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桥梁总里程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且桥梁的长度也随之加长,桥梁也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修建。桥梁是交通的咽喉,再加上现有交通量迅速增大、重型车辆的增多、车辆的超速超重运输,导致桥梁的承载力难以适应于交通负荷的迅速增长,桥梁长时间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易出现裂缝;另外桥梁所处的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桥梁裂缝的产生,桥梁裂缝的产生不仅减少桥面的承载力,同时导致水分及有害物质渗入,引发钢筋腐蚀或者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从而损害桥梁的承载能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桥梁表面出现裂缝是内部损伤达到一定危险程度的集中表现,是桥梁出现结构性危险的最明显的信号,当裂缝的宽度达到0.2m以上时,外界水汽容易进入内部加速钢筋腐蚀,可能直接破坏桥梁整体性,使桥梁承载能力大为降低,影响桥上道路铁路安全。因此,及时捕捉、检查桥梁表面裂缝,对于预示或及时发现工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在相对位置设有两个,所述两个检测机构之间为待检测桥面(1);两检测机构内设有电磁线圈(200),下检测机构通过电磁线圈(200)的电磁力吸附在待检测桥面(1)下侧并随上检测机构移动而移动,上侧检测机构安装在在待检测桥面(1)上,上侧检测机构侧边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伸出待检测桥面(1)外侧,下检测机构通过拉绳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机构壳体、探测器和摄像头;所述探测器(6)和摄像头(7)固定安装在检测机构壳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在相对位置设有两个,所述两个检测机构之间为待检测桥面(1);两检测机构内设有电磁线圈(200),下检测机构通过电磁线圈(200)的电磁力吸附在待检测桥面(1)下侧并随上检测机构移动而移动,上侧检测机构安装在在待检测桥面(1)上,上侧检测机构侧边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伸出待检测桥面(1)外侧,下检测机构通过拉绳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机构壳体、探测器和摄像头;所述探测器(6)和摄像头(7)固定安装在检测机构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外部包括固定机构外壳(3);所述固定机构外壳(3)上设有开口槽(17);所述固定机构内部由动力机构、丝杆滑块机构和伸缩机构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外壳(9)、伺服电机(22)和减速器(24);所述动力机构外壳(9)通过底座(8)固定安装在固定机构外壳(3)上;所述伺服电机(22)和减速器(24)固定安装在动力机构外壳(9)内壁上;所述伺服电机(22)上安装有输出轴(23);所述减速器(24)一端通过输出轴(23)与伺服电机(22)相连接;所述减速器(24)另一端上下方安装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上下两端安装在轴套(21)上;所述轴套(21)固定安装在动力机构外壳(9)的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滑块机构设有两套呈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丝杆滑块机构包括螺丝杆(10)和导向套筒(15);所述螺丝杆(10)顶部活动连接在动力机构外壳(9)的轴套(21)上,所述螺丝杆(10)底部活动连接在丝杆轴座(13)上;所述丝杆轴座(13)固定安装在杆座(12)上;所述螺丝杆(10)右侧与螺丝杆(10)平行位置设有导向杆(16);所述导向杆(16)底部固定安装在杆座(12)上,所述导向杆(16)顶部固定安装在动力机构外壳(9)上;所述丝杆上活动安装有丝杆螺母(11);所述导向杆(16)上活动安装有导向套筒(15);所述丝杆螺母(11)和导向套筒(1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务,张兴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州重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