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49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一种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连接端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陶瓷保护件、导线、后端壳体及导线接口,所述陶瓷保护件设有安装槽及导线通孔,该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座,所述电极连接端子包括线脚端部及接触端部,该线脚端部与导线通孔内的导线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该接触端部朝向限位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氧传感器上设有外磁铁,该外磁铁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驱动接触端部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移动。在磁力相斥的作用下,可以暂时驱使两者接触,这时检测是否恢复信号,如有,便是接触点断开问题,如无,便是其他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氧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多孔的ZrO2陶瓷管,它是一种固态电解质,两侧面分别烧结上多孔铂(Pt)电极。在一定温度下,由于两侧氧浓度不同,高浓度侧(陶瓷管内侧4)的氧分子被吸附在铂电极上与电子(4e)结合形成氧离子O2-,使该电极带正电,O2-离子通过电解质中的氧离子空位迁移到低氧浓度侧(废气侧),使该电极带负电,即产生电势差。当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上,是利用高温下陶瓷敏感元件测量排气管中的氧浓度,达到监测和控制发动机燃烧空燃比,保证尾气排放达标的测量元件。目前,氧传感器陶瓷敏感元件的电极与电极连接端子连接方式主要有卡接、焊接等方式。主要目的是,使电极连接端子装配在陶瓷保护件后,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电极接触保持电气连接。其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汽车驾驶过程,氧传感器一直处于振动状态,如果电机连接端子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处于硬接触状态,装配过紧且没有防震缓冲保护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断裂。如果两者处于软连接状态,由于长期的震动,容易造成连接点断开,氧传感器失效的情况。而且这些故障,问题其实并不严重,恢复电极连接端子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的接触便可,但因为需要拆开维修较为繁琐,造成大量氧传感器被遗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拆开氧传感器,便可以快速检测接触点断开故障,并快速抢修的电极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连接端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陶瓷保护件、导线、后端壳体及导线接口,所述陶瓷保护件设有安装槽及导线通孔,该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座,所述电极连接端子包括线脚端部及接触端部,该线脚端部与导线通孔内的导线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该接触端部朝向限位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氧传感器上设有外磁铁,该外磁铁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驱动接触端部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利用弹性铜合金的变形抗力,驱使接触端部呈持续张开的状态,该变形抗力,会驱动接触端部始终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保持接触。而且电极连接端子的弹性,能够缓和汽车行驶带来的震动,不会硬挤压造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断裂。而当氧传感器故障,需要判断是否是因为接触点断开的问题时,利用外磁铁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的关系,检测不必拆开氧传感器,只需将外磁铁移动至第一磁铁块对应位置。在磁力相斥的作用下,可以暂时驱使两者接触,这时检测是否恢复信号,如有,便是接触点断开问题,如无,便是其他故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不仅可以适应驾驶带来的振动问题,还可以快速检测氧传感器是否是接触点断开故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包括接触段弧面及末端限位脚,所述第一磁铁块设置于接触段弧面,所述末端限位脚朝向限位座的一侧设有第二磁铁块,该第二磁铁块与外磁铁磁性相吸;所述限位件对应末端限位脚的位置处设有凹槽,该凹槽长度方向与末端限位脚对齐,所述凹槽对应末端限位脚的槽口处,设有限位凸点,所述外磁铁驱动第一磁铁块抵触氧传感器敏感元件固定,吸引末端限位脚进入凹槽,驱使接触端部反曲弯折幅度增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末端限位脚设置第二磁铁块,利用第二磁铁块与外磁铁磁性相吸的力。外磁铁驱动第一磁铁块抵触氧传感器敏感元件固定,吸引末端限位脚进入凹槽,驱使接触端部反曲弯折幅度增大。反曲弯折幅度增大,可以使接触段弧面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靠近。同时,利用限位座上设置的凹槽和限位凸点,在末端限位脚受磁力吸引进入凹槽后,利用限位凸点卡住末端限位脚,即使外磁铁已开,限位凸点也能保持末端限位脚的卡位,使接触段弧面的变形持续。从而在不拆开氧传感器的条件下,临时维修氧传感器接触点断开的故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末端限位脚上设有倒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末端接触脚上设置的倒角,便于其越过限位凸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氧传感器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极连接端子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极连接端子的末端限位脚进入凹槽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氧传感器9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连接端子1、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陶瓷保护件3、导线、后端壳体及导线接口,所述陶瓷保护件3设有安装槽31及导线通孔32,该安装槽31内设有限位座33,所述电极连接端子1包括线脚端部11及接触端部12,该线脚端部11与导线通孔32内的导线连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子1的接触端部12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33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之间,该接触端部12朝向限位座33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块4,所述氧传感器9上设有外磁铁5,该外磁铁5与第一磁铁块4磁性相斥,驱动接触端部12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移动。电极连接端子1的接触端部12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33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之间,利用弹性铜合金的变形抗力,驱使接触端部12呈持续张开的状态,该变形抗力,会驱动接触端部12始终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保持接触。而且电极连接端子1的弹性,能够缓和汽车行驶带来的震动,不会硬挤压造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断裂。而当氧传感器9故障,需要判断是否是因为接触点断开的问题时,利用外磁铁5与第一磁铁块4磁性相斥的关系,检测不必拆开氧传感器9,只需将外磁铁5移动至第一磁铁块4对应位置。在磁力相斥的作用下,可以暂时驱使两者接触,这时检测是否恢复信号,如有,便是接触点断开问题,如无,便是其他故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不仅可以适应驾驶带来的振动问题,还可以快速检测氧传感器9是否是接触点断开故障。所述电极连接端子1的接触端部12包括接触段弧面121及末端限位脚122,所述第一磁铁块4设置于接触段弧面121,所述末端限位脚122朝向限位座33的一侧设有第二磁铁块6,该第二磁铁块6与外磁铁5磁性相吸;所述限位座33对应末端限位脚122的位置处设有凹槽331,该凹槽331长度方向与末端限位脚122对齐,所述凹槽331对应末端限位脚122的槽口处,设有限位凸点332,所述外磁铁5驱动第一磁铁块4抵触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固定,吸引末端限位脚122进入凹槽331,驱使接触端部12反曲弯折幅度增大。通过在末端限位脚122设置第二磁铁块6,利用第二磁铁块6与外磁铁5磁性相吸的力。外磁铁5驱动第一磁铁块4抵触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固定,吸引末端限位脚122进入凹槽331,驱使接触端部12反曲弯折幅度增大。反曲弯折幅度增大,可以使接触段弧面121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2靠近。同时,利用限位座33上设置的凹槽331和限位凸点332,在末端限位脚122受磁力吸引进入凹槽331后,利用限位凸点332卡住末端限位脚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连接端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陶瓷保护件、导线、后端壳体及导线接口,所述陶瓷保护件设有安装槽及导线通孔,该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座,所述电极连接端子包括线脚端部及接触端部,该线脚端部与导线通孔内的导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该接触端部朝向限位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氧传感器上设有外磁铁,该外磁铁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驱动接触端部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传感器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连接端子、氧传感器敏感元件,陶瓷保护件、导线、后端壳体及导线接口,所述陶瓷保护件设有安装槽及导线通孔,该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座,所述电极连接端子包括线脚端部及接触端部,该线脚端部与导线通孔内的导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的接触端部采用弹性铜合金材质,并反曲弯折设置于限位座与氧传感器敏感元件之间,该接触端部朝向限位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氧传感器上设有外磁铁,该外磁铁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驱动接触端部向氧传感器敏感元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聚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