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452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设计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包括:在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完成配制抗肿瘤药物注射剂后,使用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取样部位获取待测样品,检测待测样品中的抗肿瘤药物含量。通过该方法可以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药物泄露情况,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警示,进而提示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药物泄露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可以指示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制造商改进系统,制造出药物泄露量小甚至是没有的,更加安全的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并为出台国家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配制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研究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配药机器人的工艺研究,涉及(1)配药机器人的设计,主要研究如何使得机器人配制药物这一功能的实现;(2)针对药物注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保证配药安全及药物的精确配制;(3)设计研究内部控制系统,保证机器人配药的顺利、有序的进行;(4)以及针对设备的不断完善优化等。这一方面主要是针对机器人系统的工程研究,确保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顺利运行。第二个方面则是针对配药机器人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研究,涉及(1)机器人配制抗肿瘤药物的配液数量及配制时间;(2)药物残留率:检测瓶内是否存在药液残留及残留量的多少;(3)检验机器人配药的正确率,保证药物配制的准确性;(4)以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等。这一方面主要针对配制药物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评价研究。医务人员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随着肿瘤患者数的增加,抗肿瘤药的使用也逐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样品制备步骤:在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完成配制抗肿瘤药物注射剂后,使用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取样部位,以获取待测样品;/n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抗肿瘤药物含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药物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样品制备步骤:在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完成配制抗肿瘤药物注射剂后,使用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取样部位,以获取待测样品;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抗肿瘤药物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位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取样部位的数量为5-15个;
优选地,所述取样部位位于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内部和/或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所述取样部位包括:使用由所述溶剂润湿的取样工具擦拭所述取样部位,一个取样部位对应使用一个取样工具;
优选地,当所述取样部位呈平面结构时,采用规则的擦拭方式进行擦拭;当所述取样部位呈非平面结构时,采用不规则的擦拭方式进行擦拭;
优选地,所述规则的擦拭方式是指以从上往下方向、从下往上方向、从左往右方向和从右往左方向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擦拭;
优选地,所述取样工具为棉签、棉球、棉布或纱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所述取样部位还包括:将擦拭后的各个所述取样工具各自独立地浸泡于提取剂中进行提取;
优选地,浸泡的时间为5-15min;
优选地,在浸泡期间,进行超声处理;
优选地,使用所述溶剂处理所述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的所述取样部位还包括:在提取结束后,将所述提取剂依次进行浓缩、吹干、复溶以及离心,取上清,得到所述待测样品;
优选地,采用旋转蒸发器浓缩;
优选地,浓缩至1-2ml;
优选地,在55-65℃条件下,使用氮气进行吹干;
优选地,使用400-600ul的所述溶剂进行复溶;
优选地,离心条件为:离心时间8-12min,转速12000-16000r/min;
优选地,所述溶剂与所述提取剂的成分相同;
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选自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影响DNA结构和/或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或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和/或功能的药物、或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选自氟脲嘧啶、替加氟、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替吉奥、卡培他滨、甲氨蝶呤、培美曲塞、雷替曲塞、阿糖胞苷、氟达拉滨、吉西他滨、硫唑嘌呤、6-硫鸟嘌呤或羟基脲;
优选地,所述影响DNA结构和/或功能的药物选自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卡莫司汀、洛莫司汀、替莫唑胺、塞替派、硝卡芥、米托蒽醌、西罗莫司、博来霉素、丝裂霉素、喜树碱、羟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奈达铂、顺铂或卡铂或奥沙利铂;
优选地,干扰转录过程和/或阻止RNA合成的药物选自放线菌素D、阿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
优选地,所述干扰蛋白质合成和/或功能的药物选自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峻峰郝梦琳王婷朱九群宋玉洁龚天骄邹林珂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