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棒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0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堆,包括:壳体,固定设置,壳体具有容置通道;传动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通道内,传动结构可沿容置通道移动,传动结构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结构的第一端与控制棒连接;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驱动传动结构移动;弹性件,设置于容置通道和传动结构之间,弹性件对传动结构加朝向控制棒的弹性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反应堆处于摇摆、倾斜状态时将控制棒压紧在堆芯上,避免控制棒晃动或脱离堆芯,控制棒能够按照要求升降,从而保证了反应堆的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棒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堆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堆。
技术介绍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保证反应堆的生产运行和安全控制的重要设备。在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仅适用于平稳的陆基反应堆,而在摇摆、倾斜的环境下(例如应用于海洋中的船用反应堆),现有的控制棒驱动机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反应堆。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固定设置,壳体具有容置通道;传动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通道内,传动结构可沿容置通道移动,传动结构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结构的第一端与控制棒连接;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驱动传动结构移动;弹性件,设置于容置通道和传动结构之间,弹性件对传动结构加朝向控制棒的弹性力。进一步地,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之间可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进一步地,当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之间连接和/或断开时,弹性件对传动结构始终施加弹性力。进一步地,弹性力大于传动结构和控制棒的重力之和。进一步地,控制棒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断装置,连接在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之间,通过连断装置实现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的连接或断开。进一步地,控制棒驱动机构还包括:柔性连接件,连接在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之间。进一步地,控制棒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传动结构在其移动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地,控制棒驱动机构还包括:感应部,设置在传动结构的至少部分上,感应部与位置检测装置配合。进一步地,控制棒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容置通道的内壁上;第二限位部,设置在传动结构上;其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别与弹性件的两端相配合。进一步地,弹性力为压力,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部和驱动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弹性力为拉力,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和驱动结构之间,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沿容置通道的内壁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环形;和/或,第二限位部沿传动结构的外壁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环形。进一步地,传动结构呈杆状,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传动结构上。进一步地,两个以上导向部,其中一部分设置在传动结构的第一端上,其余部分设置在连断装置上和/或传动结构的第二端上,在驱动结构与传动结构之间连接且传动结构移动时,至少一个导向部位于容置通道内并与容置通道的内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传动结构的第一端设置有接头,通过接头连接控制棒,接头能够在容置通道内移动,接头的至少部分周向外壁形成两个以上导向部中的一个。进一步地,接头与传动结构可拆卸地设置。进一步地,连断装置能够在容置通道内移动,连断装置的至少部分周向外壁形成两个以上导向部中的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包括:控制棒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其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为上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传动结构与容置通道之间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对传动结构始终施加一个朝向控制棒方向有弹性力。当反应堆处于摇摆、倾斜状态时,在上述弹性力的作用下,控制棒能够被压紧在堆芯上,避免控制棒晃动或脱离堆芯,控制棒能够按照要求升降,从而保证了反应堆的生产运行。除了上面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附图标记说明:100、控制棒驱动机构;10、壳体;11、容置通道;12、第一限位部;20、传动结构;21、第二限位部;22、接头;30、驱动结构;40、弹性件;50、位置检测装置;60、连断装置;70、柔性连接件;200、控制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棒驱动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控制棒驱动机构100包括壳体10、传动结构20、驱动结构30以及弹性件40。其中,壳体10固定设置,壳体10具有容置通道11。传动结构20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通道11内。传动结构20可沿容置通道11移动。传动结构20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结构20的第一端与控制棒200连接。驱动结构30与传动结构20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驱动传动结构20沿着壳体10的容置通道11移动。在驱动结构30的驱动下,传动结构20与设置在其第一端的控制棒200沿容置通道11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控制棒200在堆芯内的升降。弹性件40设置在容置通道11和传动结构20之间。弹性件40对传动结构20施加朝向控制棒200的弹性力。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棒驱动机构100应用于海洋中的船用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100设置于反应堆堆芯结构上部,壳体10与反应堆部件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100用于驱动控制棒200在堆芯内的升降与保持,从而控制反应堆堆芯内的反应性。应用本实施例的控制棒驱动机构100,在容置通道11与传动结构20之间设置弹性件40,该弹性件40对传动结构20始终施加一个朝向控制棒200方向的弹性力。当反应堆处于摇摆、倾斜状态时,在上述弹性力的作用下,控制棒200能够被压紧在堆芯上,避免控制棒200晃动或脱离堆芯,控制棒200能够按照要求升降,从而保证了反应堆的生产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棒驱动机构100应用于海洋中的船用反应堆,当然,控制棒驱动机构100的应用场景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棒驱动机构100可以应用于其他会出现摇摆、倾斜的环境工况。如图1所示,在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固定设置,所述壳体(10)具有容置通道(11);/n传动结构(2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通道(11)内,所述传动结构(20)可沿所述容置通道(11)移动,所述传动结构(20)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结构(20)的第一端与控制棒(200)连接;/n驱动结构(30),与所述传动结构(20)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结构(20)移动;/n弹性件(40),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11)和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所述弹性件(40)对所述传动结构(20)施加朝向所述控制棒(200)的弹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固定设置,所述壳体(10)具有容置通道(11);
传动结构(2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通道(11)内,所述传动结构(20)可沿所述容置通道(11)移动,所述传动结构(20)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结构(20)的第一端与控制棒(200)连接;
驱动结构(30),与所述传动结构(20)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结构(20)移动;
弹性件(40),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11)和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所述弹性件(40)对所述传动结构(20)施加朝向所述控制棒(200)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结构(30)与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可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驱动结构(30)与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连接和/或断开时,所述弹性件(40)对所述传动结构(20)始终施加所述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力大于所述传动结构(20)和所述控制棒(200)的重力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断装置(60),连接在所述驱动结构(30)和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通过所述连断装置(60)实现所述驱动结构(30)与所述传动结构(20)的连接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连接件(70),连接在所述驱动结构(30)和所述传动结构(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所述传动结构(20)在其移动方向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应部,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20)的至少部分上,所述感应部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50)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部(12),设置在所述容置通道(11)的内壁上;
第二限位部(21),设置在所述传动结构(20)上;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1)分别与所述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朝晖郭志家张金山刘兴民柯国土衣大勇范月容周寅鹏孙征姚成志石辰蕾张占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