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63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需换刀、单次加工即可高效完成具有组合角度的钢板零件的加工的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包括齿数相同的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单角铣刀Ⅰ的小端和单角铣刀Ⅲ的小端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Ⅱ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端面平行依次排列,相邻两单角铣刀未切掉部分互相嵌入相邻刀具的沟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具有组合角度的零件一次加工成型,不需要换刀,提升了该类零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装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加工的工艺问题一直是考验工艺人员的技术难题,要求工艺人员不断寻求新的工艺方法,设计新的工装设备以高效率完成零件的加工并保证加工质量;对具有组合角度的钢板零件进行加工时,目前所采用的工艺多为采用单角铣刀分别对不同的角度尺寸进行加工,需要多道工序,多次换刀,加工效率低且质量不稳定;或者采用加工中心的球铣刀分层铣削,质量虽能得到保证,但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换刀、单次加工即可高效完成具有组合角度的钢板零件的加工的新型组合成形铣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固定嵌合的单角铣刀,每个单角铣刀的端面上均设置十字沟槽,相邻单角铣刀通过其中一个单角铣刀端面上的十字沟槽与另一个单角铣刀上相对端面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合连接。进一步的,单角铣刀为三个,分别为齿数相同的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单角铣刀Ⅰ的小端和单角铣刀Ⅲ的小端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Ⅱ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Ⅱ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Ⅰ上的十字沟槽中,单角铣刀Ⅱ另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Ⅲ上的十字沟槽中,实现周向定位。十字沟槽的设置,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对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的拆装速度快,连接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上的内壁均开有键槽,当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Ⅲ均与单角铣刀Ⅱ嵌合定位时,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的键槽对齐,保证新型成形铣刀在通过键安装到铣刀键槽上时,键能同时对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传递扭矩。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62º、单角铣刀Ⅱ的铣刀角度为75º、单角铣刀Ⅲ的铣刀角度为47º。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的齿数均为16齿,孔口倒角均为C1。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35º、单角铣刀Ⅱ的铣刀角度为15º、单角铣刀Ⅲ的铣刀角度为75º。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80º、单角铣刀Ⅱ的铣刀角度为0º、单角铣刀Ⅲ的铣刀角度为32º。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的十字沟槽的交叉中心在单角铣刀Ⅰ的轴线上;单角铣刀Ⅱ的十字沟槽Ⅰ和十字沟槽Ⅱ的交叉中心均在单角铣刀Ⅱ的轴线上;单角铣刀Ⅲ的十字沟槽的交叉中心在单角铣刀Ⅲ的轴线上。十字沟槽在单角铣刀的端面上均匀布置,使得相邻两个单角铣刀的连接稳定性好,单角铣刀的重心平衡,保证加工工序的正常进行,降低对工件的加工误差。进一步的,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均采用W9Mo3Cr4V合金材料,硬度为63-66HRC。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对具有组合角度的零件一次加工成型,不需换刀,提升了该类零件的加工效率。2、一次加工成型,产品质量更稳定,精度更高。3、在批量加工中,可对本装置中的单角铣刀分别刃磨,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组合成形铣刀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单角铣刀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角铣刀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单角铣刀Ⅲ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组合成形铣刀铣削状态图;图6为实施例2的组合成形铣刀铣削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3的组合成形铣刀铣削状态图。