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47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公开了一种外观检测系统,其包括基座;依次设置在基座上的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以及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可相对于基座旋转地设置在基座上并且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的多个工位。传输机构能够带动待检测工件从多个工位中的一个工位移动到多个工位中的下一工位,并且当传输机构带动待检测工件移动时,放置在多个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分别定位在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的操作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观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观检测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在不同工位并行进行上料、检测、下料操作的外观检测系统。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可通过在不同工位并行进行上料、检测、下料操作来对待检测工件的外观进行整体检测的外观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在产品出厂之前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常规的人工检测方式由于其效率低下而无法适应现有的生产速度。自动化生产和检测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根据待检测的产品的结构特征以及性能特征的不同,检测装置、检测设备、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式均存在差异。但是,与其他性能检测不同,产品外观检测目前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来完成。其通过相机对产品的需要检测的面的外观进行拍摄,然后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从而判断产品在该方向上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出厂要求。为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检测,通常采用产品外观检测装置与传输装置相配合的布置方式,或者采用流水线式或转盘式布置方式。例如,在转盘式布置方式中,工件被定位在自动转盘上,使用设于转盘上方的用于检测工件的上表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系统包括:/n基座;/n依次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上料机构、用于外观检测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以及/n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的多个工位,/n其中,所述传输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从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一个工位移动到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下一工位,并且当所述传输机构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时,放置在所述多个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分别定位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的操作位置处;以及/n其中,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在同一检测工位上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的特征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系统包括:
基座;
依次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上料机构、用于外观检测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以及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的多个工位,
其中,所述传输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从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一个工位移动到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下一工位,并且当所述传输机构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时,放置在所述多个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分别定位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的操作位置处;以及
其中,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在同一检测工位上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的特征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检测装置,以及所述传输机构配置成当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从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一个工位移动到所述多个工位中的下一工位时,放置在所述多个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定位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多个检测装置和所述下料机构的操作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上料工位、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以及当所述传输机构带动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时,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一检测工位、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分别定位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装置中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中的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下料机构的操作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观检测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传输机构的反馈信息并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进行操作。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控制器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进行并行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机架;
工件拾取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端部,以从所述传输机构的所述多个工位中的相应工位拾取所述待检测工件;以及
视觉拍摄装置,在所述机架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一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视觉拍摄装置包括:
驱动装置,具有沿X轴方向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沿Y轴方向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相机,在朝向所述工件拾取装置的一侧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上,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而在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Y轴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对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拍摄;以及
组合光源,包括多种光源,所述多种光源能够控制为根据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的材质切换为与所述材质对应的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控制器,当所述相机与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对准时,所述检测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的材质控制所述多种光源自动切换为与所述材质相对应的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控制器,所述检测控制器配置成控制所述多种光源中的一种光源和所述相机实时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的材质,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种光源自动切换为与所述材质相对应的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光源设置在所述相机上且其出射光的方向设置为朝向所述工件拾取装置的一侧,所述多种光源根据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的材质自动切换成用于拍摄所述位置的对应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不同位置,以使得所述检测控制器根据所检测到的位置自动切换所述多种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拾取装置设置在所述视觉拍摄装置的上部并且包括Z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待检测工件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待检测工件与所述视觉拍摄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所述待检测工件进行下视觉测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拾取装置设置在所述视觉拍摄装置的下部,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相机和所述组合光源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待检测工件与所述视觉拍摄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对所述待检测工件进行上视觉测试。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亮陈永明汪良良刘刚王一琪孟祥吉宋道磊柯光磊韦桂明孙孝央陈璐徐陈聪郭春玲倪锡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