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51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所述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包括内、中、外三层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内层、机箱中层、机箱外层为依次套设的、同一面开口的箱体,三者均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相互之间也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或铺设绝缘板连接,所述机箱外层通过枢轴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设有尺寸依次递减的三层门板,分别与内、中、外三层的开口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机箱抗干扰能力不足生产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监测设备通常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工作。常用的检测设备机箱通常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采用镀锌板,外层采用不锈钢。监测设备置于内层内,并将机箱固定于高压铁塔上靠近输电线路的位置,采集整条输电线路的相关情况。但二层防护的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并且此类设备通常采用焊接的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工序较为复杂,加工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机箱的抗干扰能力不足生产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包括内、中、外三层机箱,机箱内层、机箱中层、机箱外层为依次套设的、同一面开口的箱体,三者均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相互之间也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或铺设绝缘板连接,所述机箱外层通过枢轴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设有尺寸依次递减的三层门板,分别与内、中、外三层的开口衔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层相向的二片侧壁的两侧边缘,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形成外侧凹卡口;所述机箱外层另外的二片侧壁的两侧边缘,向靠近所述外侧凹卡口的方向垂直弯折,形成外侧凸卡口;所述外侧凸卡口插入所述外侧凹卡口内。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中层、所述机箱内层均以与所述机箱外层相同的结构拼合侧壁。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层中任意相向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内侧向箱底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形成外顶凹卡口。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中层在靠近所述外顶凹卡口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外侧向箱底方向反向弯折,形成中顶凸卡口;所述中顶凸卡口插入所述外顶凹卡口内。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中层在另外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内侧向箱底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形成中顶凹卡口。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层在靠近所述中顶凹卡口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外侧向箱底方向反向弯折,形成内顶凸卡口;所述内顶凸卡口插入所述中顶凹卡口内。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顶凹卡口、所述中顶凸卡口的宽度一致,且小于或等距所述机箱中层的侧卡口之间的距离;所述中顶凹卡口、所述内顶凸卡口的宽度一致,且小于或等距所述机箱内层的侧卡口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层另外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内侧向箱底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二次,形成外承接槽;所述机箱内层另外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内侧向箱底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二次,形成内承接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门包括箱门外层、箱门中层、箱门内层,按与所述机箱外层、机箱中层、机箱内层的开口的位置相同的结构布置,所述箱门外层、所述箱门内层的两侧边缘向箱底的方向垂直弯折,形成与所述外承接槽、所述内承接槽相适配的凸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采用三层屏蔽机箱,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箱体及箱门均采用板材弯折、拼合而成,生产工艺大大简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在箱门关闭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移除箱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的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图3,分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在设有箱门、移除箱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所述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1包括箱体2和箱门3,二者又分别包括外层箱体21、中层箱体22、内层箱体23,以及外层箱门31、中层箱门32、内层箱门33。所述外层箱体21由一片“十”字形的不锈钢板弯折、拼合而成,“十”字的四端向同一侧弯折90°,并在侧缘设有供拼合的卡口。设于所述外层箱体21宽边的二片侧壁的两侧的边缘,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其中一、二次弯折180°,第三次弯折90°,形成外侧凹卡口211。设于长边的二片侧壁的两侧的边缘,则反向弯折180°后,再弯折90°,形成外侧凸卡口212。“十”字的四端向同一侧弯折时,所述外侧凸卡口212正好插入所述外侧凹卡口211内,将所述外侧凹卡口211最后一次弯折的一小片结构推开,使其弹力作用于所述外侧凸卡口212,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将二者卡住、固定。设于所述外层箱体21宽边的二片侧壁的顶部的边缘,连续反向弯折二次,形成用于承接所述箱门3的外承接槽213。设于长边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则设有与所述外侧凹卡口211结构一致的外顶凹卡口214,用于连接所述中层箱体22。所述中层箱体22的结构与所述外层箱体21的结构近似,由坡莫合金板弯折、拼合而成。二者的侧壁的两侧的边缘的结构一致,侧壁的顶部的边缘的结构存在差异。设于所述中层箱体22宽边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外侧凹卡口211结构一致的中顶凹卡口224,用于连接所述内层箱体23。设于长边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外侧凸卡口212一致的中顶凸卡口222。所述中顶凸卡口222向下插入至所述外顶凹卡口214,实现所述中层箱体22与所述外层箱体21之间的连接。或取消这一结构,在所述外层箱体21、中层箱体22之间铺设绝缘胶板来连接。所述内层箱体23的结构与所述外层箱体21的结构近似,由镀锌板弯折、拼合而成。二者的侧壁的两侧的边缘的结构一致,侧壁的顶部的边缘的结构存在差异。设于所述内层箱体23宽边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外侧凸卡口212一致的内顶凸卡口232。设于长边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外承接槽213结构一致的内承接槽233。所述内顶凸卡口232向下插入至所述中顶凹卡口224,实现所述内层箱体23与所述中层箱体22之间的连接。或取消这一结构,在所述中层箱体22、内层箱体23之间铺设绝缘胶板来连接。所述外层箱门31为由不锈钢板板弯折而成的一面开口的盒体。设于其宽边的二片侧壁的顶部,弯折二个90°,从而形成与所述外承接槽213相适配的外凸条311。所述外层箱门31开口的一面内铺设有绝缘胶板,再设有所述中层箱门32,为由坡莫合金弯折而成的一面开口的盒体。其厚度大于所述外层箱门31,从而与所述中层箱体22相抵接。所述中层箱门32开口的一面内铺设有绝缘胶板,再设有所述内层箱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包括内、中、外三层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内层、机箱中层、机箱外层为依次套设的、同一面开口的箱体,三者均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相互之间也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或铺设绝缘板连接,所述机箱外层通过枢轴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设有尺寸依次递减的三层门板,分别与内、中、外三层的开口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包括内、中、外三层机箱,其特征在于:机箱内层、机箱中层、机箱外层为依次套设的、同一面开口的箱体,三者均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相互之间也通过弯折形成插接式结构、拼合而成或铺设绝缘板连接,所述机箱外层通过枢轴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设有尺寸依次递减的三层门板,分别与内、中、外三层的开口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外层相向的二片侧壁的两侧边缘,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形成外侧凹卡口;所述机箱外层另外的二片侧壁的两侧边缘,向靠近所述外侧凹卡口的方向垂直弯折,形成外侧凸卡口;所述外侧凸卡口插入所述外侧凹卡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中层、所述机箱内层均以与所述机箱外层相同的结构拼合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外层中任意相向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内侧向箱底方向连续反向弯折三次,形成外顶凹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用抗干扰屏蔽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中层在靠近所述外顶凹卡口的二片侧壁的顶部边缘,于外侧向箱底方向反向弯折,形成中顶凸卡口;所述中顶凸卡口插入所述外顶凹卡口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韬周落兵彭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海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