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8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用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其中,空调用换热管包括:管体;以及齿,设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在所述齿的齿高方向上,所述齿向所述管体的中轴线延伸,在所述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齿沿所述管体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齿被构造为褶皱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管体的内壁设置齿,增大了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齿沿管体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且被构造为褶皱状,明显增大了齿的表面积和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再者,褶皱状的齿的两侧的表面也为褶皱状,流体在齿的两侧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碰撞齿的褶皱,流体的边界层被不断破碎和减薄,热阻也不断减小,提高了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用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用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作为换热器的关键传热元件,换热管能效的提升对换热器及机组的能效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中央空调水冷机组中,换热管(包括蒸发管和冷凝管)的管外包括适合相变的翅型结构,管内包括适合非相变换热的齿型结构。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增大换热管连续螺旋内齿的内齿条数、螺旋角、内齿高等手段来提高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但换热效果提升的显著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用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用于缓解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提高不明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用换热管,其包括:管体;以及齿,设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在所述齿的齿高方向上,所述齿向所述管体的中轴线延伸,在所述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齿沿所述管体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齿被构造为褶皱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包括多个齿段,所述多个齿段依次连接形成褶皱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包括多个齿段,所述多个齿段间隔设置形成褶皱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齿段中的相邻两个齿段之间的最短的距离范围为0.1mm~0.4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齿段中的相邻两个齿段之间形成凹部,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包括梯形或矩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齿段中的至少一个齿段的两侧面被构造为弧形面或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褶皱状包括多个S形或多个V形连接形成的褶皱状,或者,所述褶皱状包括多个S形和多个V形连接形成的褶皱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形的夹角范围为30°~1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被构造为均匀褶皱状或不均匀褶皱状,或者,部分均匀褶皱状,部分不均匀褶皱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齿沿所述管体的中轴线方向延伸,且围绕所述管体的中轴线螺旋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用换热器,其包括上述的空调用换热管。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空调用换热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管体的内壁设置齿,增大了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且齿沿管体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被构造为褶皱状,明显增大了齿的表面积和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再者,褶皱状的齿的两侧的表面也为褶皱状,流体在齿的两侧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碰撞齿的褶皱,流体的边界层被不断破碎和减薄,热阻也不断减小,提高了换热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截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空调用换热管包括蒸发管和冷凝管。换热管的管外包括适合相变换热的翅型结构,管内包括适合非相变换热的齿型结构。其中,蒸发管的外翅结构已逐渐从机械挤压加工表面半封闭腔发展到表面烧结多孔结构。冷凝管的外翅结构也逐渐从挤压加工表面二维瘦高翅向三维瘦高独立翅发展。对于换热管的换热性能,一般从热阻的角度来分析。如以大量使用在中央空调换热器上的换热管为例,管外热阻,管壁热阻,管内热阻大概分别占总热阻的50%~55%,3%~5%,45%~50%。由于管壁热阻和管壁厚度成正相关,管壁厚度又涉及换热管安全性(壁厚偏小,换热管安全性不足),且管壁热阻占总热阻比例很小,所以一般从强化管外和管内换热出发来降低管外和管内热阻,以提升换热管的整体热工性能。对于外翅采用表面烧结多孔结构的强化蒸发管和表面喷涂憎冷媒涂料达到珠状冷凝的强化冷凝管,其管外传热系数均提升明显,这大大降低了管外热阻在换热管总热阻中的占比,因此,目前需要降低管内热阻占比,增强管内非相变换热。基于此,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用换热管、空调用换热器及空调,用于提高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如图1至图8所示,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换热管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用换热管包括管体1和齿2。其中,图1、图3、图5至图8,为换热管的管体1的展开示意图,图中的X向为管体1的轴向,图中的Y向为管体1的圆周方向。管体1内形成有换热通道。可选地,管体1的截面包括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等。齿2设于管体1的内壁,在齿2的齿高方向上,齿2向管体1的中轴线延伸,在齿2的长度方向上,齿2沿管体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齿2被构造为褶皱状。沿齿2的齿高方向,齿2包括齿根和齿顶,齿2的齿根与管体1的内壁连接,齿2的齿顶与齿根相对设置,且齿2的齿顶相对于第一端靠近管体1的中轴线。参考图2,齿2的齿高为H1。齿2的齿根的宽度尺寸与齿2的齿顶的宽度尺寸相同或不同。例如:齿2的齿根的宽度尺寸与齿2的齿顶的宽度尺寸不同。可选地,齿2的端面形状包括梯形、三角形、M型等。参考图2,齿2的端面形状为梯形,齿2的第一端的宽度尺寸为L1。例如:齿2的齿根的宽度尺寸与齿2的齿顶的宽度尺寸相同。可选地,齿2的端面形状包括矩形。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管体1的内壁设置齿2,增大了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且齿2被构造为褶皱状,在沿管体1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明显增大了齿2的表面积和换热管的内部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管的管内换热效果;再者,褶皱状的齿2的两侧的表面也为褶皱状,流体在齿2的两侧的流动过程中不断碰撞齿2的褶皱,流体的边界层被不断破碎和减薄,热阻也不断减小,从而达到了强化换热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5和图7,齿2包括多个齿段21,多个齿段21依次连接形成褶皱状。多个齿段21中的每个齿段21沿齿高方向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1);以及/n齿(2),设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在所述齿(2)的齿高方向上,所述齿(2)向所述管体(1)的中轴线延伸,在所述齿(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齿(2)沿所述管体(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齿(2)被构造为褶皱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以及
齿(2),设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在所述齿(2)的齿高方向上,所述齿(2)向所述管体(1)的中轴线延伸,在所述齿(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齿(2)沿所述管体(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齿(2)被构造为褶皱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齿(2)包括多个齿段(21),所述多个齿段(21)依次连接形成褶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齿(2)包括多个齿段(21),所述多个齿段(21)间隔设置形成褶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段(21)中的相邻两个齿段(21)之间的最短的距离范围为0.1mm~0.4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段(21)中的相邻两个齿段(21)之间形成凹部(22),所述凹部(22)的截面形状包括梯形或矩形。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胡东兵胡海利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