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负载电抗器。
技术介绍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电抗器主要起限流和滤波的作用,现如今的电抗器根据类型,生产方式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电抗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能,电抗器的散热多采用风冷散热,电抗器多采用风扇直吹,容易造成电抗器各部分散热不均匀而且散热效果不好,不利于电抗器的正常使用,同时电抗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对于没有安装减振机构的电抗器,振动极易造成零件松动,严重的会造成绝缘片松动,从而发生漏电的危险,危及人们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1)、挡块(2)、冷却箱体(3)、风机箱(4)、出风管(5)、第一固定块(6)、第一通孔(7)、活动板(8)、滤网(9)、进气口(10)、第一垫板(11)、顶板(12)、接头(13)、第一固定板(14)、螺母(15)、螺杆(16)、风机(17)、线圈(18)、第二垫板(19)、底板(20)、第一空腔(21)、固定杆(22)、弹簧(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空腔(27)、十字凹槽(28)、第三通孔(29)、十字凸块(30)、电源箱(31)、挡板(32)和第四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电抗器,包括底座(1)、挡块(2)、冷却箱体(3)、风机箱(4)、出风管(5)、第一固定块(6)、第一通孔(7)、活动板(8)、滤网(9)、进气口(10)、第一垫板(11)、顶板(12)、接头(13)、第一固定板(14)、螺母(15)、螺杆(16)、风机(17)、线圈(18)、第二垫板(19)、底板(20)、第一空腔(21)、固定杆(22)、弹簧(23)、第二固定块(24)、第二通孔(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空腔(27)、十字凹槽(28)、第三通孔(29)、十字凸块(30)、电源箱(31)、挡板(32)和第四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面与第二固定块(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4)顶部与固定杆(22)底端焊接,所述固定杆(22)中下部套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底端与第二固定块(24)顶部焊接,所述弹簧(23)顶端与活动板(8)底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5),所述固定杆(22)中上部从第二通孔(25)中穿出,且固定杆(22)顶端与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块(2)底部与活动板(8)顶部贴合,所述活动板(8)顶部中心与底板(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顶部与第二垫板(1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板(19)顶部与线圈(1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底部一侧分别与接头(1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8)顶部与第一垫板(1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板(11)顶部与顶板(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顶部开设有十字凹槽(28),所述十字凹槽(28)与十字凸块(30)卡接,所述十字凸块(30)顶部与第一固定板(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29),所述第三通孔(29)内部贯穿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顶端通过螺母(15)与第一固定板(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板(26),所述螺杆(16)底端通过螺母(15)与第二固定板(2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一侧与底板(20)一侧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8)外围罩有冷却箱体(3),所述冷却箱体(3)内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