19)、底板(20)、第一空腔(21)、固定杆(22)、弹簧(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空腔(27)、十字凹槽(28)、第三通孔(29)、十字凸块(30)、电源箱(31)、挡板(32)和第四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与第二固定块(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4)顶部与固定杆(22)底端焊接,所述固定杆(22)中下部套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底端与第二固定块(24)顶部焊接,所述弹簧(23)顶端与活动板(8)底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5),所述固定杆(22)中上部从第二通孔(25)中穿出,且固定杆(22)顶端与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块(2)底部与活动板(8)顶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顶部中心与底板(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顶部与第二垫板(1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板(19)顶部与线圈(1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底部一侧分别与接头(1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第一垫板(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板(11)顶部与顶板(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顶部开设有十字凹槽(28),所述十字凹槽(28)与十字凸块(30)卡接,所述十字凸块(30)顶部与第一固定板(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29),所述第三通孔(29)内部贯穿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顶端通过螺母(15)与第一固定板(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板(26),所述螺杆(16)底端通过螺母(15)与第二固定板(2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一侧与底板(20)一侧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8)外围罩有冷却箱体(3),所述冷却箱体(3)内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