图中:1为单角铣刀Ⅰ、11为十字沟槽Ⅲ、2为单角铣刀Ⅱ、21为十字沟槽Ⅰ、22为十字沟槽Ⅱ、3为单角铣刀Ⅲ、31为十字沟槽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固定嵌合的单角铣刀,每个单角铣刀的端面上均设置十字沟槽,相邻单角铣刀通过其中一个单角铣刀端面上的十字沟槽与另一个单角铣刀上相对端面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合连接。单角铣刀为三个,分别为齿数相同的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Ⅲ3,单角铣刀Ⅰ1的小端设置有十字沟槽Ⅲ11,单角铣刀Ⅲ3的小端设置有十字沟槽Ⅳ31,单角铣刀Ⅱ2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十字沟槽Ⅰ21和十字沟槽Ⅱ22,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Ⅱ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Ⅰ上的十字沟槽中,单角铣刀Ⅱ另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Ⅲ上的十字沟槽中,实现周向定位。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Ⅲ3上的内壁均开有键槽,当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Ⅲ3均与单角铣刀Ⅱ2嵌合定位时,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Ⅲ3的键槽对齐。单角铣刀Ⅰ1的铣刀角度为62º、单角铣刀Ⅱ2的铣刀角度为75º、单角铣刀Ⅲ3的铣刀角度为47º。铣刀角度指刀刃与垂直于铣刀轴线的面所形成的锐角。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Ⅲ3的齿数均为16齿,孔口倒角均为C1。单角铣刀Ⅰ1的十字沟槽Ⅲ11的交叉中心在单角铣刀Ⅰ1的轴线上;单角铣刀Ⅱ2的十字沟槽Ⅰ21和十字沟槽Ⅱ22的交叉中心均在单角铣刀Ⅱ2的轴线上;单角铣刀Ⅲ3的十字沟槽Ⅳ31的交叉中心在单角铣刀Ⅲ的轴线上。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Ⅱ2、单角铣刀Ⅲ3均采用W9Mo3Cr4V合金材料,硬度为63-66HRC。当需要进行加工时,十字沟槽Ⅲ11与十字沟槽Ⅰ21所在端面未切掉的部分相嵌合,十字沟槽Ⅳ31与十字沟槽Ⅱ22所在端面未切掉的部分相嵌合,组成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将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安装在铣刀杆上,通过键连接实现新型组合成形铣刀与铣刀杆的周向定位和扭矩传递,通过两个螺母实现新型组合成形铣刀与铣刀杆的轴向定位,两个螺母设置于铣刀杆的螺纹段上,端面分别与单角铣刀Ⅰ1、单角铣刀Ⅲ3的大端面紧密贴合。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35º、单角铣刀Ⅱ的铣刀角度为15º、单角铣刀Ⅲ的铣刀角度为75º。实施例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单角铣刀为两个,分别为单角铣刀I、单角铣刀Ⅲ,单角铣刀I端部的十字沟槽与单角铣刀Ⅲ端部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合连接,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80º、单角铣刀Ⅲ的铣刀角度为32º。利用该组合成形铣刀加工的零件,其各尺寸及表面粗糙度均满足产品要求,加工后,刀具磨损较小,说明无论刀具是设计还是选材都较为合理。在批量加工中,刀具还可分别刃磨,有效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利用该组合成形铣刀加工零件,较原先用单把铣刀加工效率提高2~3倍,该工艺思路可以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固定嵌合的单角铣刀,每个单角铣刀的端面上均设置十字沟槽,相邻单角铣刀通过其中一个单角铣刀端面上的十字沟槽与另一个单角铣刀上相对端面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轴向固定嵌合的单角铣刀,每个单角铣刀的端面上均设置十字沟槽,相邻单角铣刀通过其中一个单角铣刀端面上的十字沟槽与另一个单角铣刀上相对端面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单角铣刀设置为三个,分别为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单角铣刀Ⅰ的小端端面和单角铣刀Ⅲ的小端端面上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Ⅱ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十字沟槽,单角铣刀Ⅱ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Ⅰ上的十字沟槽中,单角铣刀Ⅱ另一端端面上的凸起结构固定嵌入单角铣刀Ⅲ上的十字沟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上的内壁均开有键槽,当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Ⅲ均与单角铣刀Ⅱ嵌合定位时,单角铣刀Ⅰ、单角铣刀Ⅱ、单角铣刀Ⅲ的键槽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成形铣刀,其特征在于:单角铣刀Ⅰ的铣刀角度为62º、单角铣刀Ⅱ的铣刀角度为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紫民郑国强